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大視域】適當科技 小就是美 災後重建的新思維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圖片/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使用太陽加熱的太陽鍋灶、在空氣中作熱交換的熱水器⋯⋯,對於科技、對於能源利用,人類有了越來越多的想像。

一九七○年代,世界不能逆料地出現了能源危機,資源的捉襟見肘,使得重視環境倫理的「適當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因為符合當時的時代氣氛,一時蔚為潮流。

適當科技的概念,最早出現在英國經濟學家修馬克(E.F.Schumacher)的名著《小就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並影響了二十世紀晚期生態思潮與實踐,成為與《寂靜的春天》、《沙郡年紀》並列的生態思想經典。

修馬克除了鼓吹生態,更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勞動之間的關係,他倡導根植於佛教儉樸、非暴力、「中道」、「正業」等價值觀的佛教經濟學,也就是認為應「以人性為尺度,科技適當就好」!

在台灣,適當科技的應用,從十年前,九二一大地震發生之後開始萌芽,建築師謝英俊以「協力造屋」的建築理念,在台灣中部各災區協助重建。從設計到施作、從分工到調配、從技術到社會各面向,協力造屋都是一套有意識追求「適當科技」的完整計畫。

從日月潭邵族部落屋的重建,賀伯、艾莉、敏督利等強颱風災的家屋重建,近年來並進入中國大陸鄉村蓋建生態建築房,二○○二年,協助南亞海嘯重建,二○○八年,四川發生八級強震,謝英俊又帶著這樣的技術與理念,進入災區協助川北羌族進行災後安置計畫。

戴上安全帽,步入八八水災之後的中繼屋工地,浪板屋頂已在昨日由眾人協力架上,現時,只見工人正一桶一桶地往夾層的木封板裡灌沙,除了隔熱、隔音的功能,另方面填入的沙子也可回收再使用。以輕鋼為主要構架的中繼屋裡,並沒有一般建築工地的霸氣與畏懼感,這倒適時提醒了我適當科技的一些可親的特質:小規模、省能源、環保、可靠、耐用、便宜、由在地社區控制、簡單到能由使用者自行維護。

撙節有度、友善地球正是適當科技的施作主軸。建材上使用的是不過度加工的自然材料,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木料、磚塊、鋼、鋁等金屬材料,試圖減低建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了適用於低樓層的C型鋼(輕鋼架)被大量採用,並且盡量使用在地資源,降低對外國進口材料的倚賴。

目前提到綠色環保,不外「節能減碳」。以降低汙染源、回收汙染物為主要作法,但基本上仍是被動的,更積極的是提倡從源頭設計上,一開始就讓汙染斷頭。《搖籃到搖籃》作者麥唐諾更認為,汙染並非完全肇因於大量消費,設計不良更要負大部分的責任。

工地主任陳敬烜表示,中繼屋是組合屋的一種,但中繼屋並不等於組合屋。中繼屋具有可以易地重建的特性,設計上可分也可合,未來若要改成永久性建築,只要稍加調整即可。這種開放式建築,可拆卸、可更換重組,既要考量到現在,也要顧及到未來,在源頭設計上就先把可能的需求一併解決。

為了配合建築法規與災民的急切需要,必須在一些工法上做出調整,例如為方便拆組,以鎖螺絲、少焊接為主;此外,因為不同於鋼筋混凝土工程,中繼屋不會大量連結砂石、水泥及鋼筋業,工具簡單化,也鮮少使用大型機具,因此被稱為「乾式施工法」。

建材上環保永續,工法上降低技術門檻,專業不再那麼地可畏,在「人人可為」這樣的概念上,協力造屋因此有一個很大的特色:每個人都可以蓋自己的房子,以及,大家一起來幫忙蓋房子!

