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代作見證 為人類寫歷史
第257期2019.12
永續發展 大家一起努力 閱讀《經典》〈深耕里山...
第253期2019.08
對河川的想像 在拜讀完二五一期雜誌的〈從河說起〉之後,深深覺...
第252期2019.07
快樂媽媽會有善良孩子 看到《經典》第二五一期的友善親子新天地...
第251期2019.06
共居與共生 讀了上個二五○期《經典》雜誌,我覺得有三篇印象深...
第250期2019.05
國產木材與台灣森林史 小時候常與父親及其友人一起爬山,高聳的...
第249期2019.04
跨世代的瑰麗交織 參觀古蹟萬華林宅時,看到多幅刺繡。繡者將河...
第248期2019.03
阿茲特克帝國的榮冠戰爭 閱讀完《經典》第二四七期的〈黃金盛世...
第247期2019.02
美麗的日治台灣建築 閱讀完《經典》第二四五期凌宗魁老師寫的〈...
分享:
【發現系列】福爾摩沙拾遺
作者陸續分訪自十八世紀以降,對台灣的發展與經營有著影響的西方人士其後代與家鄉。藉由在地化的研究,呈現這些西方歷史人物的文化背景。經由採訪專家、蒐集歷史照片、結合史料、古地圖及相關藝術品,乃至他們的後代遺緒,來回應他們在台灣歷史曾經扮演的角色,並從中發掘鮮為人知的幽微史事。
一場世紀大水患,喚醒了五十五個國家慈濟志工的愛心滙聚,為受災民眾發放米糧、種子、工具包,送給孩子書包、文具……如今,中長期援助包括蓋大愛屋、援建學校的規畫已經啟動,但願這股慈悲與愛的力量,能夠照亮這片歷經磨難與傷痛的土地!。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減法時代】日本最不廢小鎮 德島上勝町的零廢棄革命
【特別報導】喜馬拉雅山的少數民族 不丹的門巴人
【特別報導】國王與我 不丹皇室參訪之旅
【水啊】「飲」安 自來水的一國兩制
【共享之域】社區的力量 重建村落促進婦幼福利
【經典書摘】尋找湯姆生 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