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系列 / 經典專書 【發現系列】浮游國度 台灣海底生態觀察- 攝影師王汶松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數百遍探潛環台灣的海域,他一一克服海底攝影的種種困難,攝下無比震懾人心的水下風景。他的作品不只是一幀幀美麗的海底世界,從垃圾掩埋場、蘭嶼沉船、澎湖石滬、核三廠出水口、一直到卸載核廢料的龍門港,十年間,他拍攝了一系列人為衍生的台灣海底生態環境,藉由影像和文字觸動讀者更深一層的思考。
撰文/王汶松 / 攝影/王汶松 / 第127期2009.02 【浮游國度】核廢港下的海底世界 蘭嶼龍門港 與小蘭嶼遙遙相望的蘭嶼龍門港,曾是運輸核廢料的專責港,也是達悟族耆老的眼中,惡靈入侵的大門。但不管有過多少無奈,水底下的生物猶不知紛擾,逕自發展出小而美的港中生態。 0
撰文/王汶松 / 攝影/王汶松 / 第126期2009.01 【浮游國度】遇見黑潮 綠島沿岸海潛實錄 黑潮以平均時速三浬掃過台灣東海岸,各式魚類紛紛搭上這班順風快車,抵達台東海域,槌頭鯊在二、三月間也隨之來到綠島滾水鼻。 0
撰文/王汶松 / 攝影/王汶松 / 第124期2008.11 【浮游國度】石滬內的世界 澎湖吉貝嶼探潛 石滬,是澎湖常見利用漲退潮捕魚的人工建物。漲潮時,依隨水流羈留於滬內的海洋生物,形成水下令人驚嘆的繽紛國度。 1
撰文/王汶松 / 攝影/王汶松 / 第122期2008.09 【浮游國度】珊瑚與蝶魚的奇幻舞台 墾丁核三廠出水口 恆春半島著名的潛水點「出水口」,在核三廠核能冷卻系統排水道所在的海底,柱狀雀屏珊瑚吸引無數魚群穿梭其間,形成獨特生態環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