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何方】舊驛新城 銘刻在鐵道上的高雄城市史

撰文/林靖豪(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主筆)

九四一年燠熱六月下旬的一天,縱貫線火車經過鼓山後並未直接駛向高雄港,而是轉了個大彎,進入被稱為大港埔的平原,停在一座頂著氣派唐風屋頂的現代水泥建築前。這座剛啟用的高雄驛在周邊大片的農田中,或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這正昭示殖民者的企圖:這片土地將成為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

八十年後同一個地方,水田早已消失,就連鐵路都不見蹤影,只剩高雄驛還在這裡,準確地說,高雄驛也不在原本的地方,而是正在往原處附近「前進」。在行政院長與高雄市長的見證下,高雄驛展開盛大的「回娘家」之旅,二〇〇二年因鐵路地下化工程被遷移的高雄驛,將重回都市中心,繼續見證歷史。

在軌道上移動的「火車站」

「遷移工程,就像是給車站穿上溜冰鞋。」負責目前車站遷移工程的的南工處總工程司張維舜如此形容,工程首先要將車站頂升與基礎分離,然後以井字形型鋼支撐建築底部,所謂的溜冰鞋,指的則是型鋼下方鋪設的鋼棒,透過千斤頂的推動,鋼棒就像滑輪一樣讓車站能在鋼軌上移動,每向前移動一段,鋼棒再往前鋪設,就這樣以肉眼看不見的速度緩緩前進。

當舊火車站完成這段橫跨十九年的旅程後,將成為新站的出入口,再次扮演高雄門戶的角色。未來旅人走出車站,映入眼簾的將是筆直的中山路,視線的盡頭,聳立著高雄地標八五大樓。為了讓舊車站重回這條「中軸線」,許多人煞費苦心,那麼這樣的空間景觀,究竟訴說著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站在高雄的中軸看城市史

「君臨天下」,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劉碧株這樣形容高雄車站的位置,翻開一九三六年的「高雄市市區擴張計畫圖」,可見在日本政府當時的規劃中,市區的道路以鐵路為參考線直角交錯,而車站就坐落在能夠俯視高雄港與市區的中央位置,當時的規劃與今日的市區樣貌幾乎相去無幾。

劉碧株指出,以車站而非行政機關為核心的都市計畫,顯示交通對高雄的重要性,而對交通的重視反映的是日本政府將高雄作為出口樞紐乃至臨港工業基地的定位。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將興建縱貫鐵路視為他的首要任務之一,日本政府計畫在台灣南北各選一港作為進出口基地,並以縱貫鐵路加以串聯,將台灣各地的資源送往日本與亞洲各地。由於打狗港相較於北邊的安平港更具有發展為現代化大港的地形條件,加上其地理位置能夠連結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兩大糖米產地,因此被選為縱貫線終點,鐵路將農產品大批大批送到打狗,裝運上船,不久打狗就超越安平成為台灣南部最大港,而打狗也因為港口和鐵路從漁村逐漸發展為城市。

見證高雄產業榮景的鐵道資產

如果縱貫線是高雄產業的主動脈,那麼許許多多的鐵路支線就像微血管,沒有它們,商品沒辦法從分散各處的生產基地集中到縱貫線運送到港口,也沒辦法從港口分散到通往世界不同地方的貨輪上。「橋頭線、旗尾線、濱線、岸壁線、臨港線、中鋼支線……」,中華民國鐵路文化協會前會長謝明勳對高雄曾經擁有的鐵路路線如數家珍,這些路線能帶我們通往高雄豐富的產業史,也能看到台灣發展的軌跡。

「鐵路是高雄工業城市特色的重要資產」,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陳坤毅說,沒有過去的技術就沒有現在的軌道,若能讓鐵道資產活起來,使更多學子接觸到其中的有趣之處,或許能為台灣下一代培養更多軌道與工業人才。

新世代軌道與轉型中的高雄

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副教授,也是前任高雄歷史博物館館長的王御風說,回過頭來看當年舊高雄車站的保留與搬遷,可說是象徵了這二十年來的高雄城市發展轉變的開端,從獨重工業轉向重視文化、環境與宜居概念,新舊車站的融合也反映高雄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城市歷史的政策方向,例如去年「高雄州」設立百年,便有許多相關活動讓市民感受歷史。

如今在都市中軸線北端,市政府積極招募包含台積電在內的科技業進駐,南端則有亞洲新灣區計畫盛大招商,產業轉型和保留歷史文化的宜居城市兩者間如何取得平衡,仍考驗著這一代的高雄人。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臨港線鐵路 ↑ 如城牆般包圍高雄市區的臨港線鐵路,曾是工業運輸命脈,支線深入各產業廠區,如今則成為高雄輕軌南環段,轉型城市綠色廊道。(參考謝明勳《解鎖!北號誌樓》一書〈1956年的臨港線及各支線〉圖繪製)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舊火車站被搬上軌道 ↑ 舊火車站被搬上軌道,終點就是串聯港與市區的都市中軸線。
綠色廊道 ↑ 軌道與高雄的都市發展密不可分,也隨著時代不斷演進,過去載運原料與工業產品的鐵道,如今成為輕軌行駛的綠色廊道。
高雄機廠 ↑ 高雄機廠遷廠後,原址如何活用也備受關注。
港與鐵道共同 ↑ 港與鐵道共同催生了高雄這座城市,也塑造了高雄的城市精神,在高雄的產業與城市發展轉型中,仍將繼續扮演關鍵的角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