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裴凡強 / 攝影/劉子正 / 第194期2014.09 【空間記憶】臨時住所 永久家園 眷村聚落的興衰 高雄過去是眷村最多的地方,今多依《眷改條例》拆除,現在土地荒廢,徒留斷井頹垣,曾被視為德政的眷村整建,夷平了建築也淡化了歷史。 2
撰文/陳世慧 / 攝影/陳弘岱 / 第194期2014.09 【我們是台灣】天災?人禍?共業? 島嶼的試煉 氣爆後的高雄二聖路崩裂宛如戰壕。地理位置之故,台灣飽受颱風、地震等天災肆虐,唯有戒慎恐懼,避免人禍,才不至雪上加霜,淪於共業。 0
撰文/趙中麒 / 第194期2014.09 【我們是台灣】飛向安全天空 建立新的飛行文化 起飛前,機師依照程序與塔台通話。國內航空公司一度因事故頻傳而列名飛安紀錄不佳的榜單,復興空難讓我們正視建立飛行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0
撰文/居芮筠 / 攝影/安培淂 / 第194期2014.09 【想望家園】慢食新生 布拉城土地文化復興 義大利皮埃蒙特大區的蘭格葡萄園今年甫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從此區的布拉發跡的慢食運動發掘飲食價值,再現地方傳統。 0
撰文/Berengere Cavalier / 攝影/Eric Lafforgue / 第194期2014.09 【探索世界】四處為家不成國 庫德人的流離百態 長期流離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西部一帶,庫德族猶如驛站廢墟般歷經風霜。在伊拉克人道危機的此時,讓我們一窺這個坎坷民族的真實面貌。 2
撰文/釋證嚴 / 第194期2014.09 【經典人生】菩薩湧現苦難中 由於正逢農曆七月,飛機失事地點又位於民風淳樸的西溪村,許多村民受到驚嚇,內心惶惶不安,夜裡難眠。於是慈濟人舉辦「愛灑祈福會」,分享七月是佛教的吉祥月,帶動村民虔誠祈禱,許多鄉親的情緒遂得以紓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