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台灣】高屏溪 重生的工業大河

撰文/田哲榮(經典雜誌編輯)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果台灣有「不可愛」河流的排行榜,高屏溪一定曾經名列前茅。

你可以這樣想像:數以萬計豬鴨的排遺穢水,自其上游宣洩而下;中游又有飛塵漫天的採砂工作,日夜進行;下游河岸被當成堆棧廢棄物的垃圾場,還有五顏六色的工廠廢水紛紛注入。很長一段歲月中,南台灣第一大河高屏溪,就是如此蓬頭垢面地存在著,像是一個瀕臨崩潰邊緣的病人,令人難以親近,甚至嫌惡。

不過,若把時間推到更早,在高雄地區的工業化與都市化未臻鼎盛之前,那時的高屏溪曾是詩人墨客頌詠的對象,一度被《鳳山縣采訪冊》列為鳳山八景之一的「淡溪秋月」,就是最著名的寫照──秋天月亮的倒影,在夜晚的下淡水溪上泛著微光。

然而,時光之河滔滔流轉,每條溪水都有必須承擔的命運,身為豢養台灣最大工業都市之河,高屏溪注定飽受工業化之苦。從日治時代的都市發展計畫,到光復後的重工業經濟,南台灣的富裕榮景,終是以高屏溪的無聲哭喊作為交換。

所幸,在這條長河最黯淡的時刻,流域內的許多良心漸漸覺醒。有一些人,自發性地組織與推動護河運動,以各種方式展開前所未有的河川保衛戰。他們要拯救的,與其說是和日常生活最密切的河水,倒不如說是貪婪的人心。

如果我們有能力淨化一條河,自己的心是否也會清潔一些?

舊名下淡水溪的高屏溪,全長一百七十一公里,流域面積三千二百五十六餘平方公里,是台灣第二長河,也是流域面積第一的河流;兩大支流荖濃溪與楠梓仙溪,各自發源於玉山北麓及西南麓,隔著玉山山脈由東北向西南並排而流,楠梓仙溪向南流經南投、嘉義、高雄等縣,右方的荖濃溪則向南流經高雄縣桃源、六龜、美濃,兩溪於旗山嶺口一帶匯流後,始成為氣勢宏偉的高屏溪。

十九世紀中葉,打狗(今高雄)英國領事館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又名史溫侯),曾計畫溯行高屏溪,可惜當時因為公務,足跡最遠只達到高雄縣六龜。行旅途中,他曾記錄下這樣的感動:「在近海的打狗曾發現像河流一樣的蝶道,林中也有數不清的鳥鳴。福爾摩沙真是自然世界的天堂。可愛的小紅山椒鳥,伴著牠們黃羽橘色的雌鳥,忙碌地穿梭林枝間。最高的樹頂上,烏亮的小捲尾佇立著,大聲地鳴唱,彼此以尖叫與波浪的飛行相互追逐,從此樹到彼樹。」

一百四十多年後的今日,我想像自己是渴望一償宿願的郇和,沿著睽違百年的荖濃溪,再度踏上當初未竟的溯源之路。在中央氣象局發布第一波梅雨鋒面來臨之際,我們一行人已經從南投東埔進入玉山國家公園,頂著寒風和陣雨,行走於八通關古道。

岌岌可危的河水源頭

荖濃溪源頭,鄰近玉山東峰,我們預計順著八通關古道一路南行,等過了觀高後再轉向西走。但是陰沉的天空,泥濘潮濕的山路,讓向前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變數與不確定感;幸虧上天眷顧,第一晚夜宿樂樂山屋時,雲層漸散,仰頭即見的點點星光,彷彿顆顆斗大的定心丸,第三天清晨從觀高出發不久後,陽光輕撫的金門峒斷崖豁然現身眼前。嚮導林政翰指著矗立的崖壁說:「陡坡上那一條細細的河,就是陳有蘭溪源頭,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會越過山稜線,襲奪荖濃溪源頭。」

