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現場】海地震後

撰文/洪銘成(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棚裡,二歲大的小女孩穿著漂亮的粉紅色洋裝,緊挨在母親懷裡,羞怯的眼神難掩好奇的心,愣愣地瞧著眼前的不速之客。母親撩起女孩的袖口,黝黑的手臂長滿蟾蜍般的皰疹,額頭上、大腿上泛著紫青色,長期睡在骯髒的泥地加上缺乏醫生診療的結果,孩童嬌嫩的皮膚早已不復見,有的只是飢餓的肚子和母親的不忍。

數以千計的人們,在崩毀的總統府前的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搭起了一座帳棚城,勉力維持生活。飄逸的床單權充棲身之所,泥地上單薄的布條是一家人的床舖,狼藉的鍋碗瓢盆是從礫石堆裡救出的僅存家當。雖然櫛比鱗次的帳棚區隨處可見,但其實有更多的人,每天只能睡在馬路上。

「當時我正在開車,突然間地動天搖,我馬上跳下車趴在地板上,眼睜睜地看著街上兩排房子傾倒而下。」至今回憶起,司機羅伯森仍心有餘悸。一個月前,海地時間一月十二日,平靜的周二午後,大地壓抑了幾十年的怒氣一觸即發,芮氏規模七點三的強震橫掃人口稠密的太子港(Port-au-Prince),建築物崩裂倒塌,人們還來不及反應,早已葬身斷垣下。震後,煙塵瀰漫,市區陷入將近二十分鐘的凝滯,不透一絲光線,彷彿一座被掩埋的龐貝城。

自從一九四六年一場芮氏規模八的地震後,海地已經幾十年不曾動搖,但是蟄伏的地牛早已蠢蠢欲動。海地所處的希斯潘諾拉島(Hispaniola,即西班牙島之意)正處於加勒比亞板塊與北美大陸板塊的交界處「恩里基洛-芭蕉花園斷層帶」(Enriquillo-Plantain Garden fault zone)上,每年兩造板塊會以平行方式移動,相互碾軋,破壞力日積月累,英國地質調查局穆森博士分析:「能量釋放只是早晚的問題,可能是一系列的小地震,也可能是一次釋放。」地質學家普雷佩帝在地震一個月前,曾疾呼大地震即將來襲,然而,窮苦的海地人,又能何去何從?

身為海地首善之都的太子港,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不光是離震央近、震源淺所致,擁擠和不合規定的建築物更是致命的因素。五十年前太子港僅有十五萬人,如今卻暴增至二百多萬人口,原本的房舍和公共設施難以負荷,衛生、排水、交通、垃圾等問題層出不窮,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在環境惡劣、樓宇結構鬆散的貧民窟裡,一旦強震來襲,便如土崩石流,應聲倒地。

政府機關癱瘓、社會失序、綁架、搶劫、暴動、販賣兒童事件層出不窮,海地陷入了無政府狀態。監獄倒塌後,犯人重落街頭,更為太子港蒙上一層恐怖氣氛。曾任特種部隊的保鑣菲力浦指著滿是彈孔的牆壁跟我們說:「沒有人敢來太陽城(Cité Soleil)發放,這裡的人綁架、搶劫、殺人不眨眼,連警察都不敢來。」前方民眾舉牌示威,車子堵塞在人群中,砰、砰兩聲,路人拍著車窗,警告我們:「滾回你的國家!」

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高達百分之七十的失業率,每人年收入約二百五十美元(約折合新台幣八千元),多數海地人一天只吃兩餐,超過半數的人口營養不良,原本生活窮苦的海地,在地震過後變得更貧窮。此情此景著實令人難以想像,海地曾經是第一個掙脫奴隸鐐銬,爭取獨立成功的黑人國家。

草根力量的反抗史

或許當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喊出「西班牙島」那一刻起,即是希斯潘諾拉島乖舛命運的伊始。島上原有一百萬的原住民泰諾人(Taino),但在統治國嚴苛的勞動和傳染病的感染下,幾乎滅種。一六九七年,海地割讓予法國,為了開發資源,法國政府引進超過百萬人的西非黑奴闢林為田,而傳統的巫毒(Vodou)也跟著飄洋過海而來,是海地的民間信仰;對海地人來說,白天上教堂,晚上舉行巫毒儀式,一點也不衝突。

