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264

 

從第一線理解伐木

在書架上看到伐木第一現場成為《經典》二六三期封面時,心中的沸騰真的難以言喻!

從過往的經驗裡,聽到的伐木工、八仙山、林田山等等可以說是傳奇般的過去式,原來這些傳奇並沒有不見,而是藏身於山嵐之中。〈把森林當田耕〉一文中,以「耕田」來描述林業是再精準不過,只不過因為社會風氣與過去政策,讓台灣人民對伐木業產生了莫大的誤解,即使到了當年伐採過的林班地與紀念園區,也很難感受這行業的辛勞與價值。藉由這個主題,我彷彿與阿樹伯一同踩著泥濘,翻越山頭,看著阿樹伯矯健的身手,無私地傳授即將消逝的伐木專業。

台灣生產性人工林占全台面積13%,卻過了伐採年限。集材技術沒有失傳,而是轉移到其他需要動力提物的行業。這些都是台灣林業的現在進行式,卻可惜少數人才知曉。

社會啊,放下對伐木的罵名,從第一線去理解現況吧!願《經典》繼續深入報導讓大眾理解,成為化解社會罵名的橋梁。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三年級黃泓諭)

享受共享之便利

在《經典》二六三期中,我對於〈共享的運輸〉這篇專題報導最有共鳴,也最感興趣。文中提及的三家共享機車業者,我都有加入會員,多虧這種共享服務模式的出現,讓我能享受便利的交通工具。

對暫居淡水的我來說,共享機車的方便之處在於,當夜間公共運輸工具沒有班次後,使用共享機車就不用仰賴計程車,或是私人載具,因為前者花費昂貴,後者又必須雙趟使用。

以使用者經驗而言,會期望共享機車業者能提供除了租借時間以外的計費方式,例如里程數。因為在市區騎車時,等待紅綠燈的時間不短,若是使用者想省錢,恐怕會因此違規或提高車速,進而導致事故發生。

最後,謝謝《經典》團隊努力透過各種專題報導,帶讀者看到不一樣的視角。
(台北.徐子為)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