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系列】共生之島 紐西蘭

撰文/楊駿北(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杜志剛(經典雜誌攝影)

間,不限。地點,紐西蘭北方大城奧克蘭。

步行在市區主要街道,迎面走來亞洲人的面孔,但你無法說清楚,他是來自日本還是韓國,直到對方開口說了華語,你才將範圍縮小,臆測他來自香港、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再往前幾步,瞥見穿著沙麗的女子,不禁猜想,她是印度人、孟加拉人,還是斯里蘭卡人?

坐在皇后街上的咖啡座,望見窗外穿流而過的白種人,揣測他們手持英國、澳洲還是德國護照入境觀光。偶然與你擦肩而過,而無法一眼辨識的人種,好奇心促使你在腦中的記憶庫開始搜尋,將所知道的毛利人、東加人、薩摩亞人的體型外觀,為之比對一番。

當你還在憑著下意識的反射動作,用語言、膚色與外貌,為他們的出生地或者國籍分門別類時,他們之中也許有人會噗嗤一笑,接著帶著好意提醒你:請暫時忘記我的種族特徵,我不是觀光客,我是紐西蘭人。

奧克蘭的多元文化只是整個紐西蘭的浮光掠影之一。紐西蘭,這座遠離世界主要地理區域的大島,除了以多元社會著稱,還以標榜自然純淨的理念打造觀光國度,並獲得「二○○六年全球環境績效指數(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榜首;更在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的「二○○七年國際清廉印象指數(CPI)」政經表現上的評比中,與丹麥、芬蘭等國共享優等成績。若再加上其他非正式調查宣稱其為「全球最佳國家」、「全球最佳旅遊地點」等種種讚詞,紐西蘭能夠掀起一股研究島國成功學的風氣,也就不令人意外。

這些美譽背後,緩緩勾勒出紐西蘭的島嶼性格。這是一座強調共生的島嶼,各色人種與異文化之間共同生活,島民與自然環境共結生氣,共生的哲學寫下紐西蘭令人驚豔的一頁。都會區裡的各色人種,只是這本共生之書的前言。為下一頁拉起序幕的,則是九百隻嗷嗷待「刮」的綿羊,這是由一群討人憐喜的家畜,揭起紐西蘭人與大地共同吞吐氣息的篇章。

清晨八點半,奧克蘭北方的瓦克渥斯(Warkworth),經營牧羊農場的彼得‧納許正與成群綿羊展開對峙。家族世代務農的他,自小就與農事為伍。這時,他在羊圈裡移動身影,準備將柵欄裡的綿羊,依序趕至剃毛台。

前端的平台上,剃毛師傅兩兩一組,一人從左手邊的閘門拉出全身長滿雪白絨毛的肥羊,綿羊還沒搞清楚狀況,就被師傅拿著電動剪毛機,開始接受剃毛。

我拿著手錶計時,短短一分二十秒,這隻原本肥厚的羊兒,才剛經歷剃掉羊毛的庇佑,成為一身乾扁的羔羊,馬上就被師傅推往右手邊的閘門,一溜煙地滑向羊圈。此時,另一位師傅以極佳的默契,眼明手快地抱起平台上的成堆羊毛,不多話,像生產線的節奏,一個轉身就把羊毛交給打包的夥伴,將羊毛裝進桶袋裡,等到裝滿一袋後,再用機器擠壓,壓縮成大立體狀後,送到車上。

羊群在島上從來就不只是牲畜而已,島民與牠們維持生意夥伴的關係,可以追溯到歐洲移民者將牧羊的概念帶到島上,加上紐西蘭的氣候與土壤都提供適宜的條件,島上住民和這毛茸茸的牲畜,從此綿延了好幾世代的依存互動。紐西蘭人將農事視為一門好生意的想法與態度,在台灣也曾掀起一陣討論,如何複製紐西蘭農業的精華智慧,在彼時也曾蔚為風潮。

人與牲畜關係緊密

「這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工作,你永遠不知道羊群會出什麼狀況。」襯衫和鞋子還沾著泥汙的彼得娓娓道來,接著用手比一比頭腦,「但這也是一份需要腦袋的工作。」

