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218期2016.09 【宜居家園】邁向宜居家園 社區轉型 社群崛起 當台灣邁入風險社會,能源議題逃無可逃,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以自家屋頂發電,成為公民發電社群的一員,也期待社區居民跟進。 0
撰文/王舜薇 / 攝影/安培淂 / 第216期2016.07 【人文風景】柯耀源 高雄好野人 「柴山第一解說員」柯耀源,正在端詳他所撰寫的解說牌。業餘出身,卻靠著用功自學與一股樂於分享的熱情,在山林原野間說著源源不絕的故事。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215期2016.06 【人文風景】許財 關渡全能解說員 世居關渡的裝潢師傅,沒有學歷背景,卻在開始賞鳥後,彷彿長出了一雙帶領他遨翔的翅膀,成為環境與地方文史的堅定守護者。 0
撰文/鄧湘漪 / 攝影/楊子磊 / 第213期2016.04 【人文風景】王緒昂 無聲的環境教育哲學 在都市裡的綠肺,將簡易安全繩索繫於樹幹為城市孩子搭鞦韆,繁華世界裡懷抱赤子之心的生態解說員,矢志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 0
撰文/潘美玲 / 攝影/安培淂 / 第212期2016.03 【茶知錄】茶.人.土地 台灣高山茶 環保聲浪中,台灣高山茶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生態公敵,但高山農業為台灣人民的歷史共業,亦見證了半世紀以來,由「人定勝天」到「順天應人」的價值脈絡。 1
目錄 / 第211期2016.02 《經典雜誌》第211期精彩內容 北美最高峰德納利(Denali)山山腳下,綠色與紅色的極光閃耀於天際。人們傳說,極光可能會帶來戰亂;也有人相信,目睹這樣閃亮的光焰會帶來一輩子的幸福。羅馬神話裡,極光是神仙的絮語;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因為太陽風吹向地球,經過一層保護地球的磁屏蔽與大氣層,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便與大氣層原子分子摩擦碰撞,產生極光。這曇花一現的景象,不僅是旅人追逐的目標,更是世人嚮往的奇觀。 0
撰文/蔡佳珊 / 攝影/劉子正 / 第211期2016.02 【真食餐桌】有機的迷思 台灣不可能種有機?有機驗證可靠嗎?為何有機還會有農藥殘留? 有機是商機, 還是生機?種種疑團,模糊了有機的真諦。台灣的有機農業,遇到了什麼瓶頸? 2
撰文/汪湘穎 / 攝影/顏松柏 / 第211期2016.02 【人文風景】鍾宸瑞 台灣原生魚類守護者 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創始者之一的鍾宸瑞,憑一股傻勁與熱情,為拯救瀕臨絕種的魚類不餘遺力,只期盼台灣原生魚類優游在福爾摩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