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喜馬拉雅山的少數民族 不丹的門巴人

撰文.攝影/黃效文

丹以「國民幸福指數」聞名世界,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上保存完好的宗教聖地等,都是遊客趨之若鶩的必訪名單;但相對之下,大多數人對不丹的門巴族鮮有所聞。

根據不丹人類學家西塔吉利的研究與估計,在不丹的門巴族,總計大約少於四百人。最早的門巴族可追溯至早期喜馬拉雅山國家的原居民,那正是大家所熟悉的不丹王國,這個隱身喜馬拉雅山區的小國,一直都由傳統國王所治理。

被遺忘的不丹門巴族

門巴族倪杜普的家,是村莊裡被推舉為「最理想的住家」。房子裡聚集了男男女女好幾位村民,在飯廳兼祭拜區內席地而坐,歡迎我們。五十三歲的主人家倪杜普,滿頭灰白捲髮,在當地從事米酒釀造工作,還身兼木匠師傅。

倪杜普家有七名成員。由於門巴族是母系社會,因此,倪杜普的母親住在她自己的家中,倪家大姐則與母親同住,將來也由她來繼承母親的房子。倪杜普與妻子成家後,與四個孩子和舅舅同住一個屋簷下。倪家大兒子在錫金剃髮出家當和尚。倪杜普的女兒排行老二,最近剛成婚,新婚的女兒女婿與他們同住,最終也將繼承倪杜普的家業。另外兩名孩子,一男一女,他們一旦結婚後會搬出去自行成立自己的家庭。

門巴族的傳統智慧

這個村莊,由門巴、江碧、王嶺與普姆佐族所定居的村落,位處偏遠,幾乎與外界隔絕。

江碧村二十二戶家庭中,村民人口總計為一百七十二人。村裡的學校有五十五名學生,其中六名學童是老師的孩子。村裡在一九九二年才正式有自來水的供應。身為佛教徒,年輕人都熱衷參與寺廟的宗教活動,單單江碧村,就有十二位男性出家成為和尚,另有三位女尼則遠離家園,住在尼庵裡。

今天的門巴人,已不住竹子蓋的房子,他們的房子以木頭為主要建材,石頭為牆,鐵皮屋頂;雖是蓬門蓽戶,裝飾也較為簡陋,但從外觀看來,與不丹的一般房子沒有太大差別。村裡這些房子的建築費用,都由不丹的皇室家族出資支援。

傳統上,門巴族是天生的狩獵者,他們對民族植物學了若指掌,包括哪一種植物可以當草藥、哪一種可以食用,知之甚詳。但這些傳統知識落實於生活中的習性,已逐漸式微,也慢慢改變了。編織蕁麻與大麻纖維梗的手工技藝,也逐漸消失了。如今,僅存兩位女村民還曉得這項手編技能。

習慣打獵的門巴族,擅於使用有毒的弓箭當武器。這群獵人以兩三人組成一個隊伍,在山林裡追逐出沒於此的野豬、熊、鹿與豪豬。一旦狩獵者滿載而歸,每一個村民都有機會共享一些野味,那是他們有福同享的習俗。

金葉猴的吉兆

從江碧村打道回府途中,我們的司機忽然停車,指向一座森林。只見車窗外一大群猴子在樹頂上奔来跳去。當我下車時,隨行朋友尤真告訴我,那是著名的金葉猴(Golden Langur)。能在初訪門巴之旅的歸途上,遇見這群珍稀靈長目,還有什麼兆頭比這樣的尾聲更美好呢!

~以上為全文節錄,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喜馬拉雅山下 ↑ 喜馬拉雅山下的幸福小國不丹,一九七四年才正式開放外人入境,幸福指數也正是最吸引外人參訪的觀光點。
獻酒儀式 ↑ 村長拉傑在村民倪杜普的家中,領導主持獻酒儀式
傳統式建築 ↑ 倪杜普擁有全不丹最漂亮的房子,因為本身是木匠,因此可以修繕維持這種傳統式建築。
金葉猴 ↑ 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金葉猴,一身金黃燦亮,外型漂亮又稀有,此行作者能夠親眼見證,據說也是一種福氣的象徵。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