沒有人會懷疑這是一句由農夫口中說出的話。只要你曾身處丘陵與草原夾雜的牧場,看見農人整地、照顧羊群這生產線流程的工作,就會知道,做為一個牧羊人與羊毛供應商,關於土壤的知識、天氣的變化,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彼得的生活寫照也是紐西蘭綿羊從業人員的縮影。紐西蘭約有四千三百萬隻羊,以該國四百多萬的人口來算,平均一個人就有十一隻綿羊,在這個羊比人多的島嶼上,想看見羊不是難事,只看你願不願意遠離城市,前往郊區小鎮探訪羊群芳蹤。

事實上,做為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產基地,紐西蘭生產的羊毛總量占全球總產量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說,大約一個紐西蘭牧場工人,一天需要分類與挑選三千到四千隻綿羊。

我好奇地詢問羊農,牧羊為他帶來事業成就,想必對羊群有著特殊情感?他似乎未曾想過這樣的情境,搔搔頭,大笑一下:「牠們是很可愛,但最棒的還是讓我們能夠賺錢。」

但是和牧牛業相比,牧羊業的收益就落後一截,由於目前全球對牛奶等乳製品的需求遠高於羊製品,這因素使得牛農的行情一直要比羊農好。「世界上需要牛奶營養的人,比需要穿羊毛衣的人還多。」同樣自小接觸農事,在「綿羊世界」主持剪羊毛秀活動的安迪‧哈農帶著詼諧的表情說道。

無論是牛是羊,紐西蘭對牲畜的商業經營已是世界各國津津樂道的事蹟。紐西蘭農業因為地廣人稀,內銷市場不足以撐起產業所需,這樣的先天條件驅使島嶼必須重視外銷市場,走向國際是此地農牧業的成功法門。許多商業評論分析,島上出產美麗諾(Merino)羊毛的農家,以共同行銷的方式,集體打響美麗諾羊毛的品牌形象,也與澳洲的羊毛業區隔開來,讓許多人幾乎將羊毛與紐西蘭畫上等號。

在「綿羊世界」觀光牧場服務的公關代表洛依‧葛蘭特笑說,紐西蘭羊毛的形象建立得好,多少與在資源有限下,農民必須自立自強有關。和澳洲相比,紐西蘭農民的補助津貼有限,在沒有強大奧援的支持下,深知單打不如集體行動的道理,共同建立品牌創造的效益,讓位居世界極南的農民,在農牧的世界裡,翻轉成為備受注目的中心。

事實上,就連果農也採取共同行銷的策略,深知若要打入國際市場,個體戶的游擊戰並非長久之計,整合成品牌,建立整體形象,才能「以小搏大」。好比台灣頗具知名度的紐西蘭奇異果,是由紐西蘭政府輔導設立單一的奇異果行銷部門,統整果農資源,並主打「紐西蘭」形象。如今,由島上果農創立的奇異果品牌,每年超過七千萬箱運送到世界各地,占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二十。我不禁想起台灣的蓮霧、芒果或各式農作物,如何從地方特產的意義,跨越到國際品牌的層次,紐西蘭的成功經驗或許提供了一些思考。

而在南島的維帕拉(Waipara)一帶,一項正在推廣中的綠色運動「綠化維帕拉計畫」(Greening Waipara Project),或許不是最有代表性,但卻同樣能夠讓外人一窺紐西蘭的自然哲學,以及人如何從中獲益,相輔相成。

維帕拉一向以生產佳釀著稱,沿著國道行駛,沿途隨處可見歡迎入內參觀的酒莊招牌。此區原本點綴著許多高大的喬木,舉凡紐西蘭羅漢松(Podocarpus totara)、黑松(Prumnopitys taxifolia)都曾在這裡吐納生息;然而茂盛的情景卻由於各種農事活動而急速改變,先是早期島民的狩獵採集、歐洲移民者繼之開墾土地、晚近的牧羊與牧牛活動、牲畜的覓食習性改變了植物分布,以及森林業與園藝業對林地的消耗速度;尤其釀酒業對土地的開墾需求,也對地景改變帶來重大的影響。

重視生態,就是增加收益

由於各種經濟活動加速原生植物的銳減,因此,「綠化維帕拉計畫」希望讓酒莊既能夠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又能共同參與綠化活動。「將生物多樣性帶回到品酒經驗」是主持這項計畫的史帝夫‧瑞頓(Steve Wratten)博士,曾經在媒體上闡述的計畫用意。

方法之一,就是邀請酒莊響應種植原生植物。為什麼這項計畫需要酒莊關心植樹?畢竟,酒莊對自身擁有的土地已經親近好多年,甚至傳了好幾代,對於土壤特性最為了解,他們需要的只是把研究團隊所提供的適當協助,例如害蟲的生物防治,傳播花粉,以及確保土壤維持生機,真正落實就可以了。