位於八通關草原西北側的金門峒斷崖,其上方稜線正好是台灣兩大水系──濁水溪與高屏溪的分水嶺:北側是濁水溪上游陳有蘭溪源頭,南面則是高屏溪上游荖濃溪源頭。由於荖濃溪源頭距離分水嶺稜線,落差僅約兩百公尺,是河谷平緩的高位河,而陳有蘭溪源頭與分水嶺稜線,落差約達六百公尺,是河床較陡的低位河,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陳有蘭溪的向源侵蝕力強過荖濃溪,使得兩溪的分水嶺逐漸向荖濃溪方向推移,最後,勢必切入荖濃溪河谷,屆時荖濃溪的水源,將改流向陳有蘭溪,形成百年難得一見的「河川襲奪」。

九二一地震的強大威力,使陳有蘭溪提早越過稜線,學者曾大膽預估,或許最快十年之內,荖濃溪將成一條「斷頭河」。影響所及,除了大高雄飲用水有枯竭之虞外,八通關古道也可能改道,玉山北峰甚至可能消失。老子《道德經》上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目睹了這場溪與溪的搶水大戰之後,我開始思索這句話是否也有例外。

經過八通關草原後,我們再向西走了約三小時,經歷幾陣下切、上切、繞道之後,終於來到荖濃溪的源頭,手中的GPS顯示:東經120度57分11秒,北緯23度28分36秒,高度三千四百五十九公尺。見到自岩壁滲出的滴滴水源,內心感受有些五味雜陳,除了順利完成溯源的喜悅,更多了分知其來日無多的傷感。

大自然之變遷,由不得人;但渺小的我們,至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善待河流。

和荖濃溪一樣發源於玉山山麓的楠梓仙溪,流經高雄縣那瑪夏鄉、甲仙鄉、杉林鄉,經旗山鎮後又稱旗山溪。「那瑪夏」是鄒族人對楠梓仙溪的稱呼,發音恰巧近似布農族語「很好」之意。

楠梓仙溪的高身鯝魚保育

造訪那瑪夏的那天,陽光慵懶,民權社區發展協會前總幹事顏進寶,引領我們漫步在午后的楠梓仙溪支流達卡努娃溪畔,沿途水聲潺潺,陽光穿透枝葉直落溪底。這裡是那瑪夏鄉鄒族今年舉行「河祭」(又稱魚祭)的地點,而保育類「高身鯝魚」(Scaphesthes alticorpus)就藏身溪中。

台灣特有種的高身鯝魚,知名度可能比不上同等級的保育類明星──櫻花鉤吻鮭,不過二十多年來,牠們始終是並列台灣一級瀕臨絕種的淡水魚類。

高身鯝魚又名高身鏟頷魚,和台灣魚(台灣鏟頷魚,俗稱苦花)有近親關係,據推測,可能是在數次冰河期間,從大陸南方遷游而來。之所以稱為「高身」,是因牠的背脊比台灣魚稍高;而「鏟頷」二字,則傳神地描繪出其特殊嘴形:平猶如鏟的下頷,是牠啄食溪底藻類的利器。

高身鯝魚有多美?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前館長方力行,這樣形容:「黃昏時,夕陽照在牠光滑的魚鱗上,你會看見一群的粼粼螢光在水裡游動;到了繁殖季節,魚體還會轉變為粉紅或淡黃色,在日光下散發出霞光的色澤。」

位於那瑪夏鄉的楠梓仙溪,自古即是這群「白天的星星」舒適的家園,對於世居在此、以漁獵為生的鄒族人而言,牠們曾是蛋白質的主要攝取來源。可惜一九八○年代後,那瑪夏鄉聯外道路獲得改善,大量遊客湧入汙染了河川,加上流域內土地開發及電魚、毒魚、炸魚等人為破壞猖獗,使得高身鯝魚數量銳減,甚至一度銷聲匿跡。

年過三十的顏進寶回想起童年:「以前魚多到穿雨鞋過溪時,魚都會來撞你的鞋、你的腳。」然而記憶中「隨便用竹畚箕一撈就有魚」的景象,早不復見,「目前的復育情況,充其量只是從前的百分之三或四而已」,他望著在水潭中覓食的高身鯝魚,無限感慨。

