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印記】寂靜迴響 太平山

▲攝影/劉子正

撰文.圖片提供/范欽慧

們一輩子都可能都在等待生命的召喚與回應,幸運的話,也許我們可以在艱辛的挑戰中尋求到一條出路,或是遇見了啟蒙開悟的導師,進而理解到某種生命智慧。但是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活在被安排好的腳本裡,按部就班地遵循某種日常軌道。會不會有一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地方,因為什麼原因我們停頓了下來,並展開自己的探索,於是我們願意接受眼前的邀請,並意志堅定地投入,反思經驗所得,在那裡「領悟碰撞」,甚至到最後成為一個「夢想起飛」的試煉場。我相信,那是一種精神與思想跨域的展翅,因為對我來說,曾經有過一個充滿各種記憶與滋味的地方,那裡有森林、山丘與湖泊,有我讚嘆的一切,那是我生命盛夏最初的冒險,以及中年晚秋沉潛的回返,那就是「太平山」。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成為一位記錄大自然聲音的錄音師,但我始終想要逃離城市,走向荒野。那時候的我正在幫林務局撰寫一本書,稱作《離家出走——一起去森林》。我得以一年的時間,走訪十二座國家森林遊樂區,並且記錄各地森林的聲音。二○○九年初聖誕節過後不久,太平山上的天氣又溼又冷,林管處派了一位巡山員來協助我,那次我第一次認識賴伯書,而這次的相遇則是為後來漫長的故事揭開序幕。

寂靜的力量

伯書從來沒有陪人錄音過,但是他很熱切地想要跟我分享森林的一切,包括步道上所留下的動物腳印與排遺。不過他也因為我而見識到野地錄音工作的辛苦,有時我得停頓在森林某處等待收錄一些生物的聲音,他也陪著我受盡天寒地凍的折磨,安靜的屏息聆聽,這樣的經驗幫助他打開了感官,他發現原來冬日的森林大多悄然靜謐,他怕我交不了差,陪我去翠峰湖畔等待許久,錄到東北季風吹過檜木森林的呼嘯聲,以及遠方偶而傳來的一聲山羌野吠,不久之後紛飛雨絲開始變成了緩降的雪花,像是墜落大地的詩言,句句入心,我居然幸運地遇上了太平山最初的瑞雪,很快地山上就成為一片雪城,所有的世界頓時成為單純的黑白色調。我可以聽見自己走在雪地的破冰聲,也可以聽見枝條被凍結的唧嘎聲,一種全新的領悟正在成形,如雪花般的璀璨細緻,所有的紋理與布局都要非常小心翼翼地觀詳與聆聽,很多年之後,我終於理解到,原來那正是「寂靜」帶給我的力量。

「寂靜」究竟可以聽見什麼?那是無聲還是有聲?這是一個很哲學的探問。「寂靜之聲」,可以很迷人,也可能令人恐懼,據說全世界最厲害的「無響實驗室」,裡面的音量居然是-9.4dBA,有如被吸入黑洞的無聲,據說待在裡面的人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聲、甚至肺部及胃部的所有翻攪的聲響,那是一種讓人無法承受的靜。但是另一種寂靜,則是靈性的開啟,生命圓滿的智慧,像是松風喚醒靈魂的狀態。

然而我也逐漸明白,人類所創造的聲音幾乎是無所不在地滲入身處的空間,當我走入山徑中,想要單純錄一段沒有人類干擾的環境聲音時,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就在這個時候,我讀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國野地錄音師戈登‧漢普敦(戈登 Hempton)所寫的書《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他也提到了人類所製造的噪音問題,讓「寂靜」就像是瀕臨絕種的植物或是動物一樣,逐漸在荒野中消失,也因此更需要受到保護。戈登用了一個印第安酋長送給他的石頭,放在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霍河雨林內,並把那個地方命名為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希望以此為基點來保護方圓千里的自然純淨,他說服了四家民營航空班機改變飛行路線,讓噪音離開國家公園上方的領空,同時也不斷倡議說服大家能夠安靜下來,學習聆聽自然的聲音。