丹尼爾‧舒斯特的酒莊,就是響應「綠化維帕拉計畫」的酒莊代表之一,在可以俯瞰莊園的露台上,他娓娓道來這項計畫對釀酒人的好處。「這代表我們有能力提供有機又高品質的酒,」曾經考察世界各大酒釀生產國的丹尼爾仔細解釋,「紐西蘭的人口非常少,生意不能光靠國內消費者,我們需要外銷,靠的就是酒的品質。」

這個品質,靠的就是他口中所說的有機過程:將原生植物帶回維帕拉,也就是將生物多樣性帶進酒莊,使得土壤更加活絡,害蟲自有剋星,讓整個生態系統自成規律,少了化學藥劑,葡萄的品質自然有機,釀出的有機酒,名副其實。

我好奇地問他,其他釀酒大國,不也強調自己的土壤乾淨,栽種的葡萄安全無虞,對酒釀的品質管理同樣嚴格監督,紐西蘭生產的佳釀,又如何和這些國家在市場上競爭?丹尼爾認真地回應,有機生產的酒人人都可以說,在大家都說自己是有機酒的時候,就要讓大家想到有機、想到純淨的時候,腦中浮現的就是紐西蘭,讓品酒的人根深柢固地認為,紐西蘭出品的,必屬佳作。

誰能說這位製酒人在自吹自擂?九○年代的紐西蘭酒業,葡萄園種植的面積僅有四千八百八十公頃,不過十多年的時間,種植面積成長至一萬兩千六百六十五公頃,外銷金額由一千八百多萬紐元(約四億台幣),成長至超過兩億紐元(約四十九億台幣)。酒業蓬勃發展,酒廠亦由一百多家成長到三百多家。

這個地圖底端的島嶼和競爭對手相隔千萬里,實力卻是平起平坐,不容小看,並未因地理限制而畫地自限,也並未居處偏遠,而失去接軌世界。

「紐西蘭人很早就去外面的世界旅行,旅行讓我們覺得與世界並不疏離。」酒莊女主人瑪麗‧舒斯特所說的,是島嶼上不成文的成長儀式,鼓勵年輕的「奇異人」(Kiwi,紐西蘭人)前往遠方的國度探索,藉此跳脫「南方」思維,看看地球另一端的人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如此風氣的養成,還得有不同於亞洲社會的觀念才得以支持,若沒有「放大假」(Gap Year)的傳統支持,島國的年輕人如何勇闖天涯,再帶著體悟回到島嶼,反芻所見所聞?

但我同時更意外著,一個國家的名字,竟然可以成為如此強而有力的某種象徵與連結、服膺的對象,遍及國外買家到自家生產者:羊毛衣?紐西蘭的最精緻。葡萄酒?紐西蘭的最自然。儘管酒莊主人自謙,紐西蘭實在是個小島小國,但誰也抹煞不了在人口與地理位置的限制下,島民取之於自然,將自然界中的土壤、生物、果物、地理風景……的商業價值極大化,還能保持和諧關係,相依相存。

就在丹尼爾吞雲吐霧,滔滔不絕說明之際,他也順勢指著露台旁的原生植物科葵花(Sophora microphylla)說道:「你看,他們原本在這裡消失,現在又回來了。」顯然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許多酒莊因著物種多樣性增加,有足夠的生態資源在自營的葡萄園和餐廳闢建生態廊道,反而成就另一項經營特色,間接提高了酒莊的附加價值。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紐西蘭小檔案】

  • 首都:威靈頓
  • 面積:約二十六萬平方公里
  • 人口:約四百二十五萬。85%的人口卻居住在城市,其中約一百萬人口住在紐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
  • 語言:英語,毛利語
  • 地形:主島分為北島與南島,由北端至南端總長約一千六百公里,以庫克海峽分隔兩大島
  • 天候:紐西蘭北島氣候偏亞熱帶,南島則氣候多變。六月至八月是全島最冷月份
  • 政治制度:國體為君主立憲,政體為責任內閣制
  • 國內生產毛額:1,214億美元
  • 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29,538美元
  • 漁業:1986年採用魚類「配額管理系統」,為魚種分配捕獵限額,以防止過度捕撈
  • 森林:原生林木面積約占全島1/4,商業用林地約占7%
  • 學術:出生於紐西蘭的歐尼斯特‧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和莫里斯‧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分別於1908年與1962年獲得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領域獎項
  • 教育:設有大學與技術培訓學校,毛利教育包括毛利高等教育機構,並培養毛利語言的發展
  • 就業:失業率約5%,近似日本、瑞典與英國。婦女占就業人口的1/2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紐西蘭華人今昔】

