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井鄉的婦女,在瀾滄江畔的鹽田上勞作。原始的製鹽方式在此地已延續近兩千年。百多年前,傳教士們在此建立西藏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殊異的信仰和生活,在這裡如鹽與水般交融凝集。
一九八○年代,中國經濟大幅增長,電力緊缺成了發展瓶頸,漫灣及其他大型電廠,陸陸續續高踞瀾滄江上,電廠並未澤被庫區原居民,耕地的沉沒讓他們淪落生存底限,而過度的開發已讓「三江並流」的世界遺產亮起黃燈。
婦女忙著幹農活時,男人身上的雨傘、鋤頭和背上的娃娃,充分道盡水稻種植男女分擔工作的真實寫照。「綠色和平」組織在雲南發起「稻農攝影師活動」,讓五位非專業攝影背景的稻農以相機記錄生活,呈現稻米是生命的實象。
雲南省元陽縣哈尼族大都利用屋頂平台曬穀子。綠色和平於雲南省農村舉辦「照片之聲」活動,邀請五位農民農暇時拿起相機,記錄下種稻生活的點滴景象,為這塊養育萬物的大地發聲,喚醒世人對環境全面地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