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啊】馳騁藍色國土 海域開放正是時候

▲攝影/王文彥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主筆)

夏的島嶼,在海浪的衝擊下,每一吋的海岸,彷彿都鑲上了金邊。今年七月十一日的航海節,當一群獨木舟同好沿著花蓮七星潭的近海緩緩划行時,岸上的海巡人員卻舉起了大聲公,警告他們的行為已屬違規……。

以航海慶祝航海節,何以有違規之說?原來,是花蓮縣政府因該地曾發生過數起溺水事件,便將之認定為「危險」海域。只不過,禁止就是最好的方法嗎?為海洋所環繞的台灣,何以恐水、懼水、遠水至此?

從禁到解的變與不變

有人說,這是戒嚴時期海防政策的後遺症。事實上,連同早年移民橫渡黑水溝的死亡陰影,民間抓交替的觀念,乃至於在審美觀上怕晒黑的心理等等,都使得台灣人即使靠海那麼近,心,卻離得那麼遠。

二○○一年,台灣在正式啟動週休二日後,暴增的休閒需求,終於推動民眾轉身向海;同一時間,「海洋立國」的口號開始漫天嘎響,但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副教授尤若弘表示,台灣的海洋立國之說,「過去有很大一部分的重心,都放在航運與漁業上,水域運動休閒並不被當一回事。」

暑假期間,在台北市松菸文創園區舉辦的「台灣運動產業博覽會」現場,十多個的攤位裡,跟水上活動相關的用品,只有區區三家,還有一家是做救生產品,不全然與水域有關。

一位代理業者李昇聰表示,「台灣可以跑步、騎車的地方到處都是,但開放水域游泳(非游泳池的溪湖河海)?因為沒有明顯泳道,政府單位在不知如何面對的情況下,乾脆一律都掛上『禁止下水』或『危險水域』的牌子,搞到最後能下水的地方,幾乎沒有。」

所以說來說去,如果水域不開放,就很難期待豐富多元的水域運動成為民眾的日常,繼而因為看到商機,有更多產業願意投入。

一站式服務平台

二○一八年,總統蔡英文除了重申「海洋就寫在台灣人的DNA裡面」外,也將原有的海洋事務委員會,升格為國家海洋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委會);而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今年六月也發表了「向海致敬」宣言,要求金管會邀請保險業針對水域活動,設計相關的保險產品;海巡署釋出閒置空間,活化成可以停泊遊艇的碼頭;國防部盤點經常和特定管制的水域;文化部推動海洋文化……。一時間,水域開放一事,似乎不再是喊喊,而是真的出現曙光。

其中,海委會除了密集地與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水域活動業者協商外,也啟動「一站式平台」,希望能解決水域活動愛好者的困擾。「『一站式』顧名思義就是,以後任何的海域活動,只要透過海委會申請,就能跑完所有流程,民眾不必再一個個地申請了。」海委會副主委莊慶達受訪時表示。

然而,一站式資訊服務平台現階段還在建置中,預計年底才會完成;第二階段的優化與增加資料豐度,則明年才會進行,成果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

盤點全台海域地形

玩真的?玩假的?大家都在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要讓國人「近水、親水、進水」,開放水域誠然是第一步,但如果貿然開放卻缺少配套,那就流於極端,並且也小覷了大自然的力量。

「地方政府對水域的封閉與禁止,通常源於溺水事件,而在這類事件中,溺水者往往又因對於水域環境的不了解,才會失去寶貴的生命。」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副主任董東璟表示,「所以了解台灣各海域不同的地形、水文,是一件重要的基礎工程。」

為此董東璟以為,沒有「危險」海域這件事,只能說任何的海域,都存在著「風險」。「回過頭來,不是高度風險就不開放,而是政府的資訊要透明,要告訴民眾不同海域的風險程度,好讓想從事海域活動的民眾,能夠保持高度的警覺。」

所以,如果政府真能做好配套措施,善盡資訊透明的責任,並且在熱門的景點布建好應有的救難措施,如救生員、救生艇、救生圈等後,剩下來的考驗,就是民眾這一端,是否能建立起自身的風險意識,並培養一定的自救能力了。

以教育翻轉懼水意識

談到水域活動的自救能力,一般人一定會想到游泳,但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暨研究所副教授李孟璁說,「游泳強調的是游得快、游得遠,但自救要求的卻是,如何能延遲在水面上漂浮而不下沉的時間。」

針對這點,教育部體育署一改過去致力於提升學生游泳能力,現在則除了要會游泳外,也開始訓練學童如何溺水後不慌張,能在水上持續漂浮。

事實上,教育,特別是國小學童的教育,確實最能從根本做起,釜底抽薪,打造台灣人不怕水的體質、心態。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桃園竹圍海邊 ↑ 桃園竹圍海邊,一雙情侶置身浪漫夕照,舊有崗哨沉浮波浪間。
墾丁佳樂水 ↑ 墾丁著名浪點佳樂水,一名皮膚黑亮的少年站上浪板,乘風破浪去。 (攝影/王文彥)
澎湖南方四島 ↑ 澎湖著名的南方四島,海水湛藍,景色宜人,駕小船徜徉其間,猶如躺在大海的懷抱。(攝影/經典.TV 陳義銘)
水安嘉年華 ↑ 一場名為「水安嘉年華」的活動中,教練示範如何在水裡抽筋時,自行緩解症狀。
駕船環島 ↑ 宜蘭縣蘇澳鎮的岳明國小,別出心裁地以駕船環島作為畢業生的成年禮。(圖片提供/岳明國小)
培養學生對水域活動的興趣 ↑ 在水域活動愛好者的呼籲下,台灣的教育政策,逐漸願意培養學生對於水域活動的興趣,算是踏出以海立國的第一步。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