那是個懷抱憧憬的年代,也是個飽受屈辱的年代。時值一八六六年,第一批的華人來到紐西蘭淘金,這也是華人登陸島嶼的初始。迎接他們的,不是島嶼的怡人景致,而是一連串在今日看來匪夷所思,當時卻由歐裔統治者奉行不悖的嚴苛律令,例如「人頭稅」(Poll tax)政策,表明抵埠的船艦,每十噸只准搭載一名華人,每名華人更需繳交十英鎊的人頭稅。事過境遷,二十世紀末的新華人可是帶著充裕的資金遷移至島嶼,其中重要的轉變,和紐西蘭在一九八七年從二元文化社會,轉而擁抱多元文化社會,開放移民的政策緊密相連。雖然說話與行動還不像毛利人那樣「大聲」,但身為紐西蘭亞裔移民人口中最大的族群,華人對紐西蘭的影響依舊存在。好比華人優渥的移民實力,展現在紐西蘭都會區的一棟棟洋房別墅,以及豪華房車裡。中、港、台三地華人,在炒熱特定區域的房價之外,也改變了都會區的擴張範圍。

然而,部分中、港、台新移民的消費習性與暴發戶心態,讓外界對華人形成刻板印象,多少造成族群間的誤解;而早年華人的下一代,早已經是紐化甚深的華裔紐西蘭人,擁有純正的英語發音,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他們對於華人新移民頗有諸多抱怨,認為華裔的優良名聲遲早會受到這群人的影響。

「文化差異多少造成彼此的誤解,」奧克蘭大學亞洲研究學院的博士候選人李海蓉分析舉例,早期華人對島嶼的過客心態,對當地甚少認同感,以及其他生活上犯的錯誤,再由傳媒甚或政客放大炒作,族群偏見因此而生。「加上移民局一廂情願,政策一開放,相關醫療、衛生等部門還沒同時做好迎接新移民的準備。」她解釋。

對於誤解而受到的種族歧視,「華人一受到不平等待遇,想獲得平反的心都太急了;平等的權利需要時間去準備與爭取。」國會議員黃徐毓芳表示。長久等待帶來尊重,總理海倫‧克拉克於二○○二年正式向華人團體,因人頭稅造成的族群傷害道歉。

雖然近來因工作機會減少等因素,興起華裔回流原居地的趨勢,但無論哪個世代的華裔紐西蘭人,無不運用各種契機樹立華人典範,從華裔國會議員到但尼丁(Dunedin)和吉斯本(Gisborne)的華裔市長,他們都致力跨越族群界線,也為「安身立命」下了多元注解。若說今日的華裔紐西蘭人有些許的成就,都是從一段漫長的遷徙過程中,找到和平共生的相處智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紐西蘭蜜雀 ↑ 「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紐西蘭境內獨特的生物樣貌。紐西蘭蜜雀(Prosthemadera novaeseelandiae)以果實與蟲子為食,也是重要的花粉傳播媒介。
畜牧業帶來出口收入 ↑ 靠著充沛的放牧土地、溫和的氣候條件以及現代化的農業管理,畜牧業為此地帶來極高的出口收入,並為其他產業的發展立下基礎。
法蘭茲.約瑟夫冰河 ↑ 法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f)冰河每年吸引探險人潮。
迷霧山脈 ↑ 位在格倫諾基的卓越山脈,群山相間與廣大森林的景致,在《魔戒》裡則以「迷霧山脈」之名出現。(圖片提供/紐西蘭觀光局)
毛利人泰美‧伊蒂 ↑ 毛利人泰美‧伊蒂(Tame Iti)有感於祖先受到不平等待遇,致力促進毛利人權平等,宣揚毛利主權。警方曾於二○○七年藉《恐怖主義鎮壓法》名義逮捕泰美,引發毛利社群爭議,對警方執法正當性嚴加抨擊。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2則 留言

  1. 歐玄 說:

    望見窗外”穿”流而過的白種人→川

  2. 王石 說:

    經典雜誌豐富了人們的生命、在此感謝!紐西蘭畜牧業發達、請問在菇類市場是否多樣化? 祝 如 意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