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臨國蒞民,所患何也?

撰文/王思熙

子春秋》裡講了這麼一則故事: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景公在位的時候,齊國下了三天的大雪,而天氣仍然沒有放晴的跡象。齊景公披著白狐皮草做成的大衣,坐在殿堂邊的台階上,欣賞著白雪皚皚的大地。

這時齊國大臣晏子晉見景公,景公對他說:「奇怪,下了三天的大雪,為什麼一點都不覺得冷呢?」

晏子聽後,有點難過,也有點無奈地說:「真的一點都不覺得冷嗎?」景公居然一點反思也沒有,對晏子點點頭笑了笑。

當然,晏子更難過了,他不客氣地說:「我聽說古代的聖明君王,自己吃飽了,還知道有人民在挨餓;自己穿暖了,還知道有人民在受凍;自己安逸了,還知道有人民為溫飽而辛勞工作。現在,這些,君王您都不知道了啊!」《晏子春秋》的原文是:「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

言下之意就是說,你是一國君主,高居廟堂之上,不僅能遮風避雪,溫暖舒適,而且,穿,有狐皮大衣;吃,有酒肉美食,閒來無事,還可以悠然自得坐在宮庭外欣賞銀妝玉琢的雪景,過著安逸的生活,但平民百姓呢?他們在大雪紛飛的嚴寒天氣中,衣單被薄,受凍挨餓,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們為了生活,還要在酷寒的氣候中,外出辛苦工作,而景公,您不但不能苦民之苦,痛民之痛,不僅吃飽穿暖,不必為生活憂愁,更不能體會貧窮老百姓在嚴寒冬天受苦受難的困窘處境,卻還說:「下了三天的雪,怎麼不冷?」

作為齊國大臣的晏子,本來就有輔佐君王的責任與使命,他的敢說、敢諫,在中國的歷史中確實少見。

所幸,齊景公對這位甚為倚重的大臣,非常尊敬,所以對晏子的諫言,還能虛心反省,即時採納。

因此景公聽了晏子的這番話後說:「好,我聽懂您的意思了。」

於是命人開倉賑濟,拿出衣物和糧食,發給貧窮的家庭與受饑受寒之士,並規定不管是哪一鄉,哪一家,只要是貧困的,即使有工作,發給兩個月的糧食;沒有工作並且有病的,也發給兩年的生活物資。

這件事傳到孔子的耳朵,孔子讚歎地說:「晏子真能表達他的想法,而景公卻也能採納諫言,做他應做的事啊!」

孔子是不輕易臧否人物的,此事既能獲得孔子的好評與肯定,當然也就可以成為春秋戰國時期政壇上的美談。

這故事是發生在二千多年前,二千多年過去了,世代不斷興替,時光不斷推移,人類社會也從二千多年前的君權時代,演進到現在的民權時代了,但對老百姓的關心與照顧,不知是否也因二千多年來人類政治思想的演化而演化呢?

《晏子春秋》裡又有這麼一則故事:

景公問晏子曰:「臨國蒞民,所患何也?」
晏子對曰:「所患者三:忠臣不信,一患也;信臣不忠,二患也;君臣異心,三患也。是以明君居上,無忠而不信,無信而不忠者,是以君臣同欲,而百姓無怨也。」

這則故事翻成現代的語言,就是:景公問晏子:「治理國家,統治人民,所應擔心的是什麼?」

晏子回答說:「所應擔心的情況有三種:第一種是忠臣不被信任;第二種是被信任的臣子不忠;第三種是君臣不同心。因此英明的君主,高居上位,沒有忠臣是不被信任的。也就是說,所有的忠臣,都被信任;沒有被信任的大臣,不是忠臣。也就是說,所有被信任的大臣,都是忠臣;君臣同心,目標相同,想法一致,言行一致,就不會政出多門,朝令夕改,百姓就不會無所適從,當然就不會有怨言。」

其實《晏子春秋》的這兩則故事,無非在告訴我們管理眾人之事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藝術,同時也在闡述一個民主政治的核心思想,那就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意思就是說:一個國家領導人,所有施政與作為,都應該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裡,以百姓的利益為依歸。

而治理國家需要有一個龐大的團隊,這個團隊的每一成員,意志必須凝聚,目標與想法必須相同,領導人與幕僚之間,彼此必須互信,強弱必須互補,更重要的是:各部會主其事的官員必須深入民間,走入群眾,親自了解民瘼,知曉民意,才能針對民之所需,形成決策,發揮強國福民的施政效能。

當然,民主時代和封建時代,政治的理論和思想,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在民主時代的今天,政黨政治已經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了,但大家只看到政黨政治常態運作時的好處,沒有看到政黨政治劣質運作時,相互對立,彼此衝突,造成社會動亂,國力削減的壞處,東南亞諸國所產生的政治亂象,都值得我們省思,都值得我們引以為鑑。台灣正處於政經發展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上,國家領導人或政黨領導人如果不能摒除一人之利、一黨之私,朝野不能一心為民,一意為國的話,台灣的明天在哪裡,著實令人悲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