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啊】聰明灌溉 智慧節水 農業的省水之道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續「空梅」了幾年,原以為今年大概也是如此了,不料,一場時雨量最高達五十釐米的梅雨驟然報到,緩解了南台灣入春以來的旱象。

在嘉南農田水利會服務了三十多年的隆田工作站站長陳艷星,陪同我們坐在車上,一路指著車窗外烏山頭水庫以降的嘉南大圳大小水路解釋著,滾滾流水先是循著寬廣的引水道,轉進各地的主幹道,流向不同的支、分線後,再透過沿著田埂挖設的渠道,將水一一送進農民們的田裡。

「但在送水之前,有件前置作業比什麼都重要。」陳艷星強調,為了讓所有的田都有水喝,他們必須在灌溉之前,先做好「配水」工作。但儘管水利會盡心盡力,務求公平,因為灌溉用水不足而引發的糾紛,還是時有所聞。同樣是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同仁,公關主任鄒晉堅,早期就遇過自覺受水過少,跑來工作站興師問罪的農民,「還沒進門呢,老遠我就聽到,他把我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鄒晉堅苦笑著說。

事實上,回顧台灣的歷史,只要風調雨順,多半就國泰民安,皆大歡喜;反之要是連年乾旱,小至農民會趁著月黑風高,摸黑盜水,大至像漳泉械鬥那樣為了爭奪水源而展開的族群廝殺,也屢見不鮮;進入當代社會後,一旦缺水,搶水的就不限於農民之間了,還包括同樣需水孔急的工業,而夾在當中負責調度水資源的政府,就變成裡外不是人。

但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為了阻絕病毒於境外,紛紛採取入境管制,造成全球物資流通的中斷,這時,包括台灣在內,向來只有少數人關心的糧食自主問題,終於贏得多數人的關注。

糧食自主下的水資源運用

一如前述,農業首重灌溉,灌溉首重穩定的水源,在台灣長期「不缺雨卻缺水」的狀況下,水從哪裡來,成了成敗的關鍵。

嘉南農田水利會會長楊明風,任職水利會四十七年,曾榮獲三等農業專業獎章的他說,南部向來是最缺水的地區,高達9:1的豐枯比(旱雨季比例),比北部的6:4、中部的8:2,都來得嚴重,「所以就是累積了太多經驗,知道等政府宣布限水了一切都太慢,那一年,一察覺到水情吃緊,我們馬上決定先節水。」

神奇掌水工

「對看天吃飯的農業來說,老天爺的心意,決定一切。」楊明風說,「所不同的是,如果人不能勝天,那就順天吧!」所以早在前一年年底,感覺到雨下得少,他們就一一地拜託「掌水工」,一定要加強田間的管理。

掌水工是嘉南農田水利會獨有的制度與職務。早年當地水庫淤積嚴重,又氣候異常導致水資源不足,基於與農民協商的需要,嘉南農田水利會特別委請當地有經驗的農民,在所負責的灌溉區巡查水路、調配用水,並維修該責任區的灌溉渠道。

「別看掌水工年紀都大了,他們因為一輩子都務農,比誰都知道農民在想些什麼、作物需要什麼。往往沿著田埂走一圈,就能精準地抓出,這塊田缺水?那趕緊讓它再多喝一些!不缺?就把閘門關起來,上鎖!」楊明風說。

因為組織嚴密且深入第一線,那年光是靠著轄內兩千多名掌水工的不斷回報、調整,嘉南農田水利會就省下六千三百萬噸的水。

輪作的節水實驗

除此之外,讓部分的稻作休耕,把多出來的水,轉供給雜糧使用,是另一個策略。

在台灣的總用水量一百七十八億噸中,農業用水占71%,民生用水19%,工業用水10%。在農業用水裡,灌溉用水量約一百一十二億噸,養殖用水十三億噸,畜牧用水一億噸。進一步分析,在一百一十二億噸的灌溉用水中,又以稻米占比高達八成。

其中一期稻作通常在冬天插秧,結出來的穀粒常因溫度適中而品質佳、價格好,種的人跟著也多。但矛盾也在這時候出現,南台灣冬天缺水是眾所周知的事,都已經沒水了,還選擇耗水的農作物種植,這,豈不有點……自找麻煩?

「所以我們一直鼓勵農民,要適時適地輪作、轉作。」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農工中心)主任譚智宏表示,「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稻米這幾年的產量,其實是足夠的。」

「反觀雜糧,不管是所謂的黃小玉,即黃豆、小麥和玉米,需求量年年增高,種植率卻不見增加,反而多半依賴進口,」譚智宏建議,「如果我們真有心提升糧食自主率,這一部分,倒是可以多努力。」

一如蔡英文總統在國家糧食安全會議中強調的,「水資源」和「糧食安全」都屬國安問題,我們不能年復一年地以「危機處理」的方式處理,而應該有長期的規畫。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菱角田 ↑ 台南市官田區,一處原本如大旱之望雲霓的菱角田,在一陣暴雨轟炸後,滿蓄的水量,足供農夫栽種植株。
屏東林邊溪 ↑ 每當入冬,位在屏東的林邊溪也因降雨驟減,慢慢乾涸,直到來年夏天雨季再臨時才有改善。冬季缺水,是南台灣的氣候特色。
嘉南大圳 ↑ 嘉南大圳阡陌縱橫的灌溉渠道,彷如輸送養分的血管,面對極端氣候這個共同挑戰,有鑑於水資源有限,台灣農業也動起來,加入節水的行列。(攝影/Ayen Lin)
蔬菜產銷班的溫室 ↑ 桃園市八德區蔬菜產銷第三班的溫室裡,為求讓每株菜苗都獲得不多不少、恰到好處的給水量,除了利用噴灌設施之外,也以人工方式補其不足。
掌水工 ↑ 傳統「掌水工」以豐富經驗,協助調節稻田裡的用水。
嘉義東石小麥田 ↑ 嘉義東石一片黃澄澄的小麥田,是台灣近年轉種旱作的嘗試之一。面對缺水現實,除了研發科技,提升灌溉效能外,增加需水量較少的黃豆、小麥與玉米等生產量,是另一條節水的途徑。 (攝影/黃世澤)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