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島.人】海廢大爆炸 全民突圍總動員

▲圖片提供/澄洋環境顧問

撰文/顏寧(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
攝影/蘇淮

像自己在湛藍清透的海水中悠游,前方一隻休息的海龜躍入眼簾,海龜屁股後方卻隱約有個黃色塑膠袋。你會怎麼做呢?

二○一六年,小琉球潛水教練蘇淮看見這幕,他小心游近,要伸手抓住塑膠袋時,海龜輕擺前肢準備游走,黏覆塑膠袋的大便隨之拉出,讓蘇淮傻在原地。

許多人接觸海洋廢棄物的原點,常是在海濱遊憩時,意外發現垃圾原來離自己這麼近。面對海廢,除了不停的撿,還能做些什麼?

公民科學家的力量

二○一七年,因為受國際海廢調查方法的觸發,隔年我們啟動了全台第一次大範圍的海廢快篩調查:一年四季連續調查海岸線,記錄各地垃圾量、垃圾類型,估算全台有多少海廢。這種由民間自主發起,在科學或研究人員訓練和帶領下,讓一般民眾成為系統回報和記錄環境汙染的「公民科學家」計畫,為台灣在尚無太多學術投注的海廢研究版圖裡,貢獻了最初的基石。

公民科學最重大的價值便是將人與環境連結起來,讓人相信自己能夠改善環境。蘇淮的海龜糞便觀察,就是個人行動的最佳案例。「有多少海龜會吃下人造垃圾呢?」懷著這個疑問的蘇淮,開始在每次潛水時留意海龜的糞便。四年來,他蒐集了一百零五個海龜大便,發現71%的海龜大便裡,除了沒消化的藻類,還有魚線、塑膠繩與塑膠碎屑。而海生館研究生陳冠如,則在恆春半島常見的珊瑚礁魚和洄游性魚類中進行採樣,一百一十七隻魚樣本裡,發現95%有攝食人造垃圾的現象。

微塑膠的衝擊

另一個讓大家焦慮煩惱的,是肉眼難以分辨、對生態和環境衝擊一切都未知的微塑膠。這些直徑或長度小於五公釐的塑膠碎片,多半來自於我們生活所使用塑膠製品,經陽光紫外線照射、強風和波浪撞擊,逐漸碎解而成。海鮮、空氣、食鹽、水裡有多少微塑膠?未來該怎麼辦?

和塑膠一樣會裂解的保麗龍,是海上養殖業常用的浮具之一,也是漁船上用來減輕撞擊力道的碰墊。當它們被丟棄後,其膨鬆的龐大體積,在清理和搬運上格外麻煩,而且容易因碰撞而碎裂,在海灘上經過長時間陽光照射,其分子結構受到破壞,成為粉塵狀的細末,想清理也無從清起。

從民間、企業到政府

為了解決離島的保麗龍難題,海湧工作室號召一群「屠龍高手」,前往澎湖南方四島、花嶼等地,將厚厚的保麗龍裝進特殊背架,從海角天邊背回來。然後,與國內少數專門處理保麗龍的回收業者齊輝環保合作,將保麗龍還原成苯乙烯(PS)溶液。

海湧的熱血和傻勁,也讓企業看見可以發揮的機會。台灣電子科技廠商光寶科技用海廢保麗龍來替代部分原料,找上金門縣與澎湖縣政府,以企業大幅補貼回收的方式,迄今已經協助澎湖清運三十五公噸的海廢保麗龍。

光寶不是唯一將海廢視為未來藍海的企業,使用部分比例的再生塑膠料代替原生塑膠已成國際趨勢。但究竟海廢只是企業用來擦脂抹粉提升形象的環保神主牌?或我們真能期待當企業群起圍攻海廢這個大魔頭,就能實際減少海廢?

回到源頭減量

二○一八年初,環保署與民間團體共同發布《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成為全球第四個國家層級的海廢行動方案。雖然跟鄰近日韓相比,台灣已整整晚了十年,不過,台灣一次規畫吸管、塑膠袋、免洗餐具與手搖杯的減量時程表,反而是少數能從「源頭減量」來解決海廢問題的後起之秀。

當然,我們永遠都能批評政策的時程表太長、減塑力道不夠,應該把更多塑膠製品都列入管制範圍。甚至,滿街跑的外送服務,消失在官方統計數字上的塑膠包裝、餐盒、緩衝包材等,如何避免它們淪為另一波塑膠禍流;以及企業能否負起社會責任,一起致力減少海廢汙染,未來都需要更多公私協力,共同來支持和持續關注。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動手愛台灣 ↑ 淨灘已成為台灣近年熱門的環境行動。今年六月,「動手愛台灣」社團號召三百多人前往基隆海豹岩,不畏烈陽,攀岩、涉水,只為清除海廢。(攝影/陳信助)
海廢快篩調查 ↑ 由專家帶領、民間參與的海廢快篩調查,讓公民科學家一起記錄環境汙染,成為海廢研究基礎。
綠蠵龜糞便中含有魚線、塑膠繩 ↑ 小琉球是綠蠵龜重要棲息地,但潛水教練蘇淮觀察發現,以藻類為主食的綠蠵龜,其糞便中也含有魚線、塑膠繩。
稱為「鬼網」的廢棄漁網 ↑ 近年有愈來愈多潛水員自發清除被稱為「鬼網」的廢棄漁網,聯合國預估每年至少有六十四萬公噸的鬼網,約占所有海廢的10%。
塑膠桶上藻類及藤壼附生 ↑ 一個漂浮海面至少數週的塑膠桶上,已開始有藻類及藤壼附生,甚至吸引魚類靠近。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