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國界】解開藏茶毒碼 慈濟磚茶型中毒救助計畫

撰文/王俊富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晨五點,西藏日喀則市曲美鄉小學的食堂工人,早起熬煮著三百八十位師生早餐所需的酥油茶;同樣的時間,山南地區扎囊縣扎期鄉的敏珠林寺裡,一名老者從一塊茶磚邊角敲下幾兩,放進大鍋滾水裡。灶火,正紅紅地燃燒著;林芝地區布久鄉杰麥村的扎西卓瑪阿嬤,勉力地梳完長髮後,前往鄰近的喇嘛嶺寺轉經。登上百餘級階梯進入大殿,她到菩薩面前行上五體投地的大禮。

老阿嬤舉手投足間充滿痛苦,原因來自她七十二歲身軀內的氟骨病;同一天,湖南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曹進教授,帶著相交十多年的好友──丹增桑布醫師,翻越海拔五千多公尺的米拉山。雖然高原反應讓曹進氣喘不已,但是向山神獻上潔白的哈達後,他堅持繼續向那孤寂的雪山稜線勇敢走去……。

「西藏的太陽很毒的。」這句話言猶在耳,我們一行人就已經讓九月初的豔陽曬得抬不起頭,正午剛過,氣溫已經飆升到攝氏三十四、五度。西藏山南地區桑耶鎮前達村附近一處豐收的青稞田旁,十多位男丁村婦,坐在樹下乘涼歇息著。每個人的手中除了糌粑乾糧外,就是一壺壺的酥油茶。因為大家一整天的體力勞動,必須要靠那壺裡的濃稠液體撐著。在這個農區,或許連城裡最火紅的提神飲料「紅牛」,都比不過一杯帶點鹹味兒的酥油茶。

酥油,是藏胞們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而茶,則多是來自川、湘境內的「緊壓茶」──磚茶。但這些優閒午憩中的百姓並不知道,祖祖輩輩遺傳下來的喝茶文化,竟然是種可怕的慢性健康殺手。

《格薩爾王傳》是一部講述西藏從野蠻進步到帝國時期的偉大史詩。故事裡,格薩爾王的妃子珠牡被認為是位對酥油茶的製作相當精通的女子。除了在凱旋慶典上載歌載舞,向英雄士兵敬茶以外,關於酥油與茶的神效製法,也在珠牡唱頌的章節中有著詳細紀錄。

跟《格薩爾王傳》內容略為矛盾的是,在公元五世紀以前,吐蕃社會中並沒有飲茶這項風俗,直到唐朝貞觀年間,茶葉首次以中土陪嫁物的姿態,隨著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交流日漸頻繁,茶文化,開始在高原上流行起來。

透過滇川藏「茶馬古道」上無數挑夫與馬幫的運送,「茶馬互市」開始成為重要的商業活動。藏馬與漢茶,此時已經是兩個民族之間各取所需的重要物資。到了明朝,「茶馬司」的設立,宣示著國有特許制度,主宰了整個交易市場。清朝以降,茶,更被中央視為「治邊平蕃」的手腕之一了。

喝磚茶會中毒?

時空交替,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代,西藏首府拉薩,可以看到甜茶館、川茶館林立。到了鄉間牧區,黑犛牛帳棚裡,一桶一桶的酥油茶,也成為牧民每天不能或缺的飲料了。

茶,儼然是信仰與文化中一項重要因子。但其中的磚茶,卻存在著等待科學來破解的健康密碼。

一九九○年代初,四川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的白學信醫師首次注意到,磚茶中的氟元素含量,可能是導致四川西北高原的康巴藏胞慢性中毒的原因之一。但是,這個想定與推論,沒有嚴謹流行病學研究的背書,也無法透過足夠的樣本數與實驗時間,得到數據支持。

雪域高原環境嚴苛、地區遼闊。闖進這裡做研究,對任何學者來說都是條不歸路。「磚茶氟中毒」的假設,最後由湖南湘雅醫學院教授曹進、趙燕以及劉箭衛老師等,挑起實證的重擔。從一九九四年開始,他帶著學校裡「茶與健康研究室」的幾位老師學生,走進川、滇、甘、藏等地的磚茶文化區,尋找著白學信醫師心中的謎團。但考察是一回事,要拿出有力的數據與說法,卻不是憑著「一夫當關」的浪漫情懷可以解決的,永遠填不滿的研究資金缺口,成了最現實的問題。

一九九四年,曹進因緣際會,得到台灣前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唐光華與「紫藤廬」主人周渝夫妻的資助,終於讓他踏出研究的第一步。接著,他又結識了慈濟加拿大分會執行長何國慶。一九九八年,何國慶先以個人身分資助曹進團隊,進行方案的可行性評估,而這層關係也一直持續著。二○○四年,慈濟基金會同意進行三年救助計畫,讓防治磚茶型氟中毒的研究得以準學術規格進入實證階段。

十多年光陰、幾萬公里的旅程、數千萬新台幣的研究經費、超過六公噸的低氟磚茶,所有的努力,能否讓推論獲得完美驗證,這三年將會是最後的關鍵。二○○七年,計畫進入尾聲了,曹進團隊也再度進藏採取村民尿液,此刻,實驗組村民體內的氟含量是否明顯降低?氟骨病徵狀是否緩解?口感是否能被接受?兒童氟斑牙比例是否得到控制了呢?

