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吃虧是福

撰文/王思熙

個年頭,誰都想占便宜,誰也不想吃虧。其實俗話說得好:「吃虧就是占便宜。」難得糊塗心自安。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有「吃虧是福」的匾額,一時傳為警世箴言,人人書寫掛牆上。鄭板橋的理論是:

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益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簡短的幾個字,把鄭板橋豁達的人生觀表露無遺。人生無常,貴賤無住,所謂「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就是這個意思。何況就自然的法則看,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四時循環,盈虧消長,不僅是自然界的常態,也是人生的常態。毀譽如煙,名利虛幻,只要能讓人心生歡喜,自己受點委屈又何妨?

更何況:「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處處占人便宜,必然排擠他人,讓人心生厭惡,埋下被人排擠的種子。而處處謙卑讓人,看似吃虧,其實贏得別人好感,就奠下轉虧為盈的利基。

鄭板橋的「吃虧是福」,和另一個「難得糊塗」的箴言,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得饒人處且饒人」對己無損,對人有益,正是「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人我兩贏,何樂不為。如果處處「機關算盡」,苦了別人,也苦了自己,人我兩輸,何苦來哉!

可惜,人往往是情緒的動物,我執、我慢、我疑,隨時主宰著我們的心念,於是態度跟著情緒轉,情緒跟著好惡轉,理性臣服於情緒,情緒迷亂了理智。遺憾的是:道理往往是「得知」,實際行為又往往「做不得」,這才是人類的悲劇,是人類涵養不能向上提升的病因。

板橋題許湘《芭蕉夜雨圖軸》云:

主人畫筆最清幽,何苦芭蕉寫作愁;
夜雨半窗風半榻,怎教宋玉不愁秋。

人性本來靜寂清幽,但是,「生命在剎那中起滅,生活在剎那中變化,生死在剎那中相續。有生命即有生活,有生活即有生死。有生命即有意識,有意識即有感受,有感受即有苦樂,有苦樂即有分別,有分別即有迎拒,有迎拒即有人我是非,種種煩惱叢生。」所以,慾望越多,煩惱也越多,這就是道家主張清靜無為,佛家強調持戒寡欲,儒家呼籲修齊治平的道理吧!

放下著,雲淡風輕;退一步,海闊天空。「花落家僮未掃,鳥啼山客猶眠。」意境雖似慵懶,卻也一時空靈,得大自在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