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ㄏㄨ ㄏㄨ!」,誰發出這樣的聲音?蘭嶼的黑空已經流傳千古如此的基調,達悟人知道那是一種只在深夜裏出現的鳥,但沒有人看清楚過那是什麼,人們對於黑夜環境的無所知,讓蘭嶼角鴞被附上一層神祕詭譎的色彩,直到一群研究人員,開始去探索這個陰暗世界。
色彩鮮豔的動力飛行傘,正優游地翱翔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海岸上空。他們可不是到此渡假的遊客,亦非在這裏上演的空中特別節目,而是一支正在監看海灘、隨時待命的「天兵護衛」隊;他們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動力飛行傘執行救援勤務的海上救生隊。
森林是台灣的主體,近代卻被大量開發。從大陸移民來台的漢人稟承了以農立國的精神,為了開闢農田,不惜犧牲甚至消滅原始森林。漢人和森林的關係,好比被電鋸劃開的樹木,充滿著磨擦與傷痕。
位於吳哥都城(Angkor Thom)中央的巴戎寺(Bayon),建於13世紀初,建築格局模仿神話中天神居所,即須彌聖山。與其他神廟最大不同,在於建造此寺的國王賈雅瓦曼七世(Jayavarman VII)不信奉印度教,而是虔誠的佛教徒。此廟設計創新大膽,54個高塔上共鑿刻了200多個高3公尺、以賈雅瓦曼七世面容為藍本的大石雕,四面佛塔建築式樣,藝術史上被喻為「巴戎風格」
法蘭克‧勒薛內正乘著一具裝設有小型引擎的飛行傘,飛越墨西哥帕連奎附近一片巨大的樹海,來到萬綠叢中一片水藍色河域──阿瓜阿祖(Agua Azul)之上,樹林不斷散發出濕熱的氣味向他撲來。這是他童年的夢想──以飛行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從一九九一年至今,法蘭克‧勒薛內已有長達九年的時間,用這種方式旅行,探索腳下的真實世界。
封面故事/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堤岸,常可見小販懸掛著成熟土黃的芭蕉在街頭叫賣,臺灣來的人對此景象總有一絲親切的熟悉感。偶見公安巡街取締攤販,公安一走,攤販又回來,一來一往,呈現出這座城市強韌的生命力。
雪白的曠野上出現了一個龐大而灰白的身軀,有人認為牠是世界上最棒最美麗的動物;有人說牠是北極圈最剽悍的掠食者。這漂亮無比也調皮無比的熊寶貝,正是居住在「北極生命圈」上令人驚豔的Polar Bear─北極熊。
在漢人來台,寫下四百年的文字歷史以前,早有一波波的人群來到台灣。有人在冰河的考驗中,藉著石器仰息於天地間。將人類在台灣的歷史,往前推到數萬年前,有人在冰河齊結束時,自華南渡海來台,帶來農耕,帶來陶藝,讓生活起了革命性的變化,漸漸的在台灣水土的滋育下,他們的後代成為台灣史前人的主幹,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先,更成為台灣土地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