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摘】臺灣攝影家 記憶與美感的文化寶藏

文字.圖片/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影是歷史的紀錄,也是一門具備美感的藝術。早期臺灣的攝影技術和器材尚不及現在成熟,但當時的攝影家們仍透過個人的巧思、獨具的美學以及對攝影的熱誠,以相機為筆,記錄了臺灣的各個面向,從市井小民到壯麗山河,都是他們創作的題材。

翻開臺灣的攝影史,從一九五○年代的沙龍攝影、一九七○年代中期的報導攝影,再到一九八○年代攝影藝術的大鳴大放……,我們可以看到臺灣攝影流派的變遷,也可以看出早期在戒嚴體制下,具有反思性、呈現社會寫實畫面的攝影往往遭到許多限制;臺灣經濟起飛後,隨著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也讓愈來愈多人能接觸攝影。

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影像文化資產,文化部發起並委託國立臺灣博物館執行「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藉由調查、修復以及典藏臺灣的影像資產,達到保存和延續的目的。而為了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臺灣豐富的攝影文化及歷史,推出「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本次共出版了六位臺灣攝影家的專書,他們分別是駱香林、林權助、柯錫杰、黃伯驥、周鑫泉與謝春德,每位攝影家都有其攝影風格以及人生故事,例如駱香林的漢學基礎深厚,精通古典詩詞與書畫,能將中國水墨畫技巧融入攝影;柯錫杰獨有的創作風格,使作品擁有如詩畫般的美感意境;周鑫泉則強調人文寫實的鄉土情感。

《經典》藉由本次書摘,協助推廣本計畫,讓更多讀者了解臺灣的知名攝影家。然而,礙於篇幅有限,《經典》僅能從中節錄出林權助、黃伯驥、謝春德三人的專書內容和攝影作品。林權助的創作題材多元,舉凡市井小民、鄉土風情都是他的靈感來源,特別是留下許多臺中在地歷史影像;黃伯驥雖為業餘攝影家,卻在行醫之餘仍熱衷攝影,且善於捕捉人物特寫;謝春德的作品則呈現超現實的鮮明特色。

透過攝影家的鏡頭,我們得以感受他們對於攝影的熱情、了解他們希望透過攝影,對世人傳遞的理念,並藉此重新發現福爾摩沙曾有過的美麗與哀愁。
(撰文/經典雜誌編輯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林權助 LIN Chuan-Tsu 1922-1977 (1952年,三十歲攝於林照相館內)
林權助
LIN Chuan-Tsu
1922-1977
(1952年,三十歲攝於林照相館內)

權助,出生於臺中當地名聞遐邇的「林寫真館」,因為腿疾行動受限,自幼便在家自學,同時對攝影發展出濃厚的興趣。在父親與長兄的耳濡目染之下,加上天資聰穎、孜孜不倦,青年時就顯露出攝影方面的長才,無論是修整底片、照相取景、畫面營造等,都頗有所成。

林權助對於攝影技術的研發更是不遺餘力,早在一九四○年代末便自海外引進相關資料與材料,自行實驗彩色暗房沖洗技術。沖洗的相片色調層次變化豐富、樸實雅致,為臺灣早期彩色攝影研發與創作的先行者。

「今天再不拍攝,明天就要來不及了。 」是林權助的名言,也是親朋好友對他最深刻的印象。閒暇之餘,林權助最愛邀約攝影同好,如同為臺中地區的重要攝影家:陳耿彬、洪孔達等人,四處上山下海取材拍照。林權助以獨特的人文風景、鄉土風貌、社會、政經、文化百態等影像,完善了臺灣中部的「攝影文化地圖」。

林權助創作題材豐富、風格多元、技術純熟,和其攝影棚拍肖像、新聞攝影與個人風土民情創作等經驗,彼此相得益彰,是少數能完善駕馭與兼容各方特質的攝影家。林權助擅長以黑白色階的微妙變化,以及對光影精妙的掌握,來體現樸實又閒適的人文風景。大膽的構圖、戲劇性的布局與逆光技巧的營造,成就了市井小民勤懇生活的尊貴感,也賦予風景攝影更多元、更具深度的思考面向與更豐富的視覺語彙。

在林權助短暫卻精采的人生中,攝影生涯長達四十年,經歷了臺灣攝影史的更迭與發展。如一九五○年代至一九六○年代中葉沙龍攝影的鼎盛時期,一九六○年代後期隨著攝影社團的勃興帶動了社會寫實的風氣,以及一九七○年代初期結合報導攝影與本土意識發展出的鄉土寫實風格,都成為林權助創作的養分。(摘錄自《臺灣攝影家 林權助》,撰文/孫維瑄)

出海,1955蘭嶼 ↑ 出海,1955蘭嶼
一九五○年代,臺灣攝影界掀起一股記錄原住民族影像的風潮,加上受父親影響,林權助也關注此一領域相關議題,曾渡海赴蘭嶼攝影。他擅長捕捉人物的細膩表情。

黃伯驥 HWANG Pai-Chi 1931- (2017年,孫耀天攝)
黃伯驥
HWANG Pai-Chi
1931-
(2017年,孫耀天攝)

