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摘】愛在陣頭 那些藝師,這些事

▲ 圖片/柯錫杰

撰文/王美霞
攝影/劉登和.方姿文

○一五年冬天,在偶然機緣裡看到一部紀錄片:全台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神藝 什家將》, 影片中的畫面師陳宗和完成畢生最後一次為家將畫面後,兩天後,便走下人生舞台。鏡頭裡陳宗和專注畫面的神情,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縈繞:「我們還來得及記錄這些不斷流失的藝師們嗎?」是這個問句的力量,讓我提起筆,投入書寫藝師們的艱難之路。

從二○一六年至今,我走訪台南各地的藝師們,這些藝師多半寡言,但默默付出了一生,為保存藝陣文化努力著,踏查的行腳在鄉野間、廟埕裡,也在藝師們僻靜的居所,或是鑼鼓喧天的廟宇,看著那急速沒落的藝師與藝陣文化,我的筆迅捷地記錄、描述與架構,沒有片刻停歇。每一次走訪,都恨不得有十倍的心力,去整理那些漸次掩入歷史扉頁的身影,一字字寫著藝師們的今生今世,那是信仰與愛所護持的一條漫漫長路,讓我更敬佩這些碩果僅存,願意為藝陣文化努力的藝師們。

全台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什家將
永遠的大爺──陳欽明

十九歲,扮大爺,氣派神威,無人能比;二十歲,師承董輝煌,成為全台白龍庵如意增壽堂駕前什家將團教練至今。一九九四年,榮獲教育部文化薪傳獎,帶團至海外表演,發揚家將文化,五十多年來,陳欽明的心中只有一份守護家將文化的堅定信仰。

全台白龍庵如意增壽堂駕前什家將,全台家將文化的起源,台南鎮北坊元和宮白龍庵內,一張一九○四年家將團的老照片,一百多年來,寫盡家將的神威與榮光。什家將的陣頭有:甘爺、柳爺、謝爺、范爺,春夏秋冬四季大神,以及差役、文判、武判,陣頭起駕,驅疫除邪,祈福安民,將爺神靈是民間虔誠的信仰。

十九歲,就扮大爺!

國寶級藝師教育部薪傳獎得主什家將團教練陳欽明以丹田之力,發出號令:「將爺聽令!排~班~侍候!」威嚴聲腔,彷彿來自天聽的響鑼,字字迴盪有力,這是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一百多年來的家將氣勢。十九歲就扮大爺,二十歲帶團教習,五十幾年來,陳欽明守護家將的神威,謹遵家將精神的堅持與決心讓人由衷讚佩!

在西來庵旁的住家,我問起陳欽明與家將的緣分,從何而來,他將記憶一路指向大銃街元和宮,那幼年時初見神威之地。

那河,那街,那廟

那是一條美麗的河流,市聲鼎沸的熱鬧街市,以及讓人誠心朝聖的廟宇所串起來的記憶。

德慶溪全長約三千兩百公尺,短短溪流,流過府城中心,早年可以行船,是台南近四百年開發史上最重要的一條溪流。一六六四年四月鄭成功的軍隊沿著德慶溪在禾寮港登陸,攻下赤嵌樓。禾寮港就是現今鴨母寮菜市場附近,德慶溪經城隍廟、水仔尾、大銃街,然後在立人國小西南處,現今海安路東邊注入台江內海。位於舊時鎮北坊德慶溪出口南岸的水仔尾,地處府城南北通路,水仔尾的開基天后宮,府城人稱小媽祖廟,是德慶溪的守護廟。從禾寮港沿溪邊小道向西走,南轉水仔尾,水仔尾南接米街,北有德安橋連接大銃街,這一條道路在當時是府城熱鬧的街市,川流不息的交易買賣與人潮,造就此處榮景,小媽祖廟對街的百年餅鋪舊來發,至今仍是百年文創名店。

大銃街的命名,與軍事用途有關。台南府城原以莿竹環插築成牆籬,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林爽文事件之後,台南知府楊廷理改築為土石城垣,在大銃街向北的小北門牆上加建大砲台,守護德慶溪出海口北側維修船舶的「台郡軍功道廠」以及台江水域,當時人沒見過大砲,故以「大支槍」稱呼,一七九一年大銃砲台竣功之後,水仔尾街改稱為「大銃街」,意即「大支槍的街」。大銃街是府城最北處,城外居民農具壞了,便到此處修理農具,因此,街上打鐵店舖很多,雜貨店、批發店林立,商旅交易,絡繹不絕。

那追隨神威的年代

陳欽明年幼時住在大銃街元和宮附近,鑼鼓喧天的日子,廟裡人來人往的歡樂景象都深深刻印在他記憶中。他常回憶道:「當年若是廟裡出陣頭,我就奔去看,看一位位王爺走出來的架勢,真是忘神又羨慕,有時貪看陣頭神威,連吃飯都忘了!那份癡迷,簡直是傻氣!但是興趣所至,聽到鑼鼓咚咚響,腳底就癢了,不奔去看看,心裡就是難過!」他哈哈大笑地說:「這就是古早時候的追星族啦!」然而,是什麼原因使他追隨與著迷陣頭?又為什麼對王爺神威如此感興趣呢?他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只能以「與神明有緣」來解釋。

