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台灣】澎湖 尋回失落的海洋之心

▲ 攝影/蘇淮

撰文/黃佳琳
攝影/顏松柏(經典雜誌攝影)

爾地夫群島有「灑落印度洋上的珍珠」的美稱,而台灣也以群島著稱、有九十座島嶼的澎湖,堪稱台版馬爾地夫,是台灣海峽上最珍貴的海洋天堂,其中,又以二○一四年成立的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海洋生態最為多樣豐富。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是近幾年台灣新興的熱門潛場,最為人著迷的潛點是「東西吉廊道」,有鋪天蓋地的魚群:烏尾鮗、紅魽、銀紋笛鯛、四線雞魚,石鯛,條紋胡椒鯛等,在台灣大多數潛點中,難得一見如此多又大的魚群;也有浮潛就能欣賞的海中薰衣草森林,整片如籃球場般大的紫色鹿角珊瑚,非常夢幻。但想欣賞這些海中美景,可沒那麼容易!島上環境原始,連浮潛店都沒有,前往的交通不甚便利。

南方四島是指位於澎湖南方海域的東嶼坪嶼、西嶼坪嶼、東吉嶼、西吉嶼,國家公園領域尚包含四島周邊的頭巾、鐵砧、鐘仔、豬母礁、鋤頭嶼等附屬島礁。此處位於「唐山過台灣」黑水溝要塞,加上漁業資源豐富,過去曾風光一時,但近幾十年來受到產業結構轉型、交通不便造成物資補給不易等影響,人口逐漸外移,如今僅剩頹圮的古厝聚落與少數居民,時空彷彿凍結在六○年代的台灣。

經營南方四島海域浮潛的業者,大多是從馬公開船前往,船程約需一個多小時,島澳七七潛水俱樂部則是專營南方四島潛水的店家,老闆葉生弘(阿弘)是澎湖南海將軍澳嶼漁家子弟,過去以潛水打魚為生,南方四島也是他的獵場之一,對於這裡的潮汐、海流、海中地形十分熟悉,近年轉型從事休閒潛水觀光業,成為帶領遊客潛游探祕的先鋒。

南方四島海洋種原庫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未成立前,我就已跟著阿弘前往東西吉嶼登島、浮潛,當時還不會潛水的我,光浮潛欣賞東吉覆蓋率極高的硬珊瑚群,與西吉每朵至少一公尺以上的杯形肉質軟珊瑚,就已為之驚豔、嘖嘖稱奇!但當時幾乎沒有交通船前往南方四島,阿弘是專程從將軍澳開船載我去,我也是那年在將軍澳首次嘗試體驗潛水,從此一頭栽進浩瀚的海洋世界中。

此後每年,我幾乎都會回到澎湖、將軍澳、南方四島旅遊,隨著潛水經驗增加,去年我終於有機會跟著阿弘潛游南方四島。澎湖海域島多、暗礁多,加上台灣海峽的大陸沿岸流、黑潮支流、南海暖流以及季風變換,造成島嶼周圍海流與海水溫度變化複雜。「東西吉廊道」是四島的明星潛點,位於東、西吉中間海域,平常海流十分強勁,光是坐船橫渡水面就已波濤洶湧,所以潛水更得算準潮汐轉換的平潮時段,海流較弱,而且必須要是經驗豐富的潛水員才能前往。

當時我已潛過台灣主要的幾大潛場:東北角、綠島、蘭嶼、墾丁、小琉球,深深理解為何許多潛友們形容台灣是「寂靜的珊瑚礁」,水清無大魚的窘境,總是讓我潛得有點心酸。但當我跳下東西吉廊道潛點後,看著海中滿滿的烏尾鮗魚群,被數十隻紅魽魚群追逐獵食,烏尾鮗魚球瞬間變換隊形,彷彿探索頻道(Discovery)海洋生態美景就在眼前真實上演,看見台灣海中還有魚群,讓我感動得差點在海裡飆淚。

今年再回到南方四島潛水,硬珊瑚覆蓋率依舊驚人,根據環境資訊協會的東嶼坪珊瑚礁體檢成果,東嶼坪西、南、東側活珊瑚覆蓋率介於百分之六十三至七十九之間,屬於國際標準「優良」等級,南側甚至為「極優」。

阿弘也從過去帶人潛水的潛水導遊,轉為接替父親的船長工作,掌舵駕駛他花千萬打造的潛水船「傳奇號」,並開發新潛點:「東吉之眼」看梭魚群、七美潛入沉船凌雲艦,幸運的話甚至可見跟人一樣大的黑邊鰭真鯊、邁氏條尾魟,甚至還有連在國外潛水都很罕見的吉打龍紋,南方四島海洋種原庫的生態價值,逐漸為人所見。

讓更多人知道澎湖南方四島海域有驚人的海中生態,葉生弘功不可沒。在認識他之前,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覺得如果台灣漁業枯竭,漁民大可轉型做觀光,以為就像在城市裡換個工作般容易,但從阿弘身上,我深刻感受到漁民轉型不易。

一九八○年出生的葉生弘,二十三歲當完兵就回將軍澳,僅僅花了七個月,就靠電魚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百萬。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菜宅梯田 ↑ 和西嶼坪嶼(左上)隔海相望的東嶼坪嶼,島上古厝聚落多為傳統閩式建築,山坡上由咾咕石砌成的「菜宅梯田」(圖右上角)是過去當地居民種菜的菜園。
紫色鹿角珊瑚群 ↑ 壯觀的東吉嶼紫色鹿角珊瑚群,潛水員稱其為「海中薰衣草森林」。(攝影/劉守全)
百香果海蛞蝓 ↑ 海蛞蝓的種類很特殊,且體型較其他海域來得大,百香果海蛞蝓可達七公分。(攝影/林雅雯)
大陸滾輪底拖網鐵殼船 ↑ 二○一四年,數十艘兩百噸的大陸滾輪底拖網鐵殼船曾在東吉嶼越界捕魚,引起輿論一片撻伐。 (攝影/蕭再泉)
沙灘遍布垃圾 ↑ 藝術家唐采伶每天都到海邊撿垃圾,並將其改造成裝飾品。遍布垃圾的沙灘看來怵目驚心,提醒人們須關注海洋環境。
石滬 ↑ 石滬展現澎湖漁民的智慧,從觀察潮汐、選點到建造都是專業,但隨著捕魚技術的進步,石滬已漸被取代。
虎目石滬 ↑ 建於日治時期、位於西嶼的「虎目石滬」長約三百五十公尺,滬體寬約兩公尺,至今結構仍然完整,是澎湖少數還具有捕魚功能的石滬,從空中俯瞰十分壯觀。(攝影/林豪/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提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1則 留言

  1. 吳松鴻 說:

    寫出真實的美麗與哀痛…絕佳好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