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專題報導】
鑑真大和上
六渡東瀛創宗傳法
鑑真大師,一個對於國人有些陌生的名字,只有在歷史教科書中才偶一得見。然而,就在大唐盛世,這位高僧卻對日本造成極其深遠的影響,他經歷六次東渡始抵東瀛,他為此地帶來了佛法戒律,以及彌足珍貴的大唐文明。 |
▲ |
|
|
 |
|
【請法忘身】
東去弘法,傳燈千古
鑑真大和上略傳
撰文/汪向榮
日本奈良東大寺大佛殿前的步道,即是當年鑑真東渡抵日後,為聖武太上皇、光明皇太后、孝謙天皇及僧眾授戒的戒壇所在。鑑真除了建立日本的戒律制度以外,對於日本的藝術、文化、醫藥等領域的影響,亦至深且鉅。 |
|
|
|
 |
|
【東向首挫】
允渡東瀛傳戒法
得罪小人難成行
撰文/姚白芳 攝影/蕭耀華
受日本朝廷重託,隨遣唐使來華的留學僧榮叡和普照,他們來華最大的任務就是請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師回日本傳授戒律,但是苦尋多年使終找不到適合的人選。直到他們在揚州大明寺謁見了鑑真…… |
|
|
|
 |
|
【迭遭凶險】
惡水荒山,隆冬受難
困頓艱險的未竟旅途
撰文/姚白芳
攝影/蕭耀華
長江口附近的狼山江面,是鑑真一行人二次東渡時舟破落水受難之處。鑑真與隨行的弟子及工匠們,從揚州出發,一路歷經颶風酷寒、船毀斷糧的折騰,甚至在趕路至福州準備買船出海的途中,竟遭弟子靈祐的密告阻撓。 |
|
|
|
 |
|
【東瀛傳律】
海隅炎陬零丁行
生離死別,五度風濤
撰文/姚白芳
攝影/蕭耀華
鑑真師徒的第五次東渡,就是由揚州城通往瓜洲的古運河段起碇。此行起初暢行無阻,直到船過狼山,巨浪把船吹得掉轉了頭。後來,歷經十餘天的飢渴交迫,眾人終於著陸,但卻漂流至海南島振州,而非計畫中的東瀛。 |
|
|
|
 |
|
【天平之甍】
尋覓先哲的履跡
鑑真在日本
撰文/蔡文村
唐招提寺御影堂是供奉鑑真坐像的殿宇,每年只開放數天供民眾瞻仰。鑑真歷經艱險磨難,東渡日本的貢獻體現在由鑑真和弟子們一同建造的唐招提寺上,連寺內佛像的塑像技巧,都為當時的日本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
▲ |
|
|
 |
|
【經典書摘】
伊斯蘭幾何藝術
美學、和諧與秩序的極致
撰文/Syed Jan Abas & Amer Shaker Salman
幾何圖樣與對稱是伊斯蘭藝術作品的主體,它們除了能衍生出抽象概念外,也是人腦所能企及的兩種最深奧的認知方式。以塔吉克的古里˙阿米爾(Guri
Amir)陵墓為例,建築內部的穹頂造型與圖案,就完美地統合了科學、藝術與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