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台灣】重新定義鵝鑾鼻 南岬探源四千年

▲繪圖/Yumiki Hong

撰文/胡毋意(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沿著台灣西部海岸線由北往南走,頭尾不過五百多公里,天光卻愈見明亮蔚藍,熱熱的空氣鹹鹹的海味將人愈裹愈緊。由屏東枋山的楓港而下,台一線銜接台二十六來到台灣最南端的墾丁,尤其感受到海的魅力。

地球自轉產生科氏力,海是活的,日夜川流不息,一條寬約兩百公里、深達一千公尺的黑潮,自赤道一路北上,順時針流經台灣島,它首先碰觸到的就是鵝鑾鼻的鼻尖。鵝鑾鼻又叫南岬,「鵝鑾」是排灣族語Goroan的音譯字,「鼻」就是岬角,四周布滿珊瑚礁岩。

「我在墾丁最南點」,一面牆橫阻於前,這是台二十六線的盡頭,幾乎沒路,只有當地人知道怎樣穿過濃密的榕楠林帶,去到陽光底下的珊瑚礁岩,這裡正是他們的海田。黑潮自古帶來溫暖豐沛的海洋資源,不只提供鮮美的海味,多元的生態與地理區位更形成古代人類謀生居住、陸海交通的絕佳場域。清領之前,鵝鑾鼻是原住民的領域,清代建立了鵝鑾鼻燈塔而屯駐兵勇,日治時期是著名的台灣八景,今日更吸引每年數百萬計的遊客親炙於此,甚至有熱愛海洋與自然生態的潛水客南遷定居,十幾年下來身兼社區導覽員,異鄉變故鄉。

海角疑無路,林下又一村

一九五六年,台大地質系教授林朝棨於屏鵝公路的延伸拓寬工程處,發現一具具石板棺,並通知考古學者宋文薰教授。一九六六年宋文薰率學生前往發掘並定名為鵝鑾鼻遺址。一九八一年,觀光局在鵝鑾鼻地區規畫礁林公園,鋪設石板步道時發現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委託當時台大人類系教授李光周進行調查,果然,豐富的史前遺物出土,證明這裡就是史前人類活動的場域。隨後李光周將鵝鑾鼻公園內的考古發現區分為第一、第二與第三遺址,經碳十四絕對定年資料,界定鵝鑾鼻遺址群的文化最早距今有五千年之久!「台灣不是四百年歷史,可追溯到三萬年前。」師承李光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匡悌這麼說。

二○一七年,因鵝鑾鼻公園停車場周邊賣店建築蓋了近五十年,不堪長年海風吹拂與烈日曝晒,屋況老舊鏽蝕,加上原本公共設施就不足,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提供遊客安全舒適的休憩空間,慎重地規畫賣店重建案,卻因排水道與植栽遷移工程下挖時,驚動沉睡已久的史前居民!於是緊急停工並委託考古團隊進行人骨墓葬的搶救。由於墓葬人骨與遺物不斷出土,二○一九年賣店重建案正式喊停,由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邱鴻霖與長期研究恆春半島考古學的李匡悌組成團隊,展開更大規模的考古遺址搶救計畫,大面積開挖。兩年半下來,距今四千多年前以墾丁文化為主的史前遺物與考古現象豐富地呈現在今人眼前,數量之多、分布之密集超過預估數倍以上。

古物一經出土就得清理整飭,由屏東縣政府與墾管處協助下,臨時以組合屋搭蓋「最南點」工作站,屋內堆積如山的方格籃,裝滿各式各樣的玉石器、貝殼、陶器、獸骨等,由時為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生宋羿岑擔任駐點人員,一件件整理、分類、記錄。出土的石器種類精良而繁多,有石片器、石子器、石錛、石槌、石斧等,還有具地方特色,刀刃明顯外露的靴形石刀、多樣型制的石網墜,光這些綁在漁網四角的網墜就多達一千三百多件。還有學者推估用於製作樹皮衣的有槽石棒,細細的刻痕一條條的極為平整;在石器材質上,常見俗稱西瓜石的變質基性岩、花蓮豐田玉以及來自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無聲述說著四千年前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史前人,已經和台灣東、西部有頻繁的交流。

