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歲的薛夏頂著泥人傳統面具,開心迎接年度盛事「歌唱會」(singsing)的到來。獨立至今才三十三年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曾因高山橫阻與外界隔絕,而維持萬年不變的原始部落生活。身處全球化時代,急速西化的巴紐仍在文明衝突中蹣跚學步。
愛爾蘭島東北沿岸的「巨人堤道」,是六千多萬年前因火山作用而形成的柱狀玄武岩。一九八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遺產。愛爾蘭人珍惜獨有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資產,在數百年的戰火洗禮後,更脫胎成為美麗堅強的鳳凰。
一身傳統服飾的丹尼族酋長,向外來者解釋延續數萬年的文化與生活習俗,言談間表達了多數西巴布亞原住民對傳統文化流失的焦慮,以及亟欲擺脫中央管控的心聲。位於全球第二大島新幾內亞島上,隸屬印尼最東省分的西巴布亞,是世上少數未經全面勘查的區域之一。
一輛仿台灣早期「野狼125」外型的摩托車,載了一個大人,四個小孩,在青海高原上噗噗而過。黃河溯源探險隊伍一路可見此種摩托車融入牧民生活的畫面,以往牧民跨下的馬兒,已經逐漸被這種兩輪機車所取代。
南台灣的最佳寫照:純樸的笑容,純樸的土芒果。外表雖然不那麼美麗,風味和熱情卻是無與倫比。我們都愛在芒果樹蔭下乘涼,吃它的果子消暑,轉眼之間,芒果已經陪伴台灣人度過了四百個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