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棲息在台灣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水域一帶的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的孑遺物種,牠們原生活在北半球的寒溫帶水域,趁冰河時期氣溫下降往南遷徙,後來由於地理環境變遷,卻意外滯留台灣,經過長期演化後,成為台灣特有的鮭魚亞種。
【全球觀察】 無論是六○年代外援的受助者,或是九○年代並肩對抗貧窮的國際夥伴,台灣一直是國際福利社會的一環。因歷史發展的特殊脈絡,台灣人民在思索身為地球村公民該有的人道責任時,有著比他人更深一層的體會。 |
【發現台灣】 在台灣高山溪流的湍急水域中,櫻花鉤吻鮭正挺身擺尾逆流而上。本文作者藉由一隻名叫馬蘇的櫻花鉤吻鮭,從出生到死亡的生命歷程,傳達出早已根留台灣的櫻花鉤吻鮭,正面臨「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生存困境。 |
【國際老人年系列】 暖暖春陽,老奶奶在社區的動員下動了起來。大部分的女人都比男人長壽,不過晚年常在疾病纏身中,面臨喪偶之痛。誰忍見一生是家庭照顧主力的老年女性有此餘生?期待一個活得長、更活得好的未來等著她們。 |
【探索世界】 神祕的古甕,沉靜地躺在寮國風沙灣山間,是石棺,還是古文明遺蹟?這塊土地曾飽經戰火摧殘,未爆破炸彈散布四處,殘留的古甕見證了寮國一頁頁滄桑史。 |
【自然寫真】 阿拉斯加的卡麥特國家公園是全世界觀熊的最佳場所,每年六月開始,棕熊聚集布魯克斯瀑布下,攔截回原鄉產卵的鮭魚大飽口福。越來越多的遊客專程前來一睹棕熊表演拿手的吃魚秀。 |
【中國視窗】 內蒙古莫力達瓦的兒童曲棍球隊整裝待發,準備在酷寒的天氣中表演他們的拿手好戲。他們是達斡爾族的後代,達斡爾族是早年首批在中國北部邊疆開拓的民族,在這一塊廣袤的土地上,攢積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承。 |
【我們當代】 五十年前,一個為求方便的電腦設計,卻引來今天一場空前的資訊浩劫。當全球進入千禧蟲的危機總動員,所能迎戰的日子已經不多。公元二○○○年,開始倒數計時。 |
【編者的話】 撰文/周本驥
【經典人生】 仁者的大愛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 孔子的悲哀 兩種人兩種事 撰文/王思熙
【浮世情】 飛旋的故鄉 撰文/葉建成 繪圖/林家琪
【大地行者】 用聲音走向理想的劉銘 撰文/蔡玥丰 攝影/蕭耀華
【歲時節令】 四月台灣 撰文/李富城 攝影/蕭耀華
【經典書摘】 台灣牛 撰文/邱淵惠 圖片提供/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人與動物】 與蝠魟的真情邂逅 撰文‧攝影/Jonathan Bird 翻譯/傅士玲
【中國視窗】 打石架屋說稻城 撰文‧插圖提供/吳彥非 攝影/黃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