海地大量生產和出口蔗糖、咖啡、蘭姆酒、棉花和木材,曾經是法國最富庶的殖民地,素稱「法國的珍珠」。不過美名背後,是無情地壓榨和不人道的治理,是海地人慘痛的集體記憶。再也無法忍受奴隸生活的海地人,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經過十三年的流血抗爭,甚至擊敗了拿破崙的部隊,終於在一八○四年獨立,由黑奴出生的戴沙林(Jean-Jacques Dessalines)成立了海地共和國。

擺脫了殖民統治,卻未扭轉海地的厄運。為了獲得獨立的承認,政府必須償還法國一億五千萬法郎的賠款,這數字是海地年收入的十倍,整個十九世紀,海地百分之八十的收入都用來清還債款。再者,菁英階層與草根力量的衝突對立,使得政權頻繁遞嬗,獨裁、軍事政變和國際干預此起彼落,民不聊生。

「如果你有才賦和野心,而且想待在海地,那只有兩條路,不是死,就是同流合汙。」一位倖存者訴說當年的恐怖政治。有老大夫(Papa Doc)之稱的杜瓦利埃(Duvalier)在一九五七年任職總統,為了實行獨裁政權、剷除異己,他建立了祕密警察「殺人惡魔」(Tonton Macoutes),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所有組織包括政黨、工會、農會、學生聯盟等無一倖免,當時約有三萬人無緣由地被殺害。弔詭的是,美國為了防堵古巴的共產主義,杜瓦利埃的暴政未受到制止,反而得到支持。

暴政期間造成大量的難民潮,逃往多明尼加、法國、比利時、非洲或加勒比海諸國,前前後後,估計約有二百萬名難民。定居國外的海地人,寄回所得或支持新政府,希望能改善海地的環境,有朝一日能返鄉歸國。不過近年來,由於對海地政府的失望,不少人早已放棄了希望,轉以爭取美國公民為目標。

「因為長期殖民的歷史,海地人的自尊心很強,如稍有剝削、欺騙、壓榨不公之事,人民便會群起反抗。」台灣駐海地的齊公使如是說。殖民時代的傷痛至今仍存在海地人的血液裡,活躍的草根性力量風起雲湧,未曾停歇。有人說海地人短視近利,有人說海地人容易受鼓譟,但其實,他們只想有更好的生活和對人的尊重,就跟所有人一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海地小檔案】

  • 首都:太子港
  • 面積:27,749平方公里
  • 語言:法語、克雷奧語
  • 人口:891萬人
  • 宗教信仰:80%天主教、民間信仰為巫毒教
  • 主要出口產品:芒果、代工成衣、咖啡、香精油及可可
  • 主要出口國:美國(68.8%)、多明尼加(10.2%)、加拿大(3%)等
  • 社會概況:海地為我國在美洲之邦交國。國民95%為非裔,5%為非裔與歐美混血,以及少數中東及歐美人種,後者多居住在首都近郊海拔較高之住宅區,多從事進出口貿易、餐飲、超市及藝廊等生意,掌控海地經濟,貧富不均情況嚴重。海地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10人,居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區域之冠。

點擊圖片放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恐爆大規模傳染病 ↑ 太子港市區的聖亞拉罕卓教堂周邊受災嚴重,許多屍體仍然埋在礫石下,人民衣食無著,大批鴿群則尋隙覓食,災區衛生情況每況愈下,恐爆發大規模的傳染病。
無政府狀態 ↑ 地震後治安日益惡化,陷入無政府狀態,太子港市中心的依波利特商場,因有豐富的食物和商品,遂成了罪犯爭奪、搶討、叢聚之地。。
暫居帳棚區 ↑ 太子港西南方的觀光勝地扎克美爾(Jacmel)村裡,失去家園的村民與小孩暫居於帳棚區,因位置偏遠,幾乎不見國際團體前來提供援助。。
慈濟發放 ↑ 慈濟在太子港的聖瑪莉教堂舉行大型發放,嘉惠五百戶,近三千餘人。
齋戒禱告祈福 ↑ 紀念地震罹難同胞,從二月十二日起連續三天為海地國殤日,全國舉行齋戒,太子港城中民眾為未來的平安禱告祈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2則 留言

  1. 瀚文 說:

    好感動.祈禱早日度過苦難.

  2. 誠橋 說:

    請送愛到海地…膚慰那受傷的土地和受苦的.. 心…包括我不捨的心~~

瀚文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