閱讀戈登的書深深撼動了我,我寫信向他表達了我的敬意與感謝。二○一二年他邀請我從台灣寄一個石頭給他,他要把這顆石頭帶往「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聖殿,當時戈登看到我寄給他的石頭上有一道白色的線條,便把這顆石頭命名為「許願石」,因為他說根據當地的傳說,若我們對這個石頭許願,我們的願望就會沿著這個線條展開它獨特的行旅,最後就會完成心願。於是這顆台灣的「許願石」就在美國聆聽了兩個月的「寂靜」之後,又被戈登寄回來還給我,他說:「寂靜將會回家」。當我拿回這顆飄洋過海的許願石之後,不禁揣想如何去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第一個浮上我腦海的念頭,就是「太平山」。

於是,我帶著許願石上山,並把它所經歷的神奇行旅跟伯書分享,當他看到了那片「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的照片之後,立刻指引我去再訪另一片令我目眩神迷的黑森林:奧陶紀苔原,就位於翠峰湖環山步道東側入口一.五公里的雲霧深處,透過那些樹椏、苔蘚、疊疊層層的枝條綠蔭所圍起的祕境,一片魔幻又讓人充滿敬意謙遜的森林,我知道自己正走入另一個巧思的安排中,也許正是這分信念,讓我始終願意接受眼前的試煉及邀請。我突然理解到,原來要聽見最美的聲音,你必須全然地安靜下來;若要看見最美的畫面,你則必須跪地用苔蘚的高度去看,「苔蘚的那種美須得站在最神聖、最安靜地隱藏者才能體會到。」

當心態改變了,姿態就會改變;當姿態改變了,世界就會被改變。我多麼希望更多的人能走在這條山徑,透過聆聽自然來進行轉換,如同我過去二十多年所走過的歷程,因此我希望這裡能夠有一條「寂靜山徑」,那念頭默默地被啟動,有一股熱情在心底澎湃著,我真心期待「許願石」能指引我走下去。這個夢想獲得了羅東林管處的理解與支持,終於在二○一八年成立了一條「寂靜山徑」,然而,許願石的旅程並沒有結束。

最深情的功課

二○一八年十二月戈登與他的助手馬修.米克森(Matthew Mikkelsen)一起來到台灣,不但見證了這條山徑的「寂靜」,更驚訝地看到原來地狹人稠的台灣,居然有一群人正努力捍衛這份「寂靜」。二○一九年戈登發起了一個國際組織,稱作「國際寧靜公園」(QPI, Quiet Park International),希望鼓舞更多國家來保護大自然的寂靜,他立刻邀請了我加入成為董事會成員,進而協助在二○二二年正式將太平山的「寂靜山徑」推選為全世界第一條「寧靜步道」(Quiet Trail),從此躍上國際,舉世皆知。

石頭無聲,卻掀動了一波又一波的聲浪,彷彿有一種像是海綿的力量,讓許多事物向中心匯集、吸納,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只是過客,跋涉千里終能相見,我只能靜靜地理解,何以我會走向這裡?何以那些人事物又會走向我?而我也始終願意聆聽,那一顆「許願石」的召喚和引領。或許正如泰雅族人所相信,人類是從石頭中所生,也是所有故事的起點。這次,我們需要真正打開感知,在寂靜中透過聆聽獲得重新出發的指引,我想這也正是太平山帶給我最深情的功課。


充滿各種記憶與滋味 ↑ 曾經有過一個充滿各種記憶與滋味的地方,那裡有森林、山丘與湖泊,有我讚嘆的一切,那是我生命盛夏最初的冒險,以及中年晚秋沉潛的回返。
冬日森林悄然靜謐 ↑ 冬日的森林大多悄然靜謐,我在翠峰湖畔等待許久,錄到東北季風吹過檜木森林的呼嘯聲,以及遠方偶而傳來的一聲山羌野吠。
戈登與他的助手馬修 ↑ 二○一八年十二月我邀請了戈登與他的助手馬修一起來到台灣,見證了這條「寂靜山徑」的設立,但是我沒有想到,這只是未來更遠大故事的伏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