生態遺留方面,除了食用後丟棄的各類動物骨骼殘骸,還有利用它們做成的骨角牙器,包括魚脊椎骨做成裝飾用的骨珠、穿孔獐牙,和連結式魚鉤、魚卡子、骨鏃、骨角尖器等漁獵用具,反映了當時生態的多樣性,更顯現史前人對各類資源都「瞭若指掌」,且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中尤屬貝類遺留數量最為龐大,是這次發現的重點!來源有芋螺、笠螺、夜光蠑螺、寶螺、硨磲蛤等,目前已辨識出一百五十三種貝,分別製作成貝珠、貝環、貝刮器、貝錛、各形貝板、仿鯊魚牙形的飾品、夜光蠑螺打磨的大小魚鉤,動輒上百件,總量有好幾千件。

邱鴻霖謹慎地取出幾件極為重要的標本,精美完好的程度叫人嘖嘖稱奇:閃著珍珠般色澤的魚鉤,取自於深海珍貴的夜光蠑螺,打磨的彎度恰到好處,線條柔和。邱鴻霖說,四千年前的方角貝錛與倒鉤形貝質魚鉤是台灣獨一無二的發現,過去僅在年代更晚的太平洋島嶼考古遺址中得見,這也暗示了古代台灣與太平洋島嶼間的關聯性。

相關的證據還包括現象當中有用鯊魚牙齒或仿鯊魚牙磨成的貝飾,鑽了小洞,好穿繩掛在身上。這些如此精細的貝飾怎麼做成的?邱鴻霖拿出殼體上被刻意挖了個圓洞的夜光蠑螺與硨磲蛤做對照,史前人類會先切割出需要的部分,再打磨成想要的樣子,甚至運用旋截器慢慢琢磨成圓柱體。尤其令人咋舌的是以八百多顆貝珠串起的項鍊,每顆尺寸不及一公分大小,是陪葬品,當初在發掘過程中,多數貝珠都被壓疊在頭骨下,工作人員得逐一挑撿出來並記錄出土位置,除了要專業的辨識能力,更需要高度的細心與耐心。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燈塔北面遍布史前文化層 ↑ 在燈塔北面,鵝鑾鼻最南點停車場與公園管理中心所在,原本計畫要蓋全新賣場,誰知遍布史前文化層,在兩千平方米大規模考古搶救下,分A、B、C三個發掘區。
史前貝器加工場 ↑ 考古人員在烈日下伏跪在史前貝器加工區現場上,仔細剔除沙土,滿地大量各類貝料,包括夜光蠑螺的螺肋、螺柱等無法再利用之廢料。(圖片提供/邱鴻霖)
史前貝器加工場 史前貝器加工場
鵝鑾鼻史前居民依存著這片珊瑚礁林生態,在海岸林遮蔽下,盡情採擷各式各樣貝類,數量最多首推夜光蠑螺,還有各種蠑螺、芋螺、寶螺、鳳凰螺、笠螺、硨磲蛤、魁蛤等一百五十多種,不只食用也使用,貝殼加工後製成多種類型的工具與飾品。(繪圖/Yumiki Hong)
因材施作 因材施作
史前人善於利用各類資源,挑選合適的石材,因應生活需要做成不同工具,如處理漁獵物用的石刀,砍伐用的石斧,將夜光蠑螺螺蓋製成用來刮削器物的製刮器。
墓葬有學問 墓葬有學問
此次發掘出土墓葬中,石板棺十具、豎穴土坑葬三十一具,皆仰身直肢葬,多數頭朝西南,以貝器陪葬居多。石板材質除恆春半島滿州一帶出產的砂岩石板,也用當地珊瑚礁岩板為替代品。本遺址為目前台灣所知最早石板棺埋葬習俗之一,較過去更全面理解牛稠子文化墾丁類型的埋葬習俗。(繪圖/Yumiki Hong)
295eluanbi.14 ↑ 原本深埋地下的墓葬人骨一旦出土必須馬上記錄與整飭保存。(圖片提供/邱鴻霖)
295eluanbi.16 ↑ 清大考古隊墓葬組組長王雅慧有豐富的墓葬處理經驗。這次發掘出土了兩具保存程度高的個體,是研究古代南島族群體質型態與基因的關鍵材料。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