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印記】總是那山海的回聲 洄游花蓮

撰文/謝旺霖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八歲,大學聯考完隔天,我把租來的學生雅房清理乾淨,把個人物品一一收納成箱,封上膠帶。然後,就揹起兩個打包好的背包出門了,獨自邁向第一次的流浪。

那是一九九八年,沒有谷歌地圖、沒有iPhone的年代。我往往跟著當下感覺走,或順著沿途的路標走,或在車站、在遊客中心挑張印著許多廣告的免費地圖做參考,不然就硬著頭皮找店家或路人問路。我幾乎馬不停蹄地走,盡嘗試些從來都沒有做過的事情,有時豎起拇指搭便車,累了就睡車站、睡公園,借住教會或廟宇,偶爾會遇上熱心的在地人收留我到家裡過夜。

我十八歲的花蓮

繞了大半個島嶼,印象最深刻的體驗,不是在宜蘭,沒申請入山證就貿然闖入嚴格管制的福山植物園;也不是在台東,幸運巧遇宜灣阿美族人豐年祭,穿戴他們衣飾一起牽手唱跳,歡慶好幾天;而是在花蓮,走到了七星潭月牙型的海灣邊獨坐的那個下午。

那時的七星潭,還沒有如今那麼多休憩設施、烤炸攤販、旅館民宿。我一面望著遠邊穩重的群山,一面沿著布滿礫石細沙的潮間帶,不知走了多久,來到一隅無人的灘岸坐下,開始專注看著聽著眼前湛藍的大海。海面上一道道近岸的浪頭升高,不斷翻捲成洶湧的浪花,澎湃散碎,接著化成一扇扇白紗似的水網,迴旋、收束,反覆淘洗著潮水下無數的滾滾礫石,帶動出一種溫柔滌盪的旋律、只專屬這裡的海的聲音,如此地湧上、又退下,永不止息。也不知就這樣望著聽著多久,我愈來愈感到自己的渺小,思緒忽而一陣遙遠,閉起眼睛,彷彿見到陣陣升高的潮水聲響,襲過頭頂把我全身浸透淹沒,淚水頓時湧出眼眶,不禁就放聲哭出來了。

那是十八歲的我,在大自然中第一次體會自己渺小而萌生的感動。也是因為忽然就記起那首詩——詩人楊牧旅美多年,在西岸面對眼前的太平洋,遙想同一面海水連結彼岸的家鄉,於是寫下〈瓶中稿〉,「但知每一片波浪 / 都從花蓮開始」開啟與波浪的對話,或寧可做一片波浪,翻身、迴流「溢上花蓮的 / 沙灘」寄訴自己思鄉和回歸的決心,或引起海嘯般的震盪,讓我的自然體驗與詩疊合,才使得那份感動更因此相乘巨大吧。

從那次流浪後,我幾乎每年都會再到花蓮,以徒步,或單車,或騎摩托車的方式,來認識這片山海平原的土地。我不只一次造訪詩人生活過的地方,鄰近老家的市街,就讀過的小學、中學,參與創辦的東華大學,他寫過的白燈塔、鯉魚潭、立霧溪、太魯閣,還有那些層層疊疊的大山,波瀾壯闊的太平洋。

在花蓮,我從來不曾迷路過,因為只要移往稍稍空曠處,抬起頭,便可見到連綿的中央山脈穩穩地立在整面西側,即能辨識出方位;只要往東一直走,肯定就會遇到大海。從大海、到平原、再到山裡,一次又一次,我幾乎把太魯閣峽谷裡的步道古道都走遍:砂卡礑、大禮大同、德卡倫、錐麓、白楊、綠水文山、梅園竹村,以此為中心輻射出去。有一次我還橫越中橫公路,爬上了合歡群峰。漸漸地,我也開始認識台灣的山脈,認識原住民族和他們的世界。

初識有楊牧的花蓮

大學時期,我把流浪延伸地愈來愈遠,甚至去了新疆、西藏等地;修完政治法律雙學位,才決心轉向文學。想來這一切,與那一次次到花蓮的經驗,與詩人作品的啟發都息息相關吧。後來我的碩士論文,就是以楊牧為研究對象。

