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緬甸漫行 古城妙烏與水鄉茵萊湖

撰文.攝影/黃效文

把五張幣值一千緬元的新鈔,分給了五位紋面女士。換算起來,一千緬元只不過是美金一元,這點錢對我們來說實在微不足道。可是,有位女士卻是一遍遍地仔細端詳良久,才將紙鈔放入上衣口袋裡。畢竟,在緬甸西部的欽(Chin)邦,這個與孟加拉接壤的偏遠內陸省分,新鈔還是十分罕見。

欽邦人民多年來給予外界化外之民的印象,五十歲以上的婦女,臉上泰半布滿了刺青,那些圓圈或幾何圖形構成的深痕,既是美貌的象徵,也是一種認可。她們在耳垂上打洞、塞入木塊,以增添優雅的氣質。不像其他地區的人民常對古老習俗感到汗顏,這裡的婦女盡情展露風姿,並樂於接受遊客們的讚美。只要我舉起相機,她們便會馬上綻放微笑,或是打理一下門面,擺個漂亮的姿態。除了將自己妝扮得高雅得體之外,這些年長婦女們也展露自信、堅定的神采,她們掌管著村中大小事務。回想起來,這是我多次偏遠部落之旅中最愉快的一回了。

我們長途跋涉而來,宛如跑了一場馬拉松,途中還經過許多的檢查站。先是從香港經曼谷轉機飛到仰光,再飛至孟加拉灣沿岸的實兌(Sittwe)。接著,我們乘坐內河船上溯四小時,抵達妙烏(Mrauk-U)後,再乘坐動力獨木舟沿河上行,穿過錯綜複雜的網狀水道,渾濁的河水漸漸變成了清澈的溪流。終於,我們在位於緬甸若開(Rakhine)邦和欽邦的交界處,遇見了第一個遺世獨立的欽族部落。

許多欽族人膚色較淺,尤其是兒童,看上去和緬人及華人沒什麼兩樣。但沿河居住的部族膚色較深,感覺較像印度或孟加拉人。這些村落滿是孩童和嬰兒,並有許多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就連幼童們也是腹部凸起,看似懷孕般地,肇因可能是營養不良、腳氣病,或是體內寄生蟲。村子裡,豬、雞們輕鬆地四處漫遊。

我們參觀了一所臨時小學,教室看來被區分成兩半,兩班學童各據一方。他們必須在不到三十公分高、以長板凳權充的課桌前或坐或跪著上課。

突然間,我的眼光被陽台地上一塊斑駁的木板吸引住了。這板子的兩端都有可鎖式鉸鏈,用來夾緊板子上的六個小洞,看起來像是老照片中用以折磨俘虜或犯人的刑具。一位成年人解答了我們的疑惑:事實上,它是用來管教不守規矩的學生。原來,在此遙遠的邊陲地區,舊時代的懲罰方式依然適用。

其實這些村莊並沒有正式對外開放,但是當地政府對這些偶爾匿名前來觀光的遊客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此地只出產水稻和竹子,遊客意味著額外的收入。

十二月與一月之交,正是此處白晝最短的時節,六點不到,太陽就已經下山了。回程中,我們的獨木舟經過了許多艘以緩速划向妙烏的竹筏。到了目的地,竹筏將被解體、出售。當行至一條水道時,忽然有一群身形龐大的蝙蝠在我們頭頂盤旋飛行。據我目測,牠們的翼展應當在六十至九十公分之間。

紋面的婦女、被架上刑具的學童、巨大的蝙蝠、成排的竹筏以及划過叢林深處蔽天密蔭下的獨木舟,這一幕幕的情景令我聯想起童年時代看過的電影《人猿泰山》,以及伴我長大的長篇漫畫《丁丁歷險記》。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如假包換地存在於現實世界中,只待有心人發掘。

歲末年初的日月

昨天是二○○九年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最後一天,我欣賞了絕美的夕照。太陽於傍晚五點四十五分沒入熱帶平原的西方天際。同時,月亮已經東升至地平線上約莫十度角位置。這晚適逢滿月,於是我也享受到了一場至美的月出。同時觀賞日落和月出,這果真是屬於我的完美時刻。

而今天,二○一○年的第一次日出,必然相當特別。若開的絕佳美景,正是我踏上這片遙遠異域的原因。你可以說我是個浪漫派,但我的浪漫總是與土地、人民以及日月之下的萬物同在。

我下榻於緬甸朋友經營的度假村,清早五點,被晨喚叫醒,一輛敞篷的吉普車已在門口等候。在清晨冷冽的空氣中,我們驅車十五分鐘,前往附近的寺院。一路上,除了街邊有些供早起者取暖的營火發出亮光,四周仍是漆黑一片。有少數的小吃攤已經營業,但都只點著蠟燭或油燈。除了我們這輛吉普車引擎發出的哮喘聲之外,萬籟靜寂,間或只聽聞幾聲雞啼。

我們在一座山丘下停車,步行上山,山頂矗立著一座古老的佛塔。此處視野極佳,可毫無阻隔地望見遠方的山區,整個平原全在我的腳下。晨光中,薄霧漸漸升起,眼前的三座寶塔形成了一幅剪影。我只能勉強辨認出在下方廣闊的叢林中,零星散布著一些孤立的房舍和小村莊。

當天色逐漸由暗灰轉為帶著微微的藍,然後再化為淺粉紅、橙色,直到大紅色,一座美麗的天堂在我眼前出現。我像是一個坐在大自然劇院中的觀眾,靜靜瞻仰其宏偉瑰麗的演出,這是場整整一小時的色彩大秀。最後,山脈的間隙中透出一點閃耀的曙光。這光芒彷彿逐漸不怕生似地愈來愈大、愈來愈亮;突然間,整張臉龐都跳了出來。旭日照得眼前的這片大地熠熠生輝。我參與了新年度的第一個日出,它美妙得讓人心滿意足。

我遠離塵囂,不辭千里而來見證這一刻,而回程也將是一段漫長的路途。此地的步調非常緩慢,我因為腳踝受傷,拄著拐杖踽踽而行,倒也恰恰融入了若開人完美的生活節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雜貨店 ↑ 小小雜貨店就是村裡大大的「百貨」公司。
農村景象 ↑ 在開泰與曼德勒間的伊洛瓦底江河段,農夫高坐堆滿乾草的牛車上,沿河床欣然徐行。這是緬甸常見的農村景象。
河面竹筏 ↑ 在加拉丹河附近的三角洲,河面竹筏划到下游後將解體出售。
緬甸傳統帆船 ↑ 一艘艘緬甸傳統帆船,緩緩航行於實兌與妙烏間的寬廣河面。船帆上盡是五顏六色的補丁,外人看來卻自有純樸美感。
欽邦婦女刺青 ↑ 緬甸欽邦婦女在臉上刺青以或圓或幾何的圖形。當大部分少數民族羞於此項傳統,她們卻引以為豪,視為美貌象徵與歲月印記。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