【讀者來函】309

 

台灣信史之發軔

拿到第三○七期的《經典》雜誌,馬上就被封面的標題吸引。確實,台灣的信史是什麼時候開始?是鄭成功寫的,還是更早來台開墾的先民留下的?翻開之後,馬上就看到似曾相識的古代地圖。原來台灣的信史——有文字紀錄的歷史——竟然是從荷蘭人一六二四年在「大員」建城開始,因此今年也是台南建城四百年紀念。但更引人深思的是,台灣確實是一個多元文化孕育出來的特殊文化體。在作者生動又細緻的敘述下,更了解一六二四這個點,不只是信史的開始,而是台灣從「史前」農漁獵的文化,幾乎一夜間進入政商主導的現代文明之轉折,也奠定了短短數十年後明鄭入主台灣的基石。謝謝作者的精采說明與大膽結論。又想再回台南,照著文中介紹的古蹟,去好好體認這部珍貴卻又活生生的歷史。

(台中.徐沺)

台南往事一二三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南在地人,在我有記憶以來,小時候就經常和我阿公去「大菜市」吃東西,老麵攤大概是我們最常光臨的店家,餛飩麵加上幾道滷菜,再一人一粒包子,這套組合就是我們固定的菜單,但不知為何,每次吃完飯後,阿公都會到隔壁布街散步,他說以前家裡經濟並不太寬裕,但媽媽每逢過年時,都會來這裡買布給他做新衣服。之後隨著阿公的離開,我也離開台南讀書、工作,鮮少有機會再來到大菜市,這段封存心裡多年的記憶,再一次滑臉書時,偶然點入《經典》第三○八期〈轉角遇見你——歲月砥石上的風華建築〉一文後,隨著文章字裡行間的引導,似乎找回了我那段零碎的台南記憶,當我知道文章裡提到「西門商場」留下來時,內心裡也是倒抽了幾口氣,心想老建築物被留下,某些珍貴的人、事物的故事才有機會被留下來,如同我阿公的故事。

(葫州.高賡)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