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沒有過不去的災難

撰文/王思熙

什麼台灣遇有重大災難,朝野總是一片混亂?為什麼民眾提起救災,總覺得政府效率不彰,漫無章法?為什麼災民對救災的速度與作為總是一片指責與不滿?為什麼每次災情發生後,朝野的口水總比汗水還要多?為什麼媒體對政府救災的整體表現,總是撻伐之聲多過於鼓勵之聲?

難道台灣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不夠多,才讓政府對救災的經驗不夠嫻熟?難道我們的政府是一個不講求效率,不為民眾排憂解難的組織,才讓政府在緊急關頭,總是群龍無首,掌握不到正確資訊,做不出正確的判斷,拿不出正確決策與方法?難道「苦民之苦,痛民之痛」只是一句口號,才讓政府不能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境,急災民之所急,解災民之所痛?難道政治人物為民服務之誓言,只是虛情假意,才讓他們藉救災之名相互攻訐,互吐口水,博取政治資源?

新聞媒體是人民的耳目,是社會意念的形塑者。透過新聞畫面,我們可以看到災區的慘狀;透過媒體的聲音,我們可以聽到災民的心聲;透過文字的詮釋,我們可以了解災民的需要;透過全方位與持續性的報導,我們可以知道救援的情形與進度。新聞媒體是人民的千里眼與順風耳,是人民思緒與社會態度的導引者,得助於媒體的幫助,我們可以瞭望社會百態,這就是新聞媒體的可觀價值與重要貢獻。但新聞媒體為了突顯監督政府的角色,突顯逼使政府形成決策的功能,總會在災難發生後,左批防災不力,右打救災遲緩;總會運用驚悚的鏡頭強化災民的情緒,增強對政府形成決策的張力,其結果有時不免會模糊救災的布局與搶險的努力,甚至斲喪社會大眾的民心與救災人員的士氣。儘管如此,台灣新聞媒體對災情的報導不餘遺力,讓政府的救災不敢絲毫怠懈;災民的悲慟可以宣洩,災區的悲慘景象可以真實呈現,災民的慘況可以觸動民眾的悲心,這是媒體的大用。但新聞媒體也要肩負起穩定社會的責任。重大災難發生時,如何穩定災民情緒,鼓舞救災人員的士氣,激發民眾的愛心,所以減少負面的批判,少用挑釁無益的字眼,媒體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風雨無情,人間有愛」雖然是句耳熟能詳的話,但也是人性最真、最誠的表達。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都表現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作為上。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這個「幾希」,就在於人有「惻隱之心」,有「不忍之心」。證嚴法師說過:「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善與愛才是消弭災難、拔除災民苦痛的法寶良方。八八水患發生後,台灣各界湧現了澎湃的善行,各方志工湧現了不落人後的愛心,賑災總是跑在最前頭的慈濟志工,就曾南北動員,深入災區,提供熱食、協助清掃、溫馨膚慰、逐戶關懷、提供濟助,發給急難慰問金,真實地做到了「急民之急,苦民之苦」,讓人感動。企業界紛紛慷慨解囊,市井小民也不以力小,熱烈善盡微薄之力,大小捐款源源不絕,這種以愛、以善為寶的付出,目的無他,為災民盡心盡力而已。

緊急救援是救災的第一個階段,協助災民療傷止痛,重建家園,恢復常態的生活,才是賑災最艱難階段的開始。大自然已給台灣很大的警訊,八八水患對土地的重創也給我們重大的啟發,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工作不能執迷不悟,不論為災民未來的安全設想,或為山地休養生息的需要,遷村都是勢在必行。

當然,我們也知道,遷村是件很不容易達成的任務,沒有政府的大決心,沒有朝野的共識,災民的合作,難以竟全功。台灣山巒陡峭,河川狹短,且地處地震帶,又是颱風多發區,高頻率的地震,讓地層容易鬆動,多發性的颱風帶來狂風驟雨,讓山區土石容易滑落,所以儘管山區峽谷風景宜人,也實在不宜部落群聚。

事實上,我們也深知,山區部落群居,已成為原住民的一種生活習慣與生存方式,要讓他們放棄祖祖輩輩用以安身立命之地,遷徙到一個生疏的區域,又要面對一個不可知的未來,抗拒之心難免會油然而生。如何解除他們心中對遷村的疑慮,如何給他們一個可以接受的美好願景,如何提出一個遷村的配套利基,都有賴詳加籌謀。

可以想像得到:遷村成敗的關鍵,應在於遷村地點的選擇與土地的取得。既然要遷村,地點就必須遠離危險山區,而土地取得也必須地方與中央下定決心共同協商解決。至於遷村之後的願景,政府必須和災民做最充分的溝通,還是那句老話:「苦民之苦,解民之疑,適民之願,應民之需」,因此,只要出於一片真誠,源於一片善意,用耐心、愛心、細心與決心,有方法、有步驟,一步一腳印地持續進行,相信遷村之議,就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現在全世界都在看台灣的賑災效率,看台灣如何做好災後重建工作。事關台灣的榮辱,也關係到災民是否能夠獲得最妥善的幫助,災後的重建工作,已經不是政府可以單獨承擔的事了,而是朝野應摒棄成見,同心協力一同完成的工作了。台灣雖只是彈丸之地,但民氣可用,只要朝野同心,就可以展現無與倫比的實力,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旺盛的生命力。何況,台灣人民有愈挫彌堅的不服輸精神,它可以證明:台灣經得起巨大災難的考驗,可以歷經頓挫而屹立不搖。請讓我們用最虔誠的心祈禱「天佑台灣」,用最高亢的聲音喊出「台灣加油!」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