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中麒 / 攝影/劉子正 / 第193期2014.08 【兩岸流動】文明分野(上) 兩岸相異又相同的集體性格 社會失序,成為大陸追求GDP快速成長的副產品,廣大普羅大眾如沙丁魚般地捲入這個漩渦內,卻也在追求經濟成長過程中,嘗試尋求改變的出路。 0
撰文/趙中麒 / 攝影/劉子正 / 第193期2014.08 【兩岸流動】文明分野(下) 誰是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文革十年與經濟至上思維,唯利是圖成為社會價值。為了統戰,大陸以台灣為重建社會參照對象,台灣則為了走自己的路,不願彎身看待大陸發展。 0
撰文/裴凡強 / 攝影/陳弘岱 / 第193期2014.08 【我們是台灣】便利台灣 省錢 省事 省時間 密度世界第一的便利商店是台灣城鄉差距最小的地方,當沒有便利商店被部分人視為「落後」之時,我們要問台灣人何以對便利需求如此之高! 0
撰文/林佳禾 / 攝影/黃世澤 / 第193期2014.08 【想望家園】混亂中見力量 曼谷創意經濟發展 世足賽開踢前,彩繪著足球和各國國徽的大象,在「背包客天堂」考山路上,配合象伕表演踢球。曼谷剛經歷一場軍事政變,街頭卻仍繽紛熱鬧。 0
撰文/張子午 / 攝影/黃世澤 / 第193期2014.08 【空間記憶】煙囪下的新生 台灣工業遺址再利用的摸索 隨著產業轉型,早期的工業廠區因遷移或不敷使用而步入廢棄命運。華山文創園區在城市發展的轉折點中得以保存,成為空間新生的最早案例。 0
目錄 / 第193期2014.08 《經典雜誌》第193期精彩內容 四川成都市火車站內,其形形色色的乘客正快速步出車站。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快速起飛,社會問題日形嚴重,讓人不禁懷疑大陸的國民性是否就是如此。其實,大陸此刻的社會現象,也曾發生在早期台灣,只是,我們忘卻了這段經歷而冷眼看這一切。台灣的反應,部分原因是我們的自我認同長期受北京當局打壓所致。放眼未來,雙方都該思考是否應拋棄過往的對峙思維,共同開啟歷史新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