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分類: 杏林筆記

《經典雜誌》第183期精彩內容

看似平凡的一碗米飯,歷經了大起大落的百年。日治時品種改革,由在來到蓬萊,台灣稻全盤更新;由追求產量到提升品質,台灣米既豐產又可口。然而,當今台灣人竟逐漸不吃米了。米食文化衰落,米倉堆積如山,想賣田的人比想種田的人多。從政府到民間,都在致力推展米食復興運動。追根究柢,癥結還是在於:台灣人究竟還在不在乎,一碗米飯的滋味?

0

《經典雜誌》第182期精彩內容

莫斯科市區還矗立著蘇聯為誇耀計畫經濟取得全面勝利的巨大雕像,但蘇聯的消亡卻正因經濟與民族問題積重難返造成。俄羅斯、白俄羅斯與烏克蘭,是東斯拉夫同文同種的兄弟國。三國唇齒相依近三百年,卻在一九九一年戲劇性地分家。漆上代表俄國獨立的白藍紅電車駛過,也象徵過往的蘇聯已被拋在腦後成為陳跡。

【人文系列】杏林筆記 行醫路上的人文省思

作者從「醫師與學醫者」、「醫師的自省」、「醫師與社會」、「醫師與病人與家屬」等不同角度省思行醫倫理、醫病關係與醫學教學的種種面向。即便賴醫師行醫超過四十年,他總是設身處地站在病人、家屬或者學生的立場,反思自己應如何做得更好,同時也對醫師同儕與社會大眾提出許多建言。

0

《經典雜誌》第181期精彩內容

油,是人體三大巨量營養素(澱粉、脂肪、蛋白質)之一,許多營養素如維他命A、D、E、K都必須透過油脂來攝取吸收。油脂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匪淺,但現代人卻每每見油心驚。近百年來,油的煉製出現了巨大變化,從珍貴的濃縮養分,到隨手可掬的平價商品,油脂的攝取卻更需慎選,過與不及皆非幸事。

0

《經典雜誌》第180期精彩內容

一九九○年代前南斯拉夫內戰期間,波士尼亞深受戰火嚴重破壞。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與信仰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曾經和睦地共同生活在莫斯塔爾這座城市裡,人為的戰爭撕裂不同的族群,天主教區一棟九層樓高的銀行大廈被炸毀至今仍是一片廢墟。戰後二十年過去了,時光仍然停留在戰爭的記憶,難以告別。

0

《經典雜誌》第179期精彩內容

依山傍水的花東縱谷,王福裕(左)與林炯丞(右)在有機田裡歡喜豐收。以支持在地小農的理念起步,「大王菜舖子」實踐的不僅是一個回歸田園的夢想,更嘗試在生產與消費之間架起一座橋,「找一群人挺一群人」,對產銷失調成為常態的農業來說,似乎可以是一種解決方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