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想想】思議與不可思議的印度

撰文.攝影/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張糟糕且又沒美感的照片?沒錯是我拍的!而且是在驚魂之後,但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我沒有拍到。

事實是如此:某年應邀去印度採訪,當然重點在台、印的經貿關係,所以天天滿滿的座談與部會、公司乃至於工廠拜會。我向陪同的印度外交部官員要求幫我安排某天特殊行程,諸如參觀廟會等,他很費心地找到地區的兩位地方官員陪我到清奈鄉間剛好有廟會的印度廟參訪。正慶幸能脫離對我而言相對無聊的官方行程,同時又滿足了近身觀看廟會遊行的場面,於是我提出請他們午餐的邀約。他倆在鎮上尋得一個餐廳,逕帶我到二樓素食專區,就座後侍者前來,給了我們三片權充餐盤的芭蕉葉,並陸續在葉子上分別舀上鷹嘴豆咖哩、炸物等佐料,當然還配有一碗白米飯。

「沒有餐具?習用左手的我可否用左手取食?會不會對當地人來說是不敬?左手?右手?吃完油油地,等下如何拿相機……」正當我在腦海裡盤旋著這些大哉問時,對方正大快朵頤,其中一位「好心」地將他吃到一半的溼漉漉黏答答的黑黝黝右手,直接伸入我的芭蕉葉中攪拌起來,我的腦門剎時一片空白,全然忘了要拍這個決定性的瞬間,我僅知道我仍得故作鎮靜,他原是想好心示範給我看。不能質疑人家的好意,並思索著如何能不失禮地吞下且避開他攪和過的部分。直至最後,他倆喚來跑堂,給了我湯匙與叉子。這個經驗如同我上世紀九○年代剛開始在西藏旅行時,一位老先生,看我揉不好糌粑,硬是好心搶過我的碗兀自幫我揉好一樣,但我才看到他撿完犛牛糞,當然沒洗手……。我著實喜歡印度的這一面,對外來客的好客友善,尤其對攝影者來說,他們對相機不會排斥,並且喜歡被拍照。

被認為是人類發展進化中的黑暗面,連佛陀都無法有效地渡化與廢除的印度種姓制度,是我在印度亟待了解的。在新德里的五星級凱悅飯店,我與當地一位有著婆羅門姓階級的同業聊了起來,以一個自由主義者,他個人並不贊同這個種姓制度,不過他說如果還原三千多年前的時空背景,曾規定身為婆羅門僅能有一間草屋與三件衣服,而如果父親當老師,兒子就能耳濡目染就近學習,同樣的鐵匠與農夫的兒子相同,世襲制某方面是可省下許多社會資源的。

乍聽有理的說法,倒令我聯想起一幕無法忘懷的對話。那是我在柏林圍牆仍未拆除前,曾進入東柏林採訪當時東德的一位國寶級女雕刻家。即使在鐵幕時期,憑著國際級藝術家的身分,她是少數能來去東、西德的革命元老。她曾語重心長地說:「參與革命的伙伴很多都是如她一樣的布爾喬亞,年輕時滿懷著淑世理想,但一旦掌權後,他們都變了……。」即使是時空背景的差異,但無解的是,人類社會的發展某些諸如權力與階級利益的分配的不平總是一再重複著,僅是套上不同的名詞。

在印度,不單是人的等級與宗教有關,動物的等級也與宗教有關。在印度教中,牛是溼婆的坐騎,每頭牛背上都可能有溼婆神乘坐,這樣牛就成了神的化身。為了能在來世投個好胎,現世就應該好好對待神的化身。

印度人也崇拜猴。在印度經典《羅摩衍那》中,印度猴神哈努曼的故事家喻戶曉。唐朝的玄奘大師應是帶了一隻猴子返國,才被穿鑿演化成孫悟空吧。在印度廟裡的猴群可是享有在芭蕉葉上吃咖哩飯的待遇。抬著神祇的獅子座騎的遊行隊伍在廟裡巡弋,而寺廟裡眾多的神龕都分守著祭司指引著前來祈禱的善男信女們。傳說中印度有三億三千萬個神,也許因祂們三千年來的一路呵護,這個古老大地成為哺育著十四億人口的巨大國度,依舊以傳統慢步顛躓進入二十一世紀。地大並不富饒,但鮮少聽聞飢荒。提供全世界最佳的軟體人才,但全國國民身分證系統仍尚未全然架構完畢。我問著陪著我的外交官員,為何印度人口眾多,但體育的國力可是羸弱?他說他們著重在腦力的培養勝過體力。

我的印度之旅,鎮日就是矛盾、複雜與妥協的思辨加上五味雜陳的感官之旅所集成的。

後記:祈禱印度的三億三千萬個眾神,引領與保庇印度能盡快度過新冠疫情!

牛是溼婆的坐騎 ↑ 在印度教中,牛是溼婆的坐騎,每頭牛背上都可能有溼婆神乘坐,這樣牛就成了神的化身。為了能在來世投個好胎,現世就應該好好對待神的化身。
印度人崇拜猴 ↑ 印度人也崇拜猴。在印度廟裡的猴群可是享有在芭蕉葉上吃咖哩飯的待遇。
獅子座騎 ↑ 抬著神祇的獅子座騎的遊行隊伍在廟裡巡弋,而寺廟裡眾多的神龕都分守著祭司指引著前來祈禱的善男信女們。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