「協力造屋」結合社會文化、突破經濟侷限、重視生態環境,不是現代性中的分工、分離、支解的思維,在互助協力的同時,也凝聚了社區居民的情感。從一盤散沙、一群不懂建築技術的雜牌軍,到可以一起把房子蓋起來,過程就是一種令人心動的社會實踐。

以工代賑 心靈療癒

來自南投的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營建工班,帶著災民一步步重建家園。他們分別為邵族、魯凱族、布農族與平埔族族人,許多人正是十年前九二一大地震的受災戶。

來自仁愛鄉中正村布農族的伍命(葉木榮)話說得乾脆:「與其在電視機前看著災情掉眼淚,還不如就直接來了。」

另一位同鄉巴瀨(高杰義)則表示,自九二一震災重建工程中慢慢習得造屋的一技之長,之後就隨著建築師事務所承接的建案到處跑,來到災區幫忙,感覺很有成就感。他覺得災民們學很快,也很願意學,「這是一種技術相授,也是一種理念的傳承。」

透過政府的「八八臨工專案」,工地上募集了三十名左右的受災災民,年齡從十九歲到耳順之年的六十五歲老翁不等,每天早上八點上工,下午五點收工,每半個月發一次薪水,中午有公共廚房搭伙吃大鍋飯,大家捲起袖子,一齊來蓋自己住的房子。

以工代賑,就經濟補助的層面上不無小補,除了略可解決眼前的金錢困窘,其實背後另有多重意義。

阿貴是九二一工班中的依達邵族人,他以自身的經驗告知,以工代賑的作法可以解決災民的失業問題,並且藉著互助與自助,找回失去的自尊與自信。居民參與協力造屋,在參與的過程中證明自己未被「災民化」,利用忙碌工作來療傷,有事情做,也比較不會胡思亂想,透過勞動的過程,對自己、對房子俱產生新的意義。

我好奇的是,災民親手蓋自己的房子,投入的感情必然不同,曾為職業軍人的災民張明文倒是平常心地說:「就盡量把螺絲鎖緊一點就是了!」

雖然剛開始對於工程懵懵懂懂,但張明文覺得這樣子(協力造屋)很好,手心向下、用自己的努力揮汗築構家園,「這樣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平白受惠。」

工地主任陳敬烜因為認同謝英俊的理念,因此在四年前加入團隊。他表示,災民看得到希望,因此普遍都很用心去做,即便辛苦也不會多嚷嚷。比較困難的,反而是整合的工作,來自台灣各地的愛心聚集災區,志工、災民、慈善團體,有各自的想法與侷限,這些人事的協調溝通,有時候比自己下去做工還要辛苦,但,想到背後的社會意義,他覺得一切都算值得。

八八水災、九二一地震給台灣社會帶來非常大的衝擊,除了實體環境上的破壞,對人、對社會結構以及價值觀的衝擊也很大。謝英俊希望藉由重建的過程作為一種社會運動,為台灣社會帶來不同的反省與思維。

謝英俊提到他所設計供九二一災民協力建造的廉價家屋,總是被一般人認為「不像真正的屋子」,如果不是因為災難,這樣的住屋概念被理解與被接受的過程會更加漫長。協力造屋過程中雖然跌跌撞撞,但執意將技術退居次要地位,配合社會組織動員,以「人」作為最重要的主體,一直是他不悔的堅持。

在《屋頂上的石斛蘭》中他感嘆道:「說來諷刺,所謂『前衛』、『先進』的理念,似乎無可避免地要在地震後『貧困』、『無助』、『匱乏』的狀態下,才有游刃的空間。而當大家談論著『永續』觀念時,不也是在各種環境與生存危機的恐怖陰影下立論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C型鋼 ↑ 為符中、短期的災民安置及法規要求,中繼屋在建材與工法都作了一番調整。C型鋼切割、焊接、螺栓組合成一個整體。(攝影/陳弘岱)
就地夯築做土牆 ↑ 村民在完工後的河北鄉建學院內打羽球。地坪挖出的土方就地夯築做土牆,禦寒防熱。
風車夢想家 ↑ 陳永逢被譽為「風車夢想家」,二十年來執著不悔地鑽研風機發電,以素人之姿創發了二十九代的風車發電機,其身後的順風型發電機,可以發電引水灌溉果園,傾斜式的設計減低鳥類衝撞的危險。(攝影/陳弘岱)
天湖部落 ↑ 新竹縣五峰鄉天湖部落是一個成功的災後重建案例。四十六戶泰雅族人經漫長等待,在陸續解決法令、土地與財源之後之後,終得安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