七十二歲的扎西卓瑪阿嬤端著青稞酒,帶上一臉憨憨的笑,四處禮賓敬客。她肥胖的身軀搭上蹣跚的腳步,行動相當不便。曹進說,卓瑪阿嬤的確是個重度氟骨病患者。這裡許多藏族婦女,都有留長髮紮辮子的習俗,但是這個動作對她來說,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家中經濟狀況不錯,也養了幾十頭犛牛,但扎西卓瑪阿嬤已經沒有草場放牧的能力了。在自治區「新農村建設」的補遷政策下,阿嬤的家改建成兩層紅屋頂的洋樓,但家居生活中的灑掃提水、上下階梯,卻都讓她備感艱辛。這把年紀,阿嬤可能永遠猜不透,喝了一輩子的茶,竟然是她身形痀僂的元凶。

三年的實驗結果是讓人欣慰的。九月六日清晨,在林芝觀察點,杰麥村村長巴桑敲打著大銅鈸,通知村民前來家裡的院子裡體檢。曹進與研究生助理鍾婕、丹增醫師等人除了對村民進行氟骨病體徵檢驗,也替重度病患抽驗尿樣。

一問到低氟茶可以喝嗎?「雅不都」(藏語:好喝之意)之聲總是不絕於耳。雖然有村民把低氟茶誇大成仙丹妙藥,彷彿身體病痛都因為喝了它而得到改善,但大家尿氟含量的遞減與低氟茶口感的受歡迎,似乎正是一種無聲的鼓勵。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救助區內村民的氟日攝取量,已降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定的安全標準值以內。而一項關於氟骨病患者關節疼痛程度的統計,也從百分之三十四降至百分之六點七。

茶樹屬於山茶科植物,它有著一個很奇怪的特徵,那就是能夠選擇性地從土壤、空氣中吸收氟,再儲存於根莖葉片裡。氟在茶樹葉片儲存的時間越長,含量也就越高。台灣人熟悉的烏龍跟綠茶通常以嫩芽嫩葉加工,生長期短,所以氟含量相對安全,但川、湘茶的老葉因為生長時間長,氟含量都不會太低。當磚茶慣以粗老葉片加工,加上藏胞習慣長時間熬煮,氟被大量萃取到茶水中,也就不太讓人意外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慈濟援助西藏低氟磚茶計畫】

慈濟─湘雅醫學院「磚茶型氟中毒救助計畫」始於二○○二年,並且以三年的時間間隔大規模發放低氟磚茶驗證曹進的推論。本項救助行動涉及四川、西藏兩個省、自治區共計十九個觀察點(含救助點和對照點),觀察人口計八千一百零一人,其中受助人數達六千三百一十七人,全部為藏族。救助點包括六個自然村落,六所學校,五所寺院,一所養老院。

透過控制與監測,實驗數據初步證明實驗區內的樣本百姓:
一、食品氟含量與攝氟量降低。
二、尿氟含量降至安全值。
三、氟中毒造成神經系統損傷症狀大幅緩解。

曹進的低氟磚茶配方已經申請到國家專利,未來努力方向為:
一、國家制定安全磚茶標準。
二、推動製茶工業支持大規模量產。
三、在磚茶文化圈推廣低氟磚茶與建立公衛觀念。

【氟斑牙與氟骨病】

氟中毒對人體的影響,在不同的年齡範圍,有著不同的表現。幼童時期,氟斑牙往往是最初的徵狀,孩子牙齒除了異常潔白,多半會出現黃褐色斑點與線條,釉質發育與造釉細胞都會受到損害,影響牙齒正常的發育,氟斑牙共分七級,最嚴重會導致牙齒斷裂與缺損。隨著年齡的增加,中年病患除了手臂開始無法伸直、不能獨力完成下蹲動作,也無法以手從背後觸摸對側耳朵。而老年病患除了嚴重駝背、關節變形、骨質疏鬆,還會因為神經系統受損而引發劇痛,到了晚期,還可能引發長期的慢性咳嗽。勞動力的喪失與生活能力的退化,被認為是氟骨病對農牧藏胞最大的致命傷。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隨身帶酥油茶 ↑ 在鄉間,食物結構以肉類與奶製品為主,那曲牧民上草場前,都會隨身帶著酥油茶。而在拉薩的甜茶館裡,藏麵、藏餃,加上幾杯甜茶,就是一頓豐盛的午餐。
熬茶資歷 ↑ 山南地區敏珠林寺的大寮,在許多藏傳佛教寺院裡,喇嘛要晉級,必須擁有一定的熬茶資歷。
氟骨病體徵的檢查 ↑ 氟骨病體徵的檢查。婦人手臂無法平舉,被視為標準氟中毒患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2則 留言

  1. IKEDA 說:

    想請問在中國哪裡可以取得低氟茶磚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