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系列】人生因利他而豐富:一位外科醫師的行醫路

編號:A104-029
主述:張耀仁
撰文:稅素芃
ISBN:9789869802956
出版日期:2019.12
頁數:304頁
開本:15×21cm
裝訂:彩色軟精裝

定價:NT$360元
內容介紹

外科聖手 以醫療傳遞溫度
從微創手術到乳癌權威,他既是醫師,也是老師,卻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走入鄉間、投入義診、傳承後輩,以「利他」寫下生命劇本的主旋律。

作者簡介

張耀仁

生於一九五二年,臺中后里。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日本國立滋賀醫科大學醫學博士、美國麻省總醫院消化外科臨床研究員。現任臺北慈濟醫院副院長、臺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部定外科教授。

專長為乳房外科、肝膽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幹細胞治療等。曾任臺大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羅東博愛醫院醫務副院長、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曾長年服務於醫療資源較為匱乏的羅東、花蓮等地,至今仍定期往返花蓮,為花東

病人診療,他是醫護人員心中醫術精湛的「張一刀」,更是病人口中視病如親的好醫師。

長期參與「慈濟人醫會」海內外義診服務,除臺灣各地外,所到之處包括強震後的四川、尼泊爾,以及印尼巴淡島、內蒙、貴州、越南、斯里蘭卡等地,多不勝數。他深信從醫者的本懷,是愛與尊重、人道關懷,而這也是慈濟醫療人文精神之所在。

稅素芃

畢業於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曾任職電視臺、報社與雜誌社等媒體逾二十年,現為文字工作者。愛好文學,樂於書寫不同的人生風景。曾出版《現代兒童的生活世界》、《翻轉人生》等書。

目錄

推薦序
微塵人生,奈米良能 / 釋證嚴
施比受更有福 / 林俊龍

第一章 一位良醫的成長故事

懷想從后里的故里開始
嚴格的家教打造良好的學習基礎
從小就文武雙全,樣樣精通
騎馬吃糖,懷念故鄉事
幫忙所有家務的孝順長子
生命裡第一次遇見死亡
就讀臺大醫科,展開人生的新頁
人才濟濟的臺大醫科
最接近真實手術的大體解剖課
接受海軍陸戰隊的嚴格訓練
兩年的兵役,接觸到真正的病人
選擇外科作為終生奉獻的對象
養成一名外科醫師成本極高
外科的沒落令人憂心
住院醫師的訓練之路
跨越「Margen Kai」,登大人了!

第二章 從臺北出走到再回到臺北

從中東換成花蓮
見證花蓮慈院的誕生
一位最年輕的科主任
建立「開腦醫院」的名聲
後山病人多情義
重返臺大醫院外科
臺大醫院的建教合作支援體系
前進宜蘭羅東醫院
遠赴滋賀攻讀博士
日本文化帶來的省思
學理基礎有利於臨床
在博愛醫院的收穫
重返後山擁抱慈濟
赴麻省總醫院進修
菲律賓連體嬰的手術分割
領導河馬諾文迪男孩的醫療團隊
接掌臺北慈院副院長
成為乳房外科的專家

第三章 具有慈濟人文的醫院

草創花蓮慈院外科
大廟裡的小和尚
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
聽到基層病人的心聲
何謂慈濟人文風格的醫院?
外科在慈濟醫院備受矚目
七家慈院各有特色
以器官捐助發揮慈悲心
蕭智謙的感人故事
移植手術需要高度的專業
親身參與「五院合一」的支援行動
微創手術是醫師與病人的福音
臺北慈院的微創手術
陪病人最後一哩路的安寧病房
慈濟志工讓居家護理服務更周延
「醫療決策共享」的起步
一個理想的外科環境
重新再選擇還是選外科

