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第225期2017.04 《經典雜誌》第225期精彩內容 台東永康山上的台灣山茶植株,想在萬綠叢中找到「台灣山茶」的本尊,可是要費點功夫。從歷史古籍中,三百年前就見其蹤影,若細數物種演化的歷程,千萬年前說不定就已存在於台灣島上。台灣山茶,一直低調沉潛,即便以其基因雜交育種出的紅玉(台茶十八號)威震本島……,台茶歷史上,閃亮的盡是中國大陸引進的地方品種,其實台灣也有自己的原生茶樹品種,或許也將是台茶再起的一個秘密武器。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顏松柏 / 第225期2017.04 【茶知錄】瑰寶或遺「株」? 台灣原生山茶的百年探索 多數人不識台灣也有自己的本土茶種,迷霧森林中的台灣原生茶,默默無聞地存在了千百年,因近代的經濟開發破壞、稀有炒作,族群日漸式微。 1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225期2017.04 【宜居家園】打造健康的高齡社會 活得老,活得好 龍潭三水社區,長輩以遊戲熱絡身心。台灣將在二○二五年邁向超高齡社會,政府與民間需及早應變提出對策,才能打造和諧的健康家園。 0
撰文/陳歆怡 / 攝影/顏松柏 / 第225期2017.04 【篳路台灣】甜蜜鐵支路 五分車王國的消失與重生 虎尾糖廠五分車是現存唯一載運甘蔗的火車,甘蔗採收時,可見最慢與最快的軌道運輸在此交會。部分糖廠如今轉型文化觀光,糖鐵也得到重生。 0
撰文/李翔 / 攝影/李翔 / 第225期2017.04 【經典書摘】差差工作日誌 三年前,郵差李翔拾起相機,開始記錄日常生活,在工作與攝影之間,他始終抱持著一股熱忱,透過鏡頭,與讀者們分享台南最動人的溫柔時刻。 0
撰文/洪婉恬 / 攝影/安培淂 / 第225期2017.04 【人文風景】觀音山揹水隊 蘇進雄 感念年少時受惠於山友的一杯茶水,二十七年來,蘇進雄廣為播灑揹水種子,更集眾人揹水之力,為觀音山山頂兩處水塔注入源源不絕的甘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