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陸續分訪自十八世紀以降,對台灣的發展與經營有著影響的西方人士其後代與家鄉。藉由在地化的研究,呈現這些西方歷史人物的文化背景。經由採訪專家、蒐集歷史照片、結合史料、古地圖及相關藝術品,乃至他們的後代遺緒,來回應他們在台灣歷史曾經扮演的角色,並從中發掘鮮為人知的幽微史事。
一場世紀大水患,喚醒了五十五個國家慈濟志工的愛心滙聚,為受災民眾發放米糧、種子、工具包,送給孩子書包、文具……如今,中長期援助包括蓋大愛屋、援建學校的規畫已經啟動,但願這股慈悲與愛的力量,能夠照亮這片歷經磨難與傷痛的土地!
《經典》嘗試以「道」出發,深入了解發生在這些道路的故事:隱身在山林間的原住民獵道、漢人拓墾台灣的海道與河道、沈葆楨為開山撫番而開闢的官道、日本人為了開採檜木、運送甘蔗而分別建立起的森鐵、糖鐵…。以老照片、現場攝影與田野踏查為經、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觀點為緯,共同勾勒出舊道路的前世今生。嘗試從台灣過去種種道途的履跡,尋索台灣未來的成功之道。
人生歲月何其短暫,世間事詭變多端,這些無不是因人心受萬花世界塵垢所覆蓋,迷失清純本性。作者將古今以來,在人間、時間、空間之間,隨處可見可聞的茶餘飯後平凡事,重新來一番領會,幸福路上,有幸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