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向山致敬 台灣山林開放政策

▲攝影/楊宏光

撰文.攝影/林乙華

二月末,氣象預報一波冷氣團即將來襲,高山似乎要降雪了。查看雪霸國家公園登山資訊網站,三千公尺處已有結冰和霧淞現象的資訊,於是我決定備妥冰斧、冰爪再上山。

雪山主東峰路線去年有些改變,以及在登山口的登山服務站開了一間「雪山小舖」,除了入園證檢查,還有販售公園紀念品,並供應起冰淇淋和紅茶。路線上的七卡山莊在十月底重新整修完成,修理好山莊的漏水問題,廁所全面翻新增加間數,原本的炊事房還放上十多組的餐桌椅;大幅度改善山莊的基本機能,不同於先前的簡陋克難。另外,增加一處玻璃帷幕辦公室,門口掛著「雪山登山服務站」。

繼續健行五公里抵達海拔三千一百五十公尺的三六九山莊,山莊前的風景極佳,武陵四秀、雪山東峰以及更遠處的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盡入眼簾,群山環抱,白雲其間翻騰,這裡更是觀賞日昇的好位置。山莊後方山坡的巒大花楸樹林,正是火紅的時節。

以簡易工寮陪伴山友五十年的三六九山莊,今年也將拆除改建,預計兩年後會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物,有更周全的住宿和交誼空間規畫。

多年前我於加拿大登山滑雪時,對於當時山上的設施印象深刻。弓山小屋(Bow Hut)位在洛磯山脈,徒步五小時可以到達,每年積雪期超過半年,海拔位置與七卡山莊類似。弓山小屋針對滑雪登山規畫三十多人的住宿空間。除了住宿外,還有個複合的公共交誼廳,同時也是餐廳和廚房;交誼廳中央是一個柴燒暖爐,爐子上方設計晒衣架烘晾裝備,燒柴取暖的同時,還能燒熱水,只要不停添雪進入大鍋子,就能一直有熱水可用。山屋備有炊具,登山客只要把食材背上來就能自行煮食。更值得一提的是山屋的汙水和垃圾處理規畫;屋內設置的洗滌槽,使用過的水會流到水槽下面的水桶中,以濾網過濾菜渣;水桶裝滿需要由登山客自行提到山屋外特定的汙水口倒掉,廚餘則丟進暖爐焚化。

弓山小屋的砍柴、煮水、剷雪與環境打掃都由登山者自己來,無專職人員,但是環境依然相當乾淨。高效率使用的弓山小屋,主要在於清楚的使用規則與足夠的登山素養交互運作的成果。以台灣山林環境豐富的自然條件,若也能從重視山野活動來規畫與管理,勢必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雪山主東峰線在台灣山區屬於大眾化的高山行程,三六九山莊原本為避難型的山莊,隨著山莊改建計畫,未來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而類似雪山這樣,登山設施改善、山區即時資訊和登山服務逐漸提升的狀況,也正是目前台灣登山環境在進行的改變。

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行政院廣邀民間山岳界人士參與「向山致敬」記者會,由院長蘇貞昌親自宣布,未來山林將朝向開放管理。觀光局同時將二○二○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以山脈旅遊資源作為號召,欲以此吸引國際觀光人潮增加旅遊效益。

登山活動人口劇增

然而,才剛剛跨入二○二○年之際,COVID-19即席捲全球,為了阻止疫情透過世界流動而擴散,各國紛紛進行嚴峻的邊境防疫措施,全球隔離行動是近代規模最大的一場,封城、鎖國,重創了全球經濟,其中運輸與旅遊產業最為直接,台灣亦首次將全世界的旅遊警示燈號都列為紅燈,同時禁止國際旅遊人士來台。由於室內活動傳染風險高,也因為疫情無法出國,增加旅遊內需,山林開放政策的此刻,使得不少人開始熱衷起登山活動。

不需國際觀光的注入,國內登山人口就大幅增加,讓山脈旅遊尚未到位的台灣登山環境,呈現出不少的問題。

從內政部消防署二○二○年山域事故統計資料得知,山域意外案件高出近五年來平均的兩倍。事故占大多數,多發生在大眾熱門山區,包括高山的玉山、合歡山,郊山事故成長到二.三倍。山難原因最高的是迷途,出事隊伍又以山友彼此互約成團的自組隊伍比例最高。現況反映出對山林不熟悉的人增多所帶來的問題。

從日治時期的集團移住到國民政府的山地行政,受山地治理的影響,劇烈改變原本曾經是台灣原住民生活空間的山林。一九四九年台灣頒布戒嚴令,山區成為管制區域,一般民眾不得自由進出。受軍事管制的山地,也被視為資源供應地,山林產業開發帶來大量的產業道路與交通的建設。隨著經濟繁榮,興建觀光遊憩設施,山地管制區在交通與觀光景點建設抵達後就逐步解封,社會休閒風氣逐漸興盛,百岳運動在此時也帶動台灣攀登高山的風氣。

登山健行路線多半沿用社路、獵徑、理番道、產業道路等等過去的山林通道。百岳運動風潮過後,七○、八○年代的登山社團,開始以探勘方式探索還沒被開發的山區,由於多是在三千公尺以下山區,山岳界稱之為中級山。探勘是台灣獨特的登山活動,運用地圖定位研判的能力,在已荒廢或尚無步道設施的山區找尋路線,目標可能是過去曾有的山徑(古道)、部落遺址、舊設施,或者探查山脊溪谷等地形,也就是在變回山野的自然中找尋山徑。

從一九八三年起,台灣陸續設立以自然保育為目的的「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自然保留區」等自然生態保護區,原本森林經濟事業停止,山上設施轉為提供森林休閒用途,管理單位改以登山休閒功能進行維護與管理。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南湖大山雪溝 ↑ 冬季南湖大山雪溝,台灣高山氣候呈現垂直變化的特性,冷氣團來襲,高山就會成雪國面貌,需要運用冰雪地登山技術攀爬。
最高峰玉山路線 ↑ 熱門的最高峰玉山路線,因為登山新手多,也是意外事故較多的高山。(攝影/安培淂)
泰雅族聖地大霸尖山 ↑ 地方小學藉由登山活動帶領學生回去泰雅族聖地大霸尖山,思索文化根源
登山教育 ↑ 登山教育才是最好的登山管理,生態環境、山林產業與山林文化延續,都必須在山林開放中逐步實踐。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