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台灣】太魯閣橫貫道路風雲 從理蕃警備到觀光勝域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當坐火車經過立霧溪出海口,從海濱向西眺望,總震撼於雄偉深奧的峽谷景致,若沿著中橫公路前進峽谷,每個轉彎都能遇見鬼斧神工的奇景,鑲嵌在大理岩峭壁上的錐麓古道,更是代表台灣的心靈朝聖之路。

然而,太魯閣不只有自然奇景,還有層疊的歷史人文,百年之前,或從峽谷溯立霧溪而上,或從中央山脈越嶺而來,步道路網就像血管長出分支,逐漸布滿山間溪畔,最初是日人攻打太魯閣的軍用道路,而後整頓為警備道路系統,繼而脫胎為大眾觀光道路,並開鑿越過中央山脈的橫斷道路,一九四○年代更有為淘金與發電而修築的車道。

太魯閣地區的道路開闢史,不僅是日人以軍事力量全面統治台灣的象徵,也是原住民族被迫從山區遷往平地的血淚史,更演示了台灣山林從「蠻荒」到人為風景的過程。

今日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現代公路乃是奠立在日治警備道路與發電道路的雛形上,而荒廢的古道、駐在所、吊橋及舊社遺跡,還深藏在山際,等待人們親手撫觸、親身踏察,探索未知之謎。

太魯閣名勝「仙寰橋」再現

古往今來,要走通峽谷,少不了跨溪的橋。然而你可知道,百年前太魯閣名震四方的第一橋是哪座?如今安在?

一月初,冒著寒冷冬雨,我們在太魯閣古道研究者金尚德帶領下,尋訪失落了七十七年的太魯閣地標「仙寰橋」的遺跡。我們從太魯閣峽口開車不到五分鐘,來到長春橋附近,即舊稱「太魯閣關口」之處;地形上,立霧溪在此呈現九十度大轉彎,並與落支煙溪合流,西、北、南三側皆是千尺以上的高聳岩壁,險峻無路。

建於一九一五年的仙寰橋,曾是通過關口的唯一孔道,整座橋纖細地橫跨在峽谷峭壁上,橋身與溪面距離五十四公尺,橋長約一百公尺,行走其上彷彿漫步空中,名稱寓意「度過此橋,就從人寰進入仙界」,當年仙寰橋名氣與阿里山神木齊名,沒走過橋,就不算來過太魯閣。

金尚德曾聽一九三○年代出生的舅舅說,小學畢業遠足的終點就是仙寰橋,「過橋時很恐怖,獎賞是,到橋另一端的茶屋喝彈珠汽水!」當年茶屋還販賣明信片、水瓢、登山杖等,憑高攬勝,看似徜徉仙境,實則考驗膽量;想像一下,鐵線橋橋面僅由三片木板拼合,每當風起橋身還會劇烈搖晃,行人得匍匐等待風止,往下眺望更是頭暈目眩。也因此,這座橋曾列名「太魯閣三大試煉所」,與斷崖道路(今錐麓古道)及陡峭的饅頭山荻坂道路齊名;當年派駐到太魯閣的基層巡查,還將仙寰橋謔稱為「離緣橋」,意指妻子到此寧願扭頭就走。

這回,我們跟隨專家腳步,爬過落支煙溪巨石遍布的河床到達對岸,穿過跨小溪的香瀧橋橋門遺跡,一陣揮刀砍草後,腳下清晰浮現寬平的道路,是標準規格的警備道路,隨著高度攀升,走上開鑿於大理石峭壁的棧道,通過一段日人稱為「電光路」的之字型山徑,終於來到一處緩坡,水泥製的橋門赫然在目,這是一九二九年重修、特別挺拔高大的橋門,柱面殘留著鐵索,其他一如往昔,彷彿對來者說:「好久不見!」

「過去數十年來,人們都以為仙寰橋早已拆除,或誤認為坐落在現在長春橋的位置。」金尚德解釋,一九四○年日人為發展立霧溪的水利發電,開闢從峽口到溪畔間的發電道路,並在關口岩壁鑿出隧道,架設車用大型鐵線橋而過,仙寰橋從此功臣身退,並逐漸為世人遺忘。直到去(二○一七)年,他跟踏察夥伴蕭文榮,比對文獻與歷史影像後推估出大概位置,並徒手攀到峭壁上調查,才發現「古橋及古道還原汁原味地封存,而且竟然離文明這麼近。」

