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胡毋意 / 攝影/安培淂 / 攝影/鄭映航 / 第305期2023.12 【考古台灣】金銀之島 立霧溪流金歲月 自古台灣有條黃金河,立霧溪從太魯閣峽谷沖刷岩金來到「哆囉滿」,大航海時代吸引西、荷東來,日人在溪畔崇德挖出金條金針,近代考古證實,千年前它早已是十三行人南下的囊中物。 0
撰文/胡毋意 / 第304期2023.11 【特別報導】城市密碼.台北賦格 攝影作為城市風景與記憶的延伸 影像策展人沈昭良集合九名攝影師,以不同角度解構老台北,重組新觀點。捷運中山站南西商圈也可以出現新的風景線、停格在有趣的角落。 0
撰文/胡毋意 / 第303期2023.10 【考古台灣】玉的物語 尋它千百年緣起支亞干 大南澳變質雜岩是台灣最古老的地層,有複雜的摺皺與斷層,經高溫高壓生成帶有鉻鐵,甚至混以石綿,舉世唯一的台灣玉,在花蓮荖腦山露頭,沖刷至白鮑溪荖溪,支亞干人已懂得玉之不凡,不僅在河裡撿,更上山找礦源。 0
撰文/胡毋意 / 攝影/鄭映航 / 第302期2023.09 【自然寫真】蝴蝶 南島黃裳歸鄉路 因開路和商業採集當標本的壓力,台灣黃裳鳳蝶一度不見了,被列名保育類。花了十五年時間,從尋找幼蟲食草港口馬兜鈴開始,才喚回牠身影。 0
撰文/胡毋意 / 攝影/鄭映航 / 第302期2023.09 【匠心獨具】王的司傅們 赤心巧手國寶船 七十歲的蔡文化是小琉球人,東港木造王船首批師傅,已建造十四艘、歷四十餘年。東港王船是唯一實體打造一比一的古船,三年一科迎王送瘟 0
撰文/胡毋意 / 攝影/鄭映航 / 第300期2023.07 【考古台灣】卑南聚落 一個五千年前的繁盛時代 卑南遺址是台灣最古老最大規模的史前聚落,他們種植栽培稻、愛用石器、善於雕刻玉飾,也懂得將巨石鑽洞綁繩滾木頭,沿河床拉到平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