第四章 從好學生到老教師

林天祐教授 手指切肝,臺灣之光
洪啟仁教授 臺灣心臟外科第一人
陳楷模教授 外科醫師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魏達成教授 將手術化為藝術演出
李治學教授 肝臟移植權威
陳秋江教授、陳維昭教授 小兒外科權威
廖廣義教授 殘而不廢的偉大典範
師徒制的美好傳承
感謝日本老師的協助
勉勵自己從事學術研究
站上講臺已逾三十年
不同學校的學生風格不同
好醫師要能不恥下問與事後反省
學醫一定要對人有興趣
醫學院是通科教育
從實習醫師修改為PGY訓練
分科教育從住院醫師開始
過五關斬六將,領取各種執照
現代學子習醫之隱憂
慈大值得學習的大體老師制度
大體老師分為三種
大體老師的防腐方法
慈大的大體老師絡繹不絕
無語良師的故事
無語良師教導的不只是醫學
慈濟教育體系的公費生制度
做醫師對病人要一視同仁

第五章 乳癌權威談乳癌

乳癌成因尚未釐清
乳癌的發現
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乳癌的分期
乳癌的種類
乳癌手術的新觀念
荷爾蒙陽性反應型的術後治療
Her2型與三陰性的術後治療
乳癌患者秀姑:遇見一位慈父般的好醫師!
乳癌患者慧姨:感謝良醫,從來沒讓我痛過!
乳癌病人云姊:一位給病人正能量的仁醫

第六章 乳癌權威的衛教須知

乳癌的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可治療部分三陰性乳癌
化療與標靶治療之別
化療之副作用
放療的對象與種類
五花八門的放療新刀
癌症治療也可以很靈活
乳癌的主治醫師特別多
復發的高峰在術後二至三年
乳癌轉移的方向
樂觀堅強 正向面對
乳房的重建與保養
罕見的男性乳癌

第七章 他人眼中的張耀仁

門諾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伍哲遜:學習老師作主管之風範
臺北慈院消化外科主任伍超群:推崇一名用功的好醫師
慈濟醫院主治大夫張健輝:效法恩師不斷進步的精神
宜蘭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學習大師兄一流的行政能力
慈濟醫療志業副執行長郭漢崇:他是有十分實力說七分話的人
前臺北慈院專科護理師顏好渝:為他效力心情很愉快!
壺腹癌病人林桑:跟著救命恩人一路轉院
胃癌患者林阿嬤:就怕這位好醫師會跑掉!

第八章 義診的點點滴滴

義診是治療心病的良藥
只要有心,就可報名參加
一九九九年的貴州羅甸冬令發放
志工心疼到躲起來哭
一間空蕩蕩的衛生所
二〇〇一年:內蒙古的物資發放與義診
如果沒有羊,就什麼都沒有了!
前進草原,沿途盡是牲畜骨骸
終生難忘的「那達慕」豐年祭
二〇〇二年:印尼當格朗萬人義診
以大愛精神化解緊張關係
一場大水患改寫了慈濟在印尼的歷史
二〇〇四年:越南茶榮省義診
二〇〇八年:大陸四川賑災義診
在地小志工加入行善行列
慈濟的人文精神備受推崇
對岸救援能力已一日千里
二〇一三年:印尼巴淡島義診
二〇一四年:大陸河北的冬令發放
一個冬令發放夠吃一年了
二〇一五年:尼泊爾賑災勘災醫療團
前進尼泊爾備受周折
切身感受地牛再翻身
連番豪雨患難見真情
搶救一位褥瘡病人
世界救難組織齊聚一堂
二〇一八年:斯里蘭卡義診
一天十幾臺刀馬不停蹄
重回大愛村,參觀慈濟中學
臺灣的義診多不勝數
義診後,還有志工做追蹤
身為慈濟賑災成員,備感榮耀

第九章 做一個讓別人、也讓自己幸福的人

夫妻鶼鰈情深,感情甚篤
家有一位「愛美」的夫人
一個充滿人文素養的家庭
養生守則:強迫自己一定要休息
外科的未來是微創的天下
深受慈濟人文的影響
付出其實是一種習慣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