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香港回歸二十年一瞥 凝望與前行

撰文/經典雜誌編輯部
攝影/金峰

九九七年的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由英國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寫下「一國兩制」下港人治港的歷史新頁,對香港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產生深遠影響。

昔日在英國殖民治理下,香港憑藉經濟上的高度自由化與國際化,成為亞洲與西方國家間的經貿樞紐,政治上,源自英國的法治精神,使得香港在廉政和新聞自由上,都名列亞洲前茅。

香港的經濟支柱是金融、貿易與商業服務、物流及旅遊業,九七以來,歷經外資轉移、一九九○年代後期亞洲金融風暴與二○○三年SARS的衝擊,香港經濟一度陷入困境。為求活路,香港政府加速發展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策略如上千項香港產品可免關稅輸往中國,開放中國旅客到香港自由行,開放中資企業赴香港上市等。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快車,香港實際上已從國際都會轉型為南中國的門戶、中國的金融中心。

相對於經濟上對中國的高度依存,政治上,港人對民主與自治的追求,不斷考驗一國兩制的基礎。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的血腥鎮壓,使得港人對於回歸充滿不安,一九九○年代初期香港湧現的移民潮,也是對政治不信任的表徵。

九七主權移交至今,社會異議行動前仆後繼,包括,年年舉辦的六四燭光晚會,反世貿會議示威,紮鐵工人罷工,保留皇后碼頭事件,抗議銅鑼灣書店事件等。二○一四年,香港民主派人士在香港金融中心區,發起爭取香港行政長官「真正」普選的示威,演變為香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公民抗命行動,被稱為「雨傘運動」,最後雖然在警力鎮壓下收場,卻促成青年參政風潮,也影響了港人的在地認同。

近年的香港,摩天大樓仍不斷增長,房價也節節高升,伴隨的是貧富懸殊極化與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香港本就地狹人稠,當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外移,加上近數十年來,中國人口不斷流入香港,大量藍領勞工僅能從事低技術的服務業,工資趕不上物價飛漲,另一方面,香港特殊的稅制與過去放任型經濟,使得社會的財富愈來愈集中於少數富豪之手(前十名富人的財產相當於香港經濟規模的百分之四十七),造成香港的
貧富差距已高居亞洲之冠。

高房價問題在主權移交後因中國熱錢流入而更加惡化,低收入戶排隊等待公屋時間長,中產階級買不起房,只能蝸居或共居一戶,底層人口則住在僅容一張床的籠屋與夾板房。住房問題造成生活品質低落,也累積社會不滿。

所謂「馬照跑,舞照跳」,今日香港在變動中仍有不變,承襲英國殖民文化的賽馬會,每年舉辦數百場的賽事,是香港人的快意;名震國際的龍舟賽事,是百年來漁民蜑家文化的延續,也是海港城市的盛典。近年,香港人更加懷念起老香港的市井情調,然而,都市更新的腳步讓許多舊樓或社區紋理消失,年輕人組成廢墟探險隊,也希望替歷史空間請命。

回歸二十年,恍如一瞬,變的是城市的外表與定義,不變的是人們對身分認同的思索,對民主自由的追尋,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香港國際龍舟競渡 ↑ 香港的國際龍舟競渡每年在將近十個地區盛大舉行,賽道兩旁搭上原始的竹棚是為觀眾坐席,不僅是觀光賣點,也成為在地街坊聯誼的場合。
旅遊業榮景不再 ↑ 香港過去因位居經貿、航空與貨運的樞紐,造就繁榮的經濟與獨特的都會文化,帶動蓬勃的觀光業。主權移交後,雖然中國政府祭出開放陸客自由行以刺激產業,受到全球經濟低迷影響,旅遊業仍持續下滑,榮景不再。
紀念天安門事件的布景 ↑ 二○一六年六月四日,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搭起紀念天安門事件的布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說明,天安門事件中的死亡人數,並且始終禁止公開討論或紀念遇難者。
住商混合巨廈 ↑ 位於香港鰂魚涌的益昌大廈,是典型的住商混合巨廈,住宅單元共有兩千多戶,可住逾萬人。
香港精神 ↑ 在房地產炒作及中國熱錢流入下,香港持續推動都市更新與建設摩天大樓。不滿於城市急速發展恐斬斷歷史,一群探險家發起城市漫遊,透過記錄奇幻場景或廢墟建築,重新描繪與定義香港精神。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