伯驥,出生於屏東縣東港鎮,家族為當地望族,曾祖父為日治時期的東港區長黃文韜,祖父為詩人黃景寬。大學考入臺灣大學醫學系,完成七年醫科學業,一九五七年畢業成家,服役結束後進入臺大醫院工作。一九六二年,他於臺北松山開設了黃小兒科診所,一生的職業為小兒科醫生。

黃伯驥於一九六三年意外購得一臺高級相機,受到朋友張光泰的推薦加入臺灣省攝影學會,從此展開攝影的旅程。黃伯驥的攝影技術全靠自修而來,下足了功夫研究器材性能與光學知識。

黃伯驥擅長掌握黑白攝影技巧,照片通常不多加修飾,他注重照片的題材、內容與構圖,更長於捕捉決定性的瞬間,往往能夠抓住平常人物不平常的動人時刻。

公園裡的小市民閒暇娛樂、國慶日與民俗祭典中的誇張表演、唱戲與賣膏藥者的容貌神情、街頭四處奔跑的孩童與歡笑、揮汗勞動者的苦與樂、祖孫共處的親情時刻以至於變遷中的城市面貌,都是他的觀察對象。他以素直的雙眼和寫實快拍的方式,記錄著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臺灣社會的光景,也累積了大量的作品。

黃伯驥一生信奉由鄧南光所引領的寫實攝影風格,不願意過分暴露醜惡貧窮,卻也不迴避現實的不完美,以一種素樸的人道主義關懷,企圖在臺灣社會胼手胝足、走過戰後初期艱辛時光的那段歲月裡,留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之良善光芒。

步入一九七○年代,黃伯驥開始拍攝彩色照片與轉換風格,置入了更多的主觀意識並嘗試所謂的「心象」攝影。同時,他也加入黎明影展,用展覽的方式發表作品、連結攝影同好。走過一九六○年代狂烈的發表熱情,一九七○年代他比較不再高度集中精力地大量創作,隨著時代開放、觀光興起,每年的家族旅遊成為他的靈感來源,後來則多拍攝旅行攝影。(摘錄自《臺灣攝影家 黃伯驥》,撰文/陳佳琦)

少女們,1967新北新店 ↑ 少女們,1967新北新店
只要一有空閒,黃伯驥便拿起相機四處取景,特別是對市井小民和城市變遷軌跡的捕捉。純樸的少女們好奇地注視一旁專業的女模特兒,呈現有趣對比。

謝春德  HSIEH Chun-Te  1949-  (2015年,自拍照)
謝春德
HSIEH Chun-Te
1949-
(2015年,自拍照)

春德,出生於臺中。十七歲隻身北上,發展藝術創作的夢想。一九六九年,發表了名為《午夜》的首次攝影個展,以粗粒子、超現實與前衛風格的黑白攝影一鳴驚人,被視為攝影界新星。

謝春德自一九六七年至今長達五十年的攝影創作生涯,見證並參與許多臺灣攝影史的重要風格流派與事件,堪稱是最難以歸類和最多元發展的一位攝影家,主要是因為他多才多藝與跨界結合的特性,除涉獵寫實、報導、肖像、舞臺、廣告等攝影,甚至涉及詩、裝置藝術、編劇、紀錄片、平面設計、舞臺設計、流行時尚、飲食文化、數位開發等,且其創作計畫往往有長時間發展與混合進行的特質。

「家」的概念從童年回憶中生根,幾經轉折萌芽綻放在幾大創作體系。早期發表對大都會新奇窺探的《午夜》系列,展現出因受現代主義與文化衝擊影響而展露出的年少輕狂。退伍後,抒發思鄉情境的《古典的聯想》系列作品,濃烈的色調如對家園的情感,充斥著懷舊與溫暖的氛圍。

謝春德的紀實攝影兼具了真摯的個人情感與宏觀又系統性的探究精神,從醞釀、創作到發表,橫跨了臺灣一九七○至一九九○年代影像風格,也見證了臺灣鄉土攝影與寫實攝影的更迭。跨越國界與展現數位暗房實驗成果的《無境漂流》系列,則為「家」的主題帶來更宏觀的視野。

《生》系列是謝春德歷時最久、題材豐富、規模龐大且極具批判性與視覺衝擊的作品。在深掘對「家」與「自我」的認同議題時,他將關注擴張到對整個社會環境與歷史事件的批判。近年在《平行宇宙—勇敢世界》的創作中,則表達時空轉換、無重力及共時性等概念,相信生命在不同的時空有不同的形式,並非孤單的生存與離去。謝春德創作的目的不僅在成就藝術,更在於尋找生命的意義,試圖引領觀者進行對文明、歷史成像與生命本質等的批判精神。(摘錄自《臺灣攝影家 謝春德》,撰文/孫維瑄)

第一次個展:午夜—夜未盡,1968 ↑ 第一次個展:午夜—夜未盡,1968
《午夜》系列是謝春德生平第一次的個展。當年初試啼聲的他選擇用超現實的手法呈現充滿無限可能的夜世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