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摘】 一雙紀錄片的眼睛 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

撰文/陳芝安
圖片提供/遠流出版社

本書,我用了六個篇章,把這十年來比較常用的紀錄片操作方法跟大家分享。分別是尋找主題、選擇主角、決定事件、訪問技巧、故事結構和弦外之音。

開始生命之旅

第一章是尋找主題,這也是最難跨越的第一個門檻,但無論是好萊塢導演, 還是有經驗的紀錄片工作者,其實一定會從身邊最靠近、最在意、最糾結的主題開始下手。

第二章是選擇主角。在書中,我提供了這十年來,我們拍攝紀錄片時尋找主角的技巧和過程,但其實讓我們迴盪在腦子裡無法忘懷的,都是這些主角某一個靈動的瞬間,或是某一個發自內心的感嘆。

第三章是決定事件。如果我們平凡的每一天像是河裡的沙,被紀錄片挑選出來呈現的事件,就是發亮的砂金。紀錄片中,一部分事件是等出來的,一部分是重建的,有時需要奇特的遭遇,有時也需要日常的場次。但重要的是,挑選出來的事件背後,每一個都有象徵,都有要透露的意義。

第四章是訪問技巧。說是技巧,其實還真不是技巧,由於創作與工作上的需求,訪問的過程,必須是一場深度的對談與聆聽,當你用100%的專注力在你的受訪者身上,用最大的耐性、高度的同理心和他交流,收穫到的結果必定遠遠超過預期。

第五章是故事結構。娓娓道來是一種方法,製造迷路懸疑是一種方式,先來個吸睛的序場也常被使用,場跟場之間是一個勾一個、還是故意製造斷裂交錯感都有人使用。所以我認為結構很難言說,上場練習最重要。自己剪完後多看幾次,找專業或非專業的觀眾一起觀看後做討論,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第六章是弦外之音。這是我最喜歡談論的話題,影片能引發什麼弦外之音?如何製造弦外之音?我又在每一部觀看過的電影、紀錄片中,得到什麼弦外之音呢?有趣的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全部和自身的生命經驗糾葛在一起,而且每個人的不一樣。

怎麼「看」就會成為主題

我認為所謂主題,就是怎麼觀看的意思。我們怎麼看這個人、看這個事件、看這個現象,怎麼「看」就會成為主題。其實每次到了一個新的拍攝現場,我也都會慌亂一陣子,甚至已經拍了一些時日了,我還在慌,原因就是我還沒找到「看」的角度。把事件拍起來不難,勤勞就有;把訪問做起來也不難,互動就有。但為受訪者找到一個閱讀他的方法,有時需要不斷琢磨。

去池上拍慈濟環保志工時,本來目標就是「環保」。但別忘了,環保只是定義節目的一個方便法門,重要的還是人物內涵。在臺東池上找到菜包阿嬤時,被她幾個特質吸引,第一,八十幾歲還騎腳踏車賣菜包,自力更生,很有畫面感;第二,雖然生活刻苦,卻有著老人家少見的幽默與自信,於是我們決定這樣拍她。那天寒流來襲,雨不停地下,清晨六點在馬路邊叫賣的悲悽感我們拍下來了;但一回到家,邊做菜包邊互動時,卻掌握到了她幽默自信的部分。

比如說她告訴我們,她屬老鼠,生肖老鼠的人是世間第一聰明的人,所以她雖然不識字、沒有讀書,但人情世故她每一樣都懂。聽到這,我發現她獨特的氣質開始彰顯出來了。再來是做環保時,八十幾歲高齡的菜包阿嬤不但生龍活虎,還有能力把她的位子讓給別人,順便表演一下她年輕時插秧的英姿,把每個人都逗笑了。

如果你以為插秧、生肖老鼠第一聰明的這些內容是無效材料,那就太可惜了。有時候我們活得太嚴肅,或是目的性太強,反而忽略了這些發亮的珍珠。這是導演是枝裕和在《宛如走路的速度》裡說的:「世間也需要沒用的東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須要有意義,會讓人喘不過氣來。」所謂沒用的東西,我認為是本來我們以為沒有對準主題的材料,比如生肖屬什麼跟環保有什麼關係?表演插秧跟環保也實在不搭調,但它卻讓我們對這位苦命的菜包阿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立體的刻劃。所以,環保志工是菜包阿嬤的身分,但我認為這一集的主題應該是貧困中依然挺立的韌性與自信,這個氣質讓人念念不忘,甚至是我拍完她很久之後,印象仍然最深刻的事。

慈濟人,是人不是神

二○一七年九月到二○一八年十二月,是一段很棒的時光。在離開大愛電視臺六年之後,有一個很棒的因緣,讓我們能透過拍攝臺東慈濟訪視志工的紀錄片,再一次從最草根的慈濟人身上,重新認識這個團體。我們都見過參天大樹,是那麼枝繁葉茂,巍然屹立。我們能輕易看見大樹的巍峨,卻沒有機會看看撐起大樹、在土壤之下綿密交織的根。我比喻臺灣的志工,就是慈濟這棵大樹的細根,五十年來開枝散葉,但支撐慈濟屹立不搖的,是臺灣一群在城市鄉間始終努力不懈的第一線慈濟人。我們選擇臺東當作紀錄片的場域,是因為臺東壯麗的自然風光,不但能療癒人心,更提供了紀錄片抽象而獨特的隱喻;此外,即使臺東人口外流居冠,全臺平均餘命最低,但仍有一群慈濟志工,長年不輟地在這裡付出。

但開拍前我們就確定了一個方向——慈濟人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慾;是人,就會生病會犯錯,所以慈濟人不等於完美無瑕的人,他們一樣在尋找生命的答案。但在諸多人生的選項中,這一群慈濟人選擇利他,來作為一生的志向,他們願意為別人而做,願意把他人的瓦上霜當作自家門前雪來在意,一般人要做到並不容易。因此這部紀錄片《如常》,不是一部臺東慈濟歷史的大整理,更不進行歌功頌德或理念傳達,也不用來勸人行善,而是如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所言:「這不是一翻兩瞪眼的黑白對比,而是用漸層的灰色記述這個世界。沒有英雄也沒有壞人,只是詳實描繪出我們生活的相對性價值觀的世界。」

從臺北到臺東,馬不停蹄地開車也得超過七個小時,路途非常遙遠。我們整整花了一年多時間,從二○一七年的中秋拍到二○一八年的年底,超過六十天的記錄過程中,拍攝對象都是慈濟人,記錄的都是慈濟事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慈濟」這兩個字,在社會上已經存在著某種鮮明的印象,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標籤。但製作這部紀錄片的過程中,我們卻一直思考著如何達到「普遍性」。所謂普遍性,是期待事物具有廣泛共同的特質,不受時間與空間的侷限。如何在標準化的制服、相同的價值觀、龐大的團體中,開闢出一條能與一般人對話的小徑,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獨特的姿態 ↑ 拍攝人物故事時,最迷人的瞬間就是捕捉到人物獨特的姿態,如紀錄片《闖蕩》中接地氣的企業家李經康。
沉重又諧趣 ↑ 紀錄片《如常》中,六十七歲的慈濟志工陳瑞鳳探視並照顧八十七歲的獨居阿嬤,兩人互動既沉重又諧趣。
助人的路 ↑ 《如常》中的宋美智與余輝雄,他們是吃過苦的台灣二、三年級生,曾經非常貧窮,最後選擇了一條助人的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