關於這片山林最早的主人——太魯閣族的面貌,唯有透過傳說、口述歷史與零星文獻來勾勒。

「Embiyax su hug?」在一場題為「你國家的公園,我生活的家園」講座上,太魯閣族的帖喇.尤道大聲一喝,配合雄赳赳的揮臂踏步,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是在下戰帖。這是太魯閣族的招呼語,中年的帖喇跟台下觀眾坦承,他小時候總被部落老人的問候聲「嚇哭」,後來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問「你身體好嗎?」「族人過去生活在高山峽谷,體格與心智都要非常強壯,才能生存,打獵時更要喊得夠大聲,才能傳到另個山頭。」

峽谷子民,被迫臣服槍砲

太魯閣傳說中,天地原本一片黑暗,是颱風把人們手中的火把捲到天空,形成兩個太陽,酷熱的天氣讓人難耐,於是族人勇士將其中一個太陽射下,火球墜時邊流淌出血液,在半空中變成星星、月亮,流到地上化為大河立霧溪,凝固後成為堅硬的大石。

依據文獻與民族誌,太魯閣族是在兩、三百年前,才從今南投縣仁愛鄉一帶,翻過奇萊山向東遷徙,他們在立霧溪的中、上游落腳,尋找河階台地形成家園聚落,各家族以溪流、斷崖或巨石為界,世代相襲耕地與獵場,互不侵犯;族人死後皆葬於屋內床底下,頭朝向奇萊山,以示不忘本。

清朝官方的統治力從未進入太魯閣,僅在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率隊開鑿官道北路(即蘇花古道)時,遭遇太魯閣人突襲,留下「大魯閣」稱號,與「憑高恃險,野性靡常」的斷語。日治初期,人類學家森丑之助到太魯閣探險,攝下珍貴影像,他推估山區內壯丁有三千多人,實際人口並不可考。

對日本殖民政府而言,太魯閣是治理版圖上的最後缺憾,歷經數回太魯閣人對日人的獵首事件,促使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於一九○六年上任後,積極準備討伐太魯閣人。

為讓軍事行動一舉成功,總督府經過多年縝密的勘察、測量與部署,終於在一九一四年的五月,由佐久間總督親自率領,動員了駐防全台的軍、警部隊共計六千多人,外加運送物資的苦力挑夫萬餘人,浩浩蕩蕩從東邊峽口與西側山脈,採多路包抄戰術入侵。

過程中,太魯閣人奮勇應戰,卻敵不過槍林彈雨,死傷慘重,家園也被焚毀,這也是太魯閣地區第一次出現人工道路——日本軍警為求快速挺進,大量採用棧道、登山木梯等應急工程,部分路段用炸藥開鑿,並且為了監視與避免遭襲擊,多走稜線上到高地。三個月後戰事告終,在西拉歐卡夫尼(立霧溪中游河階地,今名西拉歐卡)舉行一場象徵性歸順儀式,太魯閣從此納入國家體制。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內太魯閣道路 ↑ 點擊圖片放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立霧溪出海口 ↑ 世界級的太魯閣峽谷,入口卻矗立著煞風景的工業廠房;從峽口北側的立霧山南麓下望,亞洲水泥在新城山坡鑿出的大窟窿,令立霧溪出海口及新城海岸美景也黯然。
仙寰橋 ↑ 仙寰橋曾是通過太魯閣關口的唯一孔道,也是太魯閣觀光全盛期的知名勝景,橋身距離立霧溪床約五十公尺,行人於橋上步步為營。(圖片/金尚德)
錐麓古道 ↑ 太魯閣警備道主幹線之斷崖道路(即錐麓古道),當初開鑿是將人垂吊於岩壁上挖掘,再埋設炸藥爆破岩壁。(圖片/金尚德)
臨海道路 ↑ 一九三二年開通的臨海道路(蘇花公路前身),曾有助太魯閣觀光。如今此段臨海道路已廢棄,其上石頭崩壁的步道,可能是清朝官道北路最南一段。
大禮部落教堂 ↑ 太魯閣的部落皆被迫遷至平地,唯獨大禮、大同部落至今有居民活動。大禮部落教堂兀自守著荒村。
仙寰橋 ↑ 在古道研究者金尚德(右)鍥而不捨的踏查下,仙寰橋芳蹤再現。太魯閣像一座歷史寶庫,文化遺產需要共同珍惜維護。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