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來種】巴西龜 沉默的生態入侵者

撰文/楊駿北(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九歲的鄧絲摟著「○○七」,親密得就像一家人一樣。「○○七」是一隻巴西龜(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從鄧絲九歲買來飼養到現在,十年間從一個拇指長,變成一個臉蛋大,即使外型不再嬌小,但鄧絲從未想過遺棄牠。「牠很人來瘋,又有靈性。」她笑說。鄧絲肯定是保育人士心中的好榜樣:負責任,以同理心對待寵物,最重要的是數年來熱情不減。

另一種飼主,則讓保育人士頭疼了;當成年的巴西龜,外型不再討喜,餓起來還會啄咬飼主,下場往往就是飼主以自認人道的方式,選擇在野外放生,變成流浪龜。

飼主貪圖一時方便,結果就是生態系統遭受威脅。台灣僅有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柴棺龜(Mauremys mutica)、中華鱉(Pelodiscus sinensis)、金龜(Mauremys reevesii)與斑龜(Mauremys sinensis)等五種原生淡水龜,因生存的空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正快速縮減,而今更得面對大舉入侵的巴西龜。食蛇龜、柴棺龜與金龜已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中華鱉因據說能夠食補而遭人類捕捉;常見的斑龜除了面臨環境的惡化,也被大量捕捉。不知情的民眾,大概只認得外來的巴西龜了。

根據歐洲的研究顯示,巴西龜在地中海沿岸會與當地原生的歐洲澤龜(Emys orbicularis)互爭日曬地點,對共域的烏龜造成排擠效應,對原生淡水龜的生長速度與存活率造成負面影響。

自九○年代起就在基隆河研究巴西龜族群變化,現任教於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的陳添喜助理教授分析,「棲地條件不斷惡化,包括河川整治、水質汙染、排水溝整建等造成的棲地水泥化,許多水域環境也因土地利用形式的改變而消失,造成原生龜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偏偏巴西龜卻又比原生龜的適應力更強。」

例如,斑龜下蛋時,偏好在近水的沙地上,許多河岸沙洲(或高灘地)就遇上河川整治,合適的產卵地點遭到剷除;河川整治後造成棲地水泥化,母龜只好被迫把龜蛋生在靠近水邊的裸露沙地上,但雨季一來,龜蛋就被河水淹沒;相較之下,巴西龜則偏好在較遠、較高的泥巴地產卵,幼龜的存活率因而比斑龜大為提高。

以陳添喜在一九九五至九六年間的調查為例,靠近基隆河中游河段處,巴西龜占捕獲的淡水龜個體數一成四;在二○○一至○二年間的同樣河段,巴西龜所占比例已超過一成六,最近一年的調查比例更成長超過二成二。

「越靠近都會區,巴西龜的密度就越高。」陳添喜以基隆河的研究為例,靠近台北市的調查點顯示,巴西龜就占了將近三成。他還發現,「捕獲的斑龜、母龜和幼龜數量,有減少的趨勢,但巴西龜的母龜和幼龜數量卻保持平衡。」若同時考慮母龜到達能夠下蛋的性成熟期只需四至五年光景(斑龜則需五至七年),加上巴西龜產卵多,一年可多次產卵等種種背景,部分台灣原生龜所空出來的生存空間,恐怕會被巴西龜取而代之。

當原生龜的棲地逐漸因環境的改變而讓位,適合產卵的沙地又面臨人為介入,加之人為或天然因素造成的水質汙染及自然災害,在在壓迫著原生龜的生存空間;更由於原生龜因獨立演化,對環境快速變遷往往措手不及,和飄洋過海練就一身膽識的外來龜相比,只能逐漸將家園拱手讓出,巴西龜等於搭了便車,幾乎不用主動出手,就輕易取得生存空間。

根據研究指出,外來龜要在野外建立族群並不容易,除了至少要野放十對以上的同種個體才有機會成功建立可自然繁殖族群,還得躲避各種吃烏龜蛋的天敵,因此幼龜要存活下來並不容易。假使大量個體在短時間內進入生態系統,例如飼主棄養以及宗教放生,情勢就沒那麼樂觀。諷刺的是,一些放生團體不明就裡地將外來淡水龜放生至大海、溫度極低的山區溪流或湖泊,反而成了動物殺手。

除了與原生龜競爭棲地,還要注意巴西龜是不是會對本土的水生動物造成危害;原因在於,雜食性的巴西龜和以偏植物性為食物的原生龜(如共域的斑龜與柴棺龜),兩者在擇食上雖未出現明顯競爭,但在巴西龜胃內含物中發現,小型魚類如原生的淡水蝦、蝦虎和原生青蛙的卵與蝌蚪,以及其他水生動物,皆是其囊中物。而巴西龜與原生龜之間可能因雜交而造成基因汙染的問題,目前雖尚未證實兩者在野外雜交的例子,但仍備受關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巴西龜 ↑ 眼後兩側各有一道明顯紅斑;喜以低海拔的河川、湖泊與溼地做為棲地的巴西龜,靠著國內人工養殖與國外進口,每年在市場上銷售的數量極可觀。
巴西龜 ↑ 寵物店可見巴西龜與台灣原生斑龜一同陳售。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8則 留言

  1. 張正 說:

    如果將是外來種已造成危害的生物,捕捉,以麻醉方式處理,並製成具有學術價值的標本販售,以獲取其經濟價值的行為會違法嗎?

  2. 陳弟弟 說:

    巴西龜要給它吃什麼食物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