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台灣】白海豚的未來?

▲ 圖片提供/周蓮香研究室,陳高榜攝影

撰文/黃佳琳

一次從台中港出海尋找白海豚,首先映入眼廉的是台中火力發電廠,它是全球第二大燃煤火力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全世界數一數二。在海上船行巴望了一個多小時,未見白海豚現蹤,但卻不時可見貨輪、漁船、海釣船不斷往返進出,水下聲音的世界比海面更熱鬧。

為了寫這篇報導,我再次跟著研究白海豚的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團隊,登船調查,仍未見任何粉白身影,再次摃龜,與白海豚無緣。

我連三次從台中港出海、一次比一次時間更長、跑的範圍更遠,但卻都鎩羽而歸,著實感受到白海豚數量在西海岸有多麼地稀少。

白海豚數量年年減少

印太洋駝海豚就是俗稱的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亞熱帶與熱帶海域,台灣是中華白海豚分布的最東界。

白海豚經常三五成群一起出現,但很難從外觀判斷公母,僅母子對同行時,較能判定其中體型較大的是雌性,但母子體色也是完全不同!白海豚剛出生時的體色呈現暗灰色,隨著年齡增長體色會慢慢變淡、出現斑點,成年白海豚則會呈現白色,甚至具有粉紅色澤,是非常「夢幻」的物種。

周蓮香指出,台灣的雌性白海豚可能與一般海豚相似,約在九至十一歲性成熟,大約每三至七年生育一胎,每次僅生一胎寶寶,生殖力很低,再加上新生幼豚的存活率偏低,僅三分之一有機會活到三歲以上,今年初就曾在彰化芳苑王功海灘發現一隻死亡幼豚,僅出生一週。

二○○八至二○一七年間,西岸白海豚數量每年目擊個體數(不包括嬰幼豚)大多都在六十多隻左右,但二○一八年從六十隻降到五十隻左右,族群數量趨勢明顯下滑。

人為衝擊白海豚生存

根據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的物種報告中指出,威脅台灣白海豚族群存續的主要因素為:漁業誤捕、棲地退化與減少、水質汙染導致疾病,以及水下噪音干擾等。

多年來眾人逐漸知道保育白海豚很重要,政府、學界都積極投入調查研究,六個NGO團體也組織了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擋下了數件西海岸重大開發案,如國光石化等。但十多年過去,台灣的白海豚數量還是「只減未增」,除了大聲疾呼特殊單一物種的保育,更重要的是,得喚醒大眾對於棲地保育、生態系健康與否的重視。

漁業枯竭白海豚同慘

白海豚的分布與其食物來源的豐富度有關,目前已知台灣的白海豚曾進食日本海鰶和石首魚類。但近二十年來,由於過度捕撈、非友善漁法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台灣漁業資源日益衰退,可能影響白海豚生存。

白海豚是保育類,漁民並不會故意捕捉牠,大多是在捕撈其他漁獲的過程中造成的「混獲」傷害,這也是白海豚的死因之一,其中對白海豚威脅最大的漁具漁法是刺網,拖網次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姚秋如表示,海洋保育並不是要與漁民對立,而是要想方設法讓海洋環境變好,這樣漁民與白海豚才都能共好。

海域空間利用需整體規畫

除了來自陸源的汙染、近岸的開發、沿海的捕撈,已經退無可退的白海豚,未來更將夾在上百架離岸風機中求生存。

為落實國家能源轉型目標,政府正大力推動離岸風電,但離岸風機施工期間,打椿過程會產生高強度的低頻噪音,是水下主要人為噪音之一;運轉期長期的低頻噪音,更可能大幅改變棲地的聲景環境,增加鯨豚的生理壓力,也可能遮蓋發聲魚類的低頻鳴唱;可能迫使白海豚的動物行為產生改變,加長下潛時間和加快游離的速度等,甚至可能影響牠們的定位系統,導致擱淺或死亡。

許白海豚一個未來

雖然台灣推動白海豚保育已十多年,但黃祥麟對台灣的白海豚未來並不樂觀,有些他曾記錄過的白海豚,也已經消失在西部海域。

人類的欲望無窮,但不會說話的白海豚卻日漸稀少,而牠們只是西部海洋資源枯竭的象徵之一,黃祥麟感嘆地說:「若台灣的白海豚將有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消失,我們是否有從這過程當中學到些什麼?」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來自陸地的汙染 ↑ 居住在西部沿海淺水域的白海豚,面臨了來自陸地的汙染、棲地減少、漁業誤捕、海中垃圾、水質汙染、水下噪音干擾等諸多威脅。 (繪圖/蔡宗憲)
粉紅色的白海豚 ↑ 三隻粉紅色的白海豚長期出沒在苗栗海域上。當白海豚成年時,體色呈現粉紅色,而且斑點會隨著年紀漸長而變少。(圖片提供/周蓮香研究室,劉明章攝影)
受困漁網而溺斃 ↑ 台灣的白海豚數量非常稀少,偶有零星擱淺事件,曾發現因受困漁網而溺斃的白海豚。(圖片/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灰色的幼豚 ↑ 二○一六年於中部大度溪口拍攝到的這隻白海豚,體長不到一米,體色呈現幼年的灰色,推測應為一歲左右的幼豚。(攝影/黃祥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