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同弘 / 第085期2005.08 【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大洋彼岸 一九四五,戰火下的異鄉人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一架盟軍轟炸機正在攻擊拉包爾島旁的日本船艦,在這處南洋日軍最重要的海空基地,十萬守軍中有將近一萬名的台灣人。 0
撰文/蕭亦祐 / 第085期2005.08 【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公衛奠基 日本殖民的醫療衛生成績單 日本殖民政府銳意推行公共衛生、創立新式醫院、普及地區醫療。這些治績雖有其殖民謀略的考量,卻也同時為台灣現代化的扎下深厚根基。 0
撰文/陳宏合 / 第085期2005.08 【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烽火台灣 日治初期的武裝反抗運動 一八九五年日軍攻台,圖為混成旅團於嘉義布袋港上岸,同年十一月,樺山資紀回報東京:「全島平定。」而台灣人將以更大的反抗否決他的捷報。 0
撰文/陳宏合 / 第085期2005.08 【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風起雲湧 日治中期的社會反抗運動 一九二五年二月,台灣議會設置運動請願團至東京進行第六次的請願,留日的台灣學生在車站前盛大迎接。這些知識青年,為台灣創造光輝但卻寂寥的時代。 0
撰文/黃同弘 / 第084期2005.07 【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文明的他者 殖民主義下的台灣原住民 三○年代左右,台灣鳳梨會社以低廉工資僱用原住民墾植鳳山附近的田地。日治五十年間的文明入侵,埋下了今日原民文化沒落的種子。 0
撰文/黃同弘 / 第083期2005.06 【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煙囪與槍砲 日治末期的台灣工業化 這張運作中的油井影像,約攝於三○年代中期,1927年,日本石油會社在苗栗竹南設置煉油廠,提煉出磺坑及南洋的原油,在終戰前全台石化工業年產值曾高達三十四萬噸。 1
撰文/黃同弘 / 第081期2005.04 【年度企畫專題:1945系列】糖金米銀 日治中期的台灣農業躍進 設立於一九○九年的阿緱(屏東舊名)製糖所,年產量高達三千公噸 二十世紀初,總督府銳意扶植新式糖業 歷經歐戰好景氣,糖業為日本國創造了鉅額收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