二○○九年,我考上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博士班,開始長住花蓮。可我沒有住壽豐附近,而在山海兩方陷入兩難,擲上銅板,抉擇了大海,便租屋在美崙臨海的一九三縣道旁的公寓。雖然早察覺了一九三縣道沿途接海又接山的風景,卻沒想到它會被日後的單車族封為「台灣必騎名道」。

就學期間,我終於見到仰慕已久的詩人。那時他在政大任教,一次回東華創英所演講,一次是參加太平洋詩歌節在松園別館的活動。兩次我都遠遠地在台下望著詩人,並不敢想去招呼靠近他,光聽著他緩緩磁性的嗓音,談詩論藝或者朗讀,我就感覺滿足而美好。

因為住大海邊,海就像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注意力就比較轉移到高山與河流。也由於我已住上好些日子,所見的風景顯然就跟以往的片段不太一樣。譬如我常騎車往返學校的一九三縣道,到了南濱段,越過南海二街,確定就開始有股酸氣撲面迎來,逐漸刺鼻,一直延伸到台十一丙線橫跨木瓜溪的東華大橋上為止。原來那是從台十一丙線零公里路標旁「中華紙漿公司」漫漶開來的,沿著路邊築起的紙漿廠外牆上,可擺明漆著幾個斗大鮮亮的字眼:「花蓮」——「好山好水好空氣」。

這段一九三縣道,其實還摻雜許多不同氣味,兩旁林立著鐵工廠裡鐵鏽的氣味、汽車維修廠裡電銲重油的氣味、外表漆滿各種彩繪塗鴉的大理石廠(他們標稱這一帶是「光華樂活創意園區」),與裸裎著各種機具怪手的砂石場掀起的硝石的氣味,更有一路上笨重疾駛的砂石車,襲捲的沙塵與排放烏煙的氣味。若仔細張開嗅覺,或許聞得到一絲絲鹹味的海風,甚至是——殺戮的氣味。我已數不清到底目睹過幾次橫陳於這條馬路間的屍體,有時是狗,有時是鴿子、青蛙、蟾蜍或蛇,有時是散碎的玻璃和車體零件,或地上一灘無名的血,描著白邊的人形痕跡。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算數差勁,總覺得花蓮的砂石車變得比以往多更多,而且衝得更快。

有一天,我竟然見到她了。在歲末最強一股寒流來襲時,那天我如常地騎車去學校,就在東華大橋上,起初,我並不太敢相信,右前方視線閃現著一片不尋常的白。然後車行中,我慣性地偏過頭望去。啊,總是霧重深鎖層層疊疊的山谷,最上端,竟突出矗立一座陌生岧嶢高聳的大山,那不就是我久盼的奇萊山嗎?順著她峰頂滑下肩胛的是,卡羅樓斷崖稜線,以目測判斷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顯然都冰封著一襲雪白的世界。

我不是沒有見過覆滿白雪的山景,但卻是第一次在自己土地上、第一次在柏油平路上,目睹這一切,好像被什麼巨大的力,剎然撞擊心坎,震得視聽模糊,不禁酥麻地微微顫慄。那一刻,我只能愣愣地望著她們,既沒停車,也沒拍照,深怕膽敢做出其他舉動,將會驚擾她們周圍所有的雲翳,再度深鎖起來。之後,有位嫻熟花蓮生態的作家告訴我,橫跨木瓜溪上的這段距離正是花蓮唯一見得到奇萊山的地方,但要見奇萊,除了天候和運氣外,還得趕早在八點以前。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295hualien.01 ↑ 從海岸山脈望向花蓮市的方向,可一覽無遺七星潭、北濱到南濱公園的海岸線及中央山脈。
295hualien.02 ↑ 在花蓮市中央路上,只要抬頭一望就可看到中央山脈。
295hualien.07 ↑ 楊牧的墓園位於花蓮海岸山脈上,眺望木瓜溪出海口及中央山脈。
295hualien.09 ↑ 謝旺霖自西藏回台後,他更加深入探訪花蓮山區,也讓他深刻感受台灣群山之美。
295hualien.13 ↑ 謝旺霖倚在楊牧墓台旁,花蓮讓兩人產生生命的深刻交集,山海的回聲源源不絕支撐與灌溉著創作源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