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生】省一口飯就可以助人

撰文/釋證嚴

濟關懷緬甸的因緣起於賑濟納吉斯風災,迄今已經十周年了。早在十年前,我們即發現當地多數農家須借貸才能購買稻種耕田,利息之高,讓農家生活艱辛;然而他們卻能節儉度日,身體力行布施,讓人看見只要心富有,就能源源不絕地布施。

緬甸當地農民烏緬誒仿效慈濟「竹筒歲月」日存五毛錢的精神,日存緬幣五十元。這段期間即使再需要,他也不會動用這筆錢,多年來存下超過十四萬元。然而,許多紙鈔因為潮溼、久放而發霉,他還以熨斗燙過再捐出。儘管這筆錢並不多,換算台幣差不多三千元,但是那分誠正信實、虔誠恭敬的布施,讓人佩服又感動。

還有帶動許多農村響應「米撲滿」的烏善丁,知足少欲,他覺得只要不負債,自己就富而有餘了。想想有許多人即使再富有,仍覺得有一缺九;然而他們只要十而有一,就感到十分滿足,可以幫助其他人。

起初,烏善丁聽慈濟人分享「米撲滿」的理念——一家人少吃幾口飯,將一把米存入塑膠桶,幾天之後盛滿的米桶就能助人;又聽聞烏丁屯、烏閔壽「日存一把米、年捐一畝田」的故事,因感動而發心,便向志工要了五十個存米的桶子。志工很納悶,問他為何需要這麼多桶子,他表示是要拿回村莊推廣;不久後,志工前去探訪,見他已經招募三十多人。他還跑遍附近好多個村莊招募,到現在,每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成了「米撲滿」的會員。

在緬甸,愛的力量真的很大,一把米的功德很大,人人願意一把米一把米地付出,每戶四人,每人省下一、二口飯,就能多幫助一個人溫飽。如今米撲滿的會員已達一千六百多戶,所累積的大米合計有三千多公斤,每月可以救濟五、六十戶的苦難人。試想這股力量若分開,僅僅是一對一布施,救助的人有限;一旦聚集很多人的力量,就能幫助更多人。

善的力量會合,真是功德無量。如此身體力行的功德,勝過空有「知道這種方法」的念頭,卻不付諸實行。而且米撲滿的精神,那種「我雖然沒有銅板可捐,但省一餐、省一口就可以助人」,日存一把米的做法,特別能激勵人。緬甸農民並不空談理念,付出無所求,開心歡喜,就是力行佛法最好的寫照。

修菩薩道,以身體力行最實用;期盼人人於佛法當仁不讓,愈做愈歡喜、愈付出愈懂道理,福慧雙修。祝福人人富有善法,富有無限量的愛,有愛的互動,像烏善丁、烏緬誒一樣,都能成為愛的種子。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