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行動是最有利的語言

撰文/王思熙

隻小豬對天神說:「請您收我為門徒好嗎?」
天神說:「好啊!你從現在開始就是神的門徒了。」
小豬聽了很高興,也很得意,他終於可以成為「神的門徒」了。
就在這個時候,剛好有一頭小牛從泥沼裡爬出來,全身髒兮兮的,需要有人幫忙洗刷乾淨。
於是天神對小豬說:「你去幫他清洗乾淨吧!」
小豬說:「我是神的門徒啊,我怎能去侍候一隻全身髒兮兮的小牛呢?」
天神很嚴肅地對小豬說:「你不去侍候別人,不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別人怎麼知道你是『神的門徒』呢?」
這則寓言的含意很淺顯,就是要告訴我們:想要變成「神的門徒」很簡單,只要真心為別人付出就可以了。

用同樣的邏輯檢討人世間的一切事物,我們會發現其實人世間也充滿著許多矛盾:人們都想從別人那裡贏得好名聲,卻不願意付出對別人的愛與關懷;人們都想在事業裡贏得好成績,卻不願對事業付出更多的心力與努力;人們都想在團體裡贏得眾人的好感與尊敬,卻不願意對團體的每一個人釋出關懷與善意;人們想要得到一身的好本領,卻不願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與鍛鍊。
就像寓言中的小豬一樣,小豬不知道「神的門徒」存在何義,以為只要成為「神的門徒」,就能得到別人的敬畏與膜拜。他不知道「神的門徒」之所以能得到人們的敬畏與膜拜,是因為他們能無私無我,不分貴賤,不別美醜,對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一律平等地付出關懷與幫助,所以「神的門徒」的任務就是助人,本質就是慈悲。失去了慈悲,不樂於助人,不能以擁抱蒼生為己任,就再也不是「神的門徒」。說得更淺白一點:能幫助別人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神的門徒」;別人也才會以「神的門徒」看待他。

證嚴法師在《靜思語》裡也曾經說過:「能幫助別人的人,就是菩薩。」可見菩薩不是被供奉在神桌上的木雕或泥塑。菩薩是活生生的存在,所有能幫助別人,能為別人拔苦予樂的人都是菩薩,所以菩薩不在天上,也不在嘴上,而是在無怨無悔,不忮不求,幫助別人的行動上。因此,要成為菩薩很簡單,只要能幫助別人就可以了。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古聖先賢千百年來的殷殷叮嚀。從善的本質看,善不分大小,從惡的本質看,惡亦不分大小。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哪怕一句令人開懷的小小話語,即使自已覺得微不足道,卻能讓人像上了天堂那樣快樂,就是大善;反過來說:哪怕是一句無心的惡言,讓人像掉進地獄那樣難過,就是大惡。幾乎絕大部分的人都同意「行善之心,人皆有之」,而俗話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不肯行善。其實,他們不是不能行善,而是不願行善;不是不願行善,而是認為有些善太小了,他們不屑為之或無意為之;而有些善又太大了,他們又認為無力為之,不能為之,於是小善不屑為,大善不敢為,行善對他們來說,就永遠僅止於認知層面,僅止於說說而已。所以證嚴法師常常教誨弟子說:「行孝、行善不能等」、「做就對了」事實上,好事稍縱即逝,稍有躊躇,成就善行的因緣就錯過了。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圖書館館長,每天早上八點,總是要親自為圖書館開門,然後對第一批踏進圖書館大門的讀者問候致意,並在對整個圖書館巡視一番後,才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有同事告訴他:「你是一館之長,有許多重要的事等著你去做,你大可不必做這種開門的小事吧!」

館長卻認真地說:「開門,對一般人來說,的確是件小事,但對圖書館,對讀者來說,卻是每天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大事。」

這位圖書館館長說得一點都沒有錯,打開圖書館的大門,只是舉手之勞,這種事,可說小到連工讀生都可以做,大可不必勞駕館長,但就某種意義來說,它卻是每天不得不為的一件大事。圖書館大門一分鐘不打開,讀者就一分鐘不能進入圖書館,圖書館的功能就一分鐘不能發揮,所以對讀者來說,開門這件事,確是最重要、最有用的大事,何況由館長親自去做,那種給人的感動和激勵,更是非同小可。

行動是詮釋真理最有用的語言,尤其對行善這件事來說,再多的理論與言語,都不如一個簡單的行動來得真切與有力。報章雜誌或電視媒體上,我們常常看到許多各種類型的論壇在各地如火如荼舉行,尤其像關懷、撫慰、人道救援等議題的論壇,參與的學者專家熱烈非凡,會中大家也都侃侃而談,但不管與會者講得多麼頭頭是道,剖析得多麼深刻入理,人道救援或行善這種事,千言萬語或千經萬論,都抵不上一個行動。難怪哲學家會說:「理論是灰色的,實踐才能歷久長青。」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