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摘】海洋博物誌 700種魚類與無脊椎生物辨識百科

撰文/李承錄、趙健舜
圖片提供/麥浩斯

灣北部海岸,長年受東北季風和海浪的雙重影響,從石門經過基隆,一路延伸到東北角,沿途海岸都是海與風所雕砌的奇岩怪石,與熱帶的南部海域截然不同。從岸邊到水下,距海遠近、水的深淺,也呈現各式各樣的生態特性。

潮間帶 潮上帶
離海最遠、乾濕分明

潮間帶(intertidal zone)是指「漲潮時海水升至最高點和退潮時退至最低點之間的區域」,是陸地與大海的交會,也是人們最常接觸的大海。潮間帶可依浸泡在海水或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由上而下分成曝露時間最多、高潮線以上的「潮上帶」,以及較潮濕、位於低潮線左右的「中、低潮帶」。當我們走到海邊時,最先碰到的就是潮上帶。

潮上帶簡單來說就是海水每日潮汐最高水位以上的區域,有時也被稱為上潮帶或飛沫帶。這區是潮間帶中離海洋最遠的地方,也是乾溼壁壘分明之處。此處由於暴露在空氣的時間多,最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

當冬天時,東北季風帶來的寒流、冷雨、狂風,以及夏天時烈日的曝曬與高溫,將潮上帶塑造成一個極端的環境。然而,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生物在這種環境中存活下來,讓我們好好認識他們吧!

方蟹 ↑ 速度飛快的方蟹為適應潮上帶的諸多海洋生物之一。(攝影/李承運)
螺類 ↑ 具有強大吸力的螺類為適應潮上帶的諸多海洋生物之一。(攝影/李承錄)

潮間帶 中低潮帶
一沙一世界,一池一天地

中低潮帶的位置比潮上帶更接近海面,因此長期受到大浪與海風的侵蝕,塑造出許多崎嶇不平的地形。有些區域形成平坦寬大的海蝕平台,有些則被侵蝕成凹凸不平的奇岩怪石。走入退潮後的中低潮帶,可見許多低窪區還殘留海水,形成大大小小的水窟,而這些就是所謂的「潮池(Tidal pool)」。

潮池是潮間帶中很重要的棲地,與外部洶湧的大海隔絕,潮池中較安穩的環境吸引許多生物在此安身立命。特別是許多魚蝦的幼生,能讓他們在此躲避大型掠食者,安穩成長。跳入潮池中,您可以見到各種五顏六色的藻類、優游自在的魚兒,幸運的話還能找到許多美麗的海蛞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看這自然塑造的水族館中,有什麼生物吧!

潮池 ↑ 受大浪及海風侵蝕的潮池,是諸多海洋幼生躲避略食者的重要的棲地。(攝影/陳彥宏)

潮下帶
浪濤之間、生意盎然

潮間帶繼續往下,我們來到大潮時最低水位的低潮線。再往下,就是退潮時也不會露出水面的「潮下帶(infratid zone)」。為了一窺這片神祕地帶,我們可以載上面鏡與呼吸管,來到充滿浪潮的世界。

潮下帶環境整年受到海浪的直擊與拍打,雖然時時承受無情的強烈衝擊,但優點便是不會受到退潮後的乾旱與炎熱所影響,還能享有豐沛的氧氣、涼爽的溫度,以及隨浪送來的食物。因此,潮下帶也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環境。在此浮潛的人們欣賞海中景色時,還可以看見迎面而來的魚群、岩壁上豐富的藻類、各種固著在岩石上的奇異生物。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有什麼生物在此出現吧!

潮下帶 ↑ 潮下帶有豐沛氧氣、涼爽溫度,以及隨著海浪送來的食物,生機盎然。(攝影/京太郎)

亞潮帶
深幽海底、充滿驚奇

潮下帶再往下移動,我們得背上氣瓶、穿上BC,來到較深的「亞潮帶(subtidal zone)」。亞潮帶較不受海面的直接影響,但也會因漲退潮或洋流影響潮流走向和水文環境。

由於北部海域侵蝕作用強,還有許多大小河流排出的泥沙,所以海水中時常聚集了大量的懸浮顆粒,清澈度不佳。加上許多亞潮帶海床皆為厚厚的泥沙,很容易受到潮流攪動而更為混濁。因此,北部海底的能見度僅有3至5公尺以下,無法與清澈的綠島和蘭嶼等珊瑚礁生態相比。尤其是在梅雨與颱風之後,海水常呈混濁的黃綠色,常被戲稱為「味噌湯」。

然而,就是這麼不清澈的水質,塑造了北部海域獨特的生態。沖刷進大海裡的不只有混濁的泥沙,還有許多豐富的營養物質,加上在此較冷的中國沿岸流與較暖的黑潮支流交會,因而孕育了生產力旺盛的浮游生物。這些豐沛的食物,造就這裡各種軟珊瑚、岩礁生物等豐沛的生態。甚至在春夏季支持數量龐大的魚群,以及許多以他們為食的大型魚類。

海雞頭 ↑ 俗稱「海雞頭」的穗珊瑚,將海底世界妝點得花團錦簇。(攝影/Macro)
杜氏鰤成群追捕烏尾冬 ↑ 浮游生物會吸引大量魚群的出現,同時魚群又吸引更大型魚群的掠食活動。圖為杜氏鰤成群追捕烏尾冬的壯觀場景。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