人類的貪得無饜、短視近利,讓這條「仙」字輩的溪流黯然失色,與其美名漸行漸遠。然而,往好處想,如果沒有高身鯝魚的生存危機,楠梓仙溪或許也不會成為全台灣第一條溪魚保育河川。

早已在保育界傳為佳話的「楠梓仙溪護溪運動」,始於一九九一年,那瑪夏鄉民率先自組巡溪隊,以民力嚇阻非法獵魚行為;一九九三年公權力介入,高雄縣政府正式將楠梓仙溪的中上游段,劃為「楠梓仙溪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內每年會依據高雄縣政府的調查評估,開放數週至數月供遊客垂釣,其他時間一律禁釣;而瀕危的高身鯝魚,則是全面禁釣!

那瑪夏鄉民對溪流的感情,總是做得比說得多,每年的河祭又是另一種愛溪的方式。高齡七十八歲的當地鄒族頭目翁坤說:「依水為生的鄒族人,為了感謝河流的養育之恩,賜予源源不絕的溪魚、溪蝦與溪蟹為食,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祭河儀式。河祭都在早晨舉行,每年河祭開始時,祭司會先把搗碎的米擺在石頭上獻給天、地、河神,然後手持一束蘆葦對著河面揮動施法,示意魚兒『快游啊,不要停啊』!然後大家就手持魚網,開始捕捉逆流而上的洄游鯝魚。」

翁坤說,每年河祭開始之前,身穿傳統服飾的頭目都會先發表宣言,告訴族人:「要祭拜河,要愛護河,不要向河索取太多,拿我們需要的就好。」如是「夠用就好」的簡單呼籲,其實深藏著永續發展的深邃哲理,不論是在追求「愈多愈好」的資本主義弄髒這條河流之前,或者之後,鄒族人始終默默愛惜、真誠敬畏,堅持與河和諧共生。

一條河的重生,到底需要多少撥亂反正的意志?楠梓仙溪的護魚經驗之外,美濃的黃蝶復育,又是另一個美麗篇章。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高屏溪流域及源頭】

高屏溪位於台灣南部,是高雄縣與屏東縣的界河。舊名下淡水溪,發源於玉山山脈玉山東峰附近,向南流經共二十五個鄉鎮市,於高雄縣林園鄉及屏東縣新園鄉之間注入台灣海峽,為台灣流域面積第一、長度第二之河川。

上游除主流荖濃溪外,主要支流包括楠梓仙溪、隘寮溪及荖濃溪分流濁口溪,楠梓仙溪分流美濃溪、口隘溪等。

高屏溪河川短促,流域面積小但降雨量大,坡度陡峭,集水區地質脆弱,故每遇雨季則逕流量驚人,輸砂量每年可達五百三十噸。流域內地形高度落差大,大致由東北向西南遞減,高差將近三千五百餘公尺。其標高在一千公尺以上者,約占流域面積百分之四十七;在一千公尺至一百公尺之間者,占流域面積百分之三十二;最低為高雄、屏東平原,標高在一百公尺以下,占流域面積百分之二十一。

流域由高而低孕育著多元的族群與文化,上游高雄桃園、那瑪夏是鄒族與布農族等原住民世居之地;中下游的高雄美濃則是聞名全台的客家庄;沿海沖積平原則是早期大陸閩南移民的墾殖地區,為南台灣米倉之一。

高屏溪夾帶入海的漂沙,經過洋流與季風的搬移,形成型構高雄港的天然條件,大高雄地區的繁榮始終依賴高屏溪的哺育灌溉,但近代高雄的工業化與都市化,使得高屏溪深受汙染之害。所幸在政府與諸多民間團體的多年努力之下,高屏溪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國內河川整治的佳例之一。

