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之域】為老後儲存服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互助社會

撰文/黃紫翎(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法國巴黎的公寓裡,九十二歲的瑪蒂德女士,過去是英文老師,退休後在自家進行英語教學。學生們來自不同行業,有醫師、魚販與麵包師等,他們進行英文會話或小說賞析。學生們則定期提供漁產、醫學診斷、麵包等作為回饋,並且在她有需要時提供及時協助。

這是電影《巴黎窈窕熟女》(My Old Lady)當中的一幕。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法國是全球最早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早在一八六四年全國就有7%以上的高齡人口。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五年)一代慢慢變老,晚年生計堪憂,近年興起不少互助換工的社團。

商品市場外的互助:時間銀行

台灣早期農業社會,每當農忙時節,人力互助網顯得特別重要。當時機械化尚未普及,因此非常仰賴「換工」的人力互助,還出現「割稻飯」的共享文化。這樣的文化不只存在漢人之中,原住民也有互助傳統,像是阿美族的「米粑流」(互助美好之意)習俗。

隨著產業結構與居住型態的轉變,傳統換工文化逐漸消逝。縱使互助換工逐漸被市場經濟所取代,但是某些需要高度信任與熱忱的勞務,仍然存在,像是高齡者的社會照護、有機農場換工等,甚至衍生出制度化的時間銀行。

目前台灣時間銀行的相關組織,像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弘道)的「全國互助連線」、輔英科技大學的「安老時間銀行」以及「優時間銀行雲」、新北市的「佈老志工」等等,採用歐美與日本等國的「時間銀行」概念,融合台灣在地文化,發展在地經驗。

「時間銀行」的概念興起於一九八○年代的美國,由艾德加.坎恩(Edgar S. Cahn)提出。他四十四歲時心臟病病發,在朋友協助下才度過生死關頭。後來至英國求學,提出「時間貨幣」的概念:把每個人的時間、服務當作有價的貨幣,透過時間的等值兌換,換成使用者想要的服務。

在時間銀行的運作裡,交換服務的雙方是「平等」的,不論服務所需的技巧為何,所花的時間均是等值的,裡面的四項原則是:「首先,每項能力都是重要的,不應貶低任何能力;其次,重新定義工作的價值,不是只有市場價值,還有更多穩定情緒的諸多貢獻;另外,鼓勵雙向互助,讓回饋產生成就感;最後,藉著社會網絡,建立一個有信任感的社會。」

時間銀行的發展從一九九○年至今,在北美、歐洲及亞洲已超過一千個組織使用時間銀行的模式,受益者將近兩億人。台灣的北投文化基金會,曾在二○○七年引入日本時間銀行的經驗。日本高齡者約達近總人口的30%,對於台灣因應老化社會難題,是極佳借鏡。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佈老志工團隊 ↑ 新北市在二○一四年推出佈老時間銀行,至今約有三千多位新北市市民投入佈老志工團隊定期關懷需要陪伴的長輩。
防跌工班 ↑ 基隆暖暖的左下角工作室的「防跌工班」至長輩家中安裝扶手。並且透過每週例會,討論近期亟需協助的長輩人選。團隊目標除了改善居家安全,更鼓勵長輩互惠換工,延續互助精神。
互助連線 ↑ 目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的「互助連線」服務中,協助慶生會與祖孫同樂的項目皆相當熱門。弘道員工一同祝賀九十歲吳敬恆的生日。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