元和宮是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里人集資興建,時稱「水仔尾真人廟」,其中「水仔尾」的意思是指水仔尾街,而「真人」是指吳真人,也就是保生大帝。元和宮同時也合祀白龍庵五福大帝,五福大帝是民間瘟神的信仰,清朝時期,福州籍的官兵迎五靈公(即五福大帝)神像來台,初期奉祀於衙門內,之後才在今日兵工廠附近,興建「台南白龍庵」,奉祀香火。

早先,台南全台白龍庵位處台灣軍事重鎮內總鎮衙署旁,因而成為台南地區抗日領袖與志士的集會議事之所,一九一五年爆發噍吧哖事件,主導人物余清芳在西來庵供奉五福大帝,事件失敗後,西來庵被拆除,由於開基白龍庵也是信奉五福大帝,遂遭池魚之殃,日軍以軍事用途為藉口,派遣炮兵營與工兵營進駐總鎮衙署,隨即焚燬白龍庵。大銃街居民不忍見庇護鄉里的神明毀於祝融,冒險救出五福大帝神尊與部分將爺神像迎至大銃街元和宮後廂房奉祀至今,號白龍庵如意增壽堂。

陳欽明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能隨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的陣頭,有模有樣地踏著王爺的腳步,因為喜愛家將,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學得很到位,他回憶自己第一次在廟會中看到白龍庵如意增壽堂出軍,走在陣頭前的大爺,持扇、踏步回身轉側、瞋目威望,無不是家將最風光的氣派,當時,他就告訴自己:做人就要這麼有「神氣」才是!

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素有以信士扮演神將,護衛主神出巡的傳統,據考證這是「家將」文化的起源,主要神將有甘、柳將軍與范、謝將軍,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大神等。

五福大帝信仰自福州傳入府城時,五位大帝的駕前家將也一併傳入,並且在台南以及全台白龍庵組織了五個家將團:「顯靈公張部大帝駕前如意增壽堂什家將團」主春瘟、「宣靈公劉部大帝駕前如良應興堂八家將團」主夏瘟、「振靈公趙部大帝駕前如性慈敬堂八家將團」主秋瘟、「應靈公鍾部大帝駕前如善范司堂四家將團」主冬瘟、「揚靈公史部大帝駕前如順協興堂六家將團」主中瘟,家將團在主神五福大帝執行驅瘟除疫時是重要角色。不過,時改事遷,家將團傳承至今,僅存張部、趙部兩團仍有活動。

什家將的榮光

俗諺有:「三月迓媽祖、四月迎王爺。」五福大帝為除疫之神,迎王爺的時間正在農曆四月,也正是各種瘟疫疾病開始盛行的時候。清朝時期,五福大帝出巡時,各有職掌及堂號,有總鎮署衙門的武營官兵穿戴朝服騎馬扮相護駕,做為出巡的駕前先鋒官,每一部大帝也有一團家將做為出巡時的侍衛、隨從,俗稱為「迎老爺」,這個體制是台灣家將文化的濫觴。家將的編制據說是五福大帝仿造城隍廟巡捕體系設置,很像古代軍政體系的結構,是天人合一的巡捕組織。每年迎老爺時,各角色擔任的任務分別是靈公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范、謝捉拿,甘、柳刑罰,四神拷問,文判錄供,武判押犯,形成巡防、警衛、提拿的組織。家將團依照設定的功能與出巡任務性質而有不同編制,元和宮白龍庵如意增壽堂是以「什家將」稱所屬的家將團隊。「什家將」的團隊組織包括什役、文差、武差、甘爺、柳爺、謝爺、范爺、春神、夏神、秋神、冬神等,與八家將不同的是加入了文差、武差,以及差役等,最多可增至十三人。

現今元和宮廟內右廂房裡的白龍庵如意增壽堂,仍存有一幅清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的老照片。在老照片中有一位郭榮耀先生,扮柳將軍,據說當年就是他把家將文化帶到東港共善堂,他就是東港老一輩人口中所說的「台南師仔」。共善堂是東港最早的家將團,現今將團的組織、陣法都與白龍庵如意增壽堂十分類似,傳承的線索依脈可循。另外,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的家將文化也流傳至嘉義、北港地區,這些地區承此基礎再演變成目前自成一格的嘉義家將風格。

所以,陳欽明每每談起家將文化,就很驕傲地說:「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的家將,是台灣各地家將的起源,也是全台灣最值得珍惜的家將文化!」在所有家將出軍的儀式中,「侍王」是最高貴的儀式,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家將「侍王」儀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竹馬陣曲文 ↑ 五十年前庄內唯一識字者,以手抄寫竹馬陣曲文,使今有所本可考證。
藝弄 ↑ 「藝弄」為竹馬陣表演內容之一,通常有十二生肖環繞。小學生藉扮演不同生肖,認識民俗文化。(圖片/土庫國小)
牛犁歌陣 ↑ 學童正在廟埕表演牛犁歌陣,吸引民眾聚集圍觀。(圖片/黃文博)
泰山民俗技藝團 ↑ 泰山民俗技藝團是台灣少數文、武陣兼具的陣頭,也是創下許多傳奇的藝團。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