  • 發源地:鄰近玉山東峰,北緯23度28分36秒;東經120度57分11秒;3,459公尺
  • 主流長度:171公里
  • 流域面積:3,257平方公里
  • 入海口:高雄縣林園鄉與屏東縣新園鄉之間
  • 主要支流:荖濃溪、楠梓仙溪、隘寮溪
  • 流經地區:
    高雄縣:林園鄉、大寮鄉、大樹鄉、旗山鎮、美濃鎮、茂林鄉、六龜鄉、甲仙鄉、桃源鄉、那瑪夏鄉、杉林鄉
    屏東縣:屏東市、新園鄉、萬丹鄉、九如鄉、里港鄉、鹽埔鄉、高樹鄉、三地門鄉、瑪家鄉、霧台鄉
  • 年降雨量:3,046公釐
  • 年逕流量:8,455百萬立方公尺
  • 氣象:位於北迴歸線南北兩側,氣候類型變化大,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5度,屬於溫帶、亞熱帶、熱帶氣候混合區。氣溫由西南沖積平原向東北山區遞減,形成垂直氣候帶。流域內高山地區年均溫較低,約為攝氏12度,屬於溫帶氣候;中海拔地區為亞熱帶氣候區;沿海平原則是熱帶氣候區。年雨量的分布,以靠近玉山山脈地區較大,平地及沿海地區較小,自玉山之3400公釐,向沿海降至2000公釐。雨量集中於五至十月間,豐枯水期明顯。
  • 地形:岩層種類包含有:分布於荖濃溪以東,岩質堅硬、節理發達的始新世至漸新世黑色板岩與石英岩;分布於荖濃溪以西、二仁溪以東,節理較少的中新紀至上新紀之砂岩與頁岩山地;新生代河流沖積層,則分布於下游沖積平原。由於受早期造山運動影響,高屏溪流域至今仍有頻繁的地殼活動,斷層分布有鳳山、旗山、六龜、潮州斷層等四處。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觀高坪北望 ↑ 邁向源頭的道路,處處是破碎地形。從中途經過的觀高坪北望,由左到右分別是玉山東峰、北峰、北北峰。(攝影/蕭耀華)
高身鯝魚 ↑ 保育類高身鯝魚經「楠梓仙溪護溪運動」後,終能優游溪中。(攝影/杜志剛)
高屏溪舊鐵橋 ↑ 泛著金屬光澤的高屏溪舊鐵橋,靜靜躺在寬闊的高屏溪上;為確保舊橋安全,工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爬上十幾公尺高的橋身,巡視鉚釘的狀態。
高樹鄉窯廠 ↑ 離高屏溪舊鐵橋不遠的大樹鄉,迄今尚存少數傳統燒窯廠。過去廠中的水與土都取自該溪。
楠梓仙溪畔 ↑在高屏溪的上游楠梓仙溪畔,鄒族頭目翁坤手掬一瓢水,感恩溪中源源不絕的魚、蝦與蟹,哺育世代依水而生的鄒族人。
河川復育成功 ↑自從河川復育成功之後,高屏溪裡又可見魚蝦身影。趁著假日,一名泰籍勞工站在水深不及膝的溪裡,以魚網撈魚。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2則 留言

  1. 田哲榮 說:

    哈囉,Sandy

    的確是大樹鄉沒錯,圖說的高樹鄉為誤植
    對此,我們已經在123期p18的更正啟事
    刊登過更正了。

    謝謝你對經典的支持以及指正唷,我們會努力做到更好!

  2. Sandy 說:

    在”川流台灣” 一書有關高屏溪的圖片之文字敘述中「離高屏溪舊鐵橋不遠的高樹鄉,迄今尚存少數傳統燒窯廠。過去廠中的水與土都取自該溪。」其中「高」樹鄉,是否應改為「大」樹鄉?我自幼生長於大樹鄉,求學時天天坐車經過旁有幾處傳統燒窯廠之舊鐵橋路段,不知是否為巧合,或為誤植?另,舊鐵橋與該燒窯廠皆屬大樹鄉轄區,而非「離高屏溪舊鐵橋不遠的高樹鄉」,特此請益,煩請查證,感恩您!

Sandy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