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發現.探索.人文.關懷——徐行漫漫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風時節,天空中夾著細雨飄落著手錶、電子計算機等禮物,當然這並不是來自媽祖的福祐,而是海對岸的金門馬祖兩島,在天安門事件後的加強宣傳的空飄作業……。」這是我在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因為人在英國採訪,從當地的第三大報《衛報》(Guardian)讀到的約兩欄篇幅的某一篇報導的前言,當時每天約有兩三個全版在報導天安門事件。

短短的前言,令我感動與慨然萬千:季風、媽祖、金門……,這篇短文有太多的專有名詞,尤其提到了媽祖,這對西方人來講不是一個常見詞,這表示寫這篇的記者對中國沿海有足夠的了解,而且編輯也不去更動或加註解,編輯台應是也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咸信讀者能看懂。

有如此閱歷豐富的記者編輯,並有如此的讀者,對當時二十來歲的我,實在是一場震撼,對比到我生長的島上,我思索著島上的環境,何時才能有如此見識的記者、媒體平台與最重要的如此胸襟的讀者。

島內環境,因為執政黨長期以來對思想的箝制,於是媒體的生態極端不正常,從小我們泰半僅能從三張的報紙與三台有限與貧瘠的內容上,還得去三減四,找到某些「弦外之音」來汲取養分,如此先天環境下,從記者書寫題材的限制到媒體平台被嚴控,泰半僅能為黨國喉舌的環境,希冀視界開拓的讀者群不啻是緣木求魚!

後來隨著政治的開放,媒體方面相對也是大鳴大放,但是在先天養分缺乏下,台灣媒體人的養成,並無從依隨西方行之有年的嚴格制度,突然有了開闊空間的媒體,仍沒能體會到西方媒體百年來如何爭取與捍衛第三權的艱辛過程,而多半竟然迅速淪為政治與金錢掛帥的服務平台。

在這個一片講求速、聳、俗、薄的淺碟文化環境中,能否構築一個媒體平台,它應該是深度,它應該是寬廣,它應該是視野的延伸,如此的希望會不會僅是空中之城的虛幻,不切實際?

慈濟基金會長久以來,一直期望有一本不媚俗又能堅持理想的跨世紀刊物出版,身為華人世界的最大慈善團體,除了慈善、醫療、教育志業外,人文也是其長遠耕耘的領域之一,稟承創辦人證嚴法師的期許:「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經典》在慈濟基金會的第四個十年間終開始蘊育。

影像語言的大量應用,可使文字方塊增加美感化,真實化,並且使閱讀者能更全面深入了解報導主旨,已是平面報導媒體中普遍趨勢。因此「文字是經,圖片是緯」的圖文並茂內容,是《經典》報導故事首重的擘畫藍圖。於是《經典》裏的任一篇報導故事,除了要求洗練的文字外,影像的好與壞更將成為最顯眼的指標。如此文字與攝影、採訪與編輯的養成,讀者習慣的養成,都成為《經典》構築的永續工程。

《經典》可否與讀者一起承載發現的樂趣,一起承載歷史長河與廣闊世界的探索經驗?《經典》可否側寫人文?《經典》可否加注關懷於字裏行間?

一路來,我們不猶豫、不懈怠,我們遠赴海角天涯、深入高山峻嶺;我們重啟時間之廊,穿梭古今時空:我們循鄭和,步玄奘、履鑑真;我們訪南島語族,遞嬗《風中之葉》,編撰《島與陸》,爬梳《赤日炎炎》,彙輯台灣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之【台灣四百年】。我們重定長江源、新寫三峽記、我們踏訪史前恐龍,細數台灣特有種。我們膚忍災難,悲他人之悲,痛他人之痛。我們不饒舌、不搬弄,我們不批判、不八卦!

我們廣邀讀者一起探索,一同發現,注入人文,施予關懷。

一百應該是個頂點,是個滿分,但對雜誌這個每月一期的刊物來說,一百僅是一個分水嶺。一百期的《經典》,不算多,實際上也不少,那已是八年多的歲月積攢,那是八百萬個文字,一萬六千張的圖片的集合體。從零邁向三位數,《經典》一百期彷如一個已竣工的深邃與寬厚的地基,準備朝永續的未來,向上構築。為此,我們特編專輯以為紀念,我們精輯百期《經典》,以「發現、探索、人文、關懷」主旨為專書標題,我們以圖片呈現為主,圖說為輔,期望讀者能滿足於攝影照片與插畫的精緻與震撼外,更能瀏覽《經典》精采多元的報導內容。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一路來,我們求真,盡善,至美,我們不隨主流媒體起舞,我們以清流自居,雖有逆流,或有漩渦,但我們咸信,終將成主流。在知識的瀚海,我們盡力徜徉,在恆河沙數的知識中,我們努力傾注。

《經典》一百期,感恩讀者始終相隨,感恩一路護持的海內外志工,感恩挹注內容的海內外作者,感恩努